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价,设计究竟值多少钱?
设计报价一些值得深思的真相
本期节目音频版:
https://www.zcool.com.cn/special/radio/howsdesign/detail_ZMzI2OA==.do#nav
本期节目文本稿:
王尔德说:人们知道每件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它的价值。尤其在价值呼吁已经有点过多的当下,大家反而更对价值无所适从,我就从未见过任何一位设计师有把握他的报价正好反映了他设计服务的价值的。但是,做设计师也并不能不吃不喝,在成为职业信仰之前,它先得是个职业,所以价格就成为绕不过去的问题。
既然绕不开,那么不妨我们就暂时抛开设计家艺术家的矜持,聊聊「设计报价」这个铜臭的话题。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所有的价格都是基于感觉的,你的还有对方的。
开始之前,我们先记住这个结论,然后下面我来把设计师成长阶段分成新手期(从业1-3年),熟练期(从业3-5年),成熟期(5-10年),第二曲线期(10年以上)来分别逐一说明每个阶段的报价策略,每个阶段的内容都会包括4个部分:该阶段的愿景、目标、指标和简单的公式。
新手期(从业1-2年)的报价策略分析:
愿景:在行业站稳脚跟
目标:获得稳定的职位或者少量客户
指标:收入达到所在城市平均月薪
报价公式:公示出来的价格标准、招聘网站的月薪、行业公认的报价等
熟练期(从业2-5年)的报价策略分析:
愿景:在行业建立名声
目标:获得不错的职位或者稳定客户
指标:收入达到所在城市平均月薪两倍
报价公式:时薪X2
成熟期(5-10年)的报价策略分析:
愿景:沉淀方法论,建立设计师品牌
目标:获得高级职位,稳定大客户或者海量客户
指标:收入达到所在城市平均月薪5-100倍
报价公式:行价+设计师品牌溢价
第二曲线期(10年以上)的报价策略分析:
愿景:在新赛道重新树立品牌
目标:获得客户
指标:收入达到所在城市平均月薪
报价公式:行业公认的报价
这是一个刻板的简化模型,有很多槽点,我想重点说的是其中非线性的第二曲线部分。设计的终点并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开拓更多的思维,解决更复杂的问题,随着能力的提升,也自然会带来收入的提升。注意观察的话,在每个阶段,我们用来作为报价依据的东西都不太一样,从白纸黑字的行价到公司保密的薪水,再到设计师品牌带来的溢价,越美丽的价格越是来自主观感觉而不是客观计算。
这其实是所有非标的服务行业共同的特征,如果我们只是聊到这里,就有点肤浅了,正好我最近读到了一本很棒的书《咨询的奥秘》,书中关于咨询业报价的很多洞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启发,借节目的机会和大家一起简单分享一下,强烈推荐大家买这本书读一下,作者是杰拉尔德.温伯格,特别真诚诙谐,完全可以一口气读完,中间不断得到顿悟式的启发,强烈推荐。
下面就是书中“把价签贴在脑门上”这一章的内容归纳,由于作者和译者都已经写的足够直白,我也就不再二次解释,只是读出来给各位,希望可以带来些思考。
1 定价有很多功能,金钱的交换只是其中一个。
2 付给你的钱越多,对你的爱就越多,付给你的钱越少,对你的尊重就越少。
3 钱一般是价格中最小的一部分。
4 定价不是一个零和游戏。
5 如果你需要这份钱,就别接这个活。
6 如果他们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不要拿他们的钱。
7 金钱不只是价格。
8 价格不是一件物品,它是谈判达成的关系。
9 设定的价格应该让你不论谈没谈成都不后悔。
总之钱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在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别的工具,更有着很多别的目的。
根据目前的处境和未来的愿景,去大胆报价,设定清晰的指标和路径,磨练谈判技巧。
艺术家也可以谈金钱,好设计师就应该发大财,大家觉得呢?评论区咱们继续聊~
点击以下任意链接均可收听「设计,几何?」音频栏目
欢迎扫码加入知识星球与我们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