CG艺术家吴俊达:创意内容需具备个性、传播力、感染力和实用性
站酷推出特别策划「2023,与先行者对话」,共议共创时代下的创意营销。本期分享人:CG艺术家 吴俊达。
2023年,站酷推出特别策划——「2023,与先行者对话」。
以「我们的共创时代」为主题,
诚邀百位大咖,
从品牌方、广告人、创意机构、艺术家、设计达人、平台、各行业等多维视角,
共议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意营销」热点问题,
一起探讨商业命题,共创营销答案。
分享人:吴俊达 CG艺术家
#营销共创
营销语境下,怎样理解「共创」?分享一个或者几个,这几年见到的让人惊喜的共创案例?
吴俊达:我认为营销语境下的共创通常是指: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参与到产品、服务、营销等各个环节中。这是一个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
企业通过消费者的参与和反馈来优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消费者则通过参与各个环节打破了信息壁垒,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鼓励优质企业的发展。
在Netflix的互动剧集《黑镜:潘达斯奈基》中,观众可以通过在屏幕上选择不同的情节转折点,决定故事的发展方向和结局。这种互动方式让观众参与到剧情的创作和决策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基于用户共创的体验。
这种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观众与作品之间的界限,将观众变成了创作者的一部分。观众的选择不仅决定了故事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对剧集进行评价和反馈,这为行业提供了更多了解消费者的机会。
图源:微博
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应该做什么样的创意内容?
吴俊达: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创意内容需要具备个性化、传播力、感染力和实用性等四个特点。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递速度更快,人们面临着海量信息和内容的选择。
因此,对于数字绘画的创作者来说,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美学价值,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数字绘画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表现性,能够让作品更具吸引力,更易于传播。
创作内容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代技术的结合,以此打造出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作品,既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又能使作品具备实用性,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价值引导和精神寄托。
遇到创意瓶颈,怎么办?
吴俊达:当我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创意瓶颈时,我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来寻找创意灵感。
我发现我的灵感往往源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在构思《声律启蒙》这一系列作品时,我受到了清代车万育所著的一句话:“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的启发,这激发了我许多奇思妙想。
站酷ID:XISION
为了创作出更加完美的作品,我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建立起新的审美联系。因此,我选择将传统农耕文明的“梯田”与传统神话元素的“龙”相结合。在确立草图后,我会持续查阅绘画作品和文献资料,尝试新的绘画技巧,不断尝试、学习、实践,并且保持对数字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对自己创作的信心。
站酷ID:XISION
我坚信,只要不断地观察生活,挖掘传统文化,尝试新的方法和技巧,就一定会有新的创意点滴涌现出来,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点击加入共创👉站酷共创
你怎么看这些「创意营销」热点命题?
欢迎评论区共创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