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最难就业季里怎么完成认知蜕变?
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但今年是真的难。
本期节目音频版:
https://www.zcool.com.cn/special/radio/howsdesign/detail_ZMzU1Mg==.do#nav
本期节目文本稿: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眼下很多年轻人最大的难题:就业,尤其是艺术设计类应届生的就业话题。
今天的话题似乎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但学生思维的惯性,它的作用时间其实远远大于刚毕业这几年,很多我们从小养成的思维惯性,在我们大脑的后台持续运行,可以说很多错误的想法,如果我们不去专门审视,可能陪伴我们一生。
所以,我们今天一起来盘盘,这些在后台持续占用我们的系统内存资源的学生式谬误都有哪些,今天我们争取一次性把它们的进程终止,给我们释放出更多的心情和能量来,做点有趣有料有意义的事情。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存清除程序。
首先还是不得不重复一下今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而且2022年还会有超过100万海外留学生回国就业,以及教培房地产互联网等收缩行业的再就业人群,估计再加2000万。总数来到了3000万多的青壮就业人口,都在这个秋天急需一份工作。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也就是未纳入失业率统计的失业人员,也就是没有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群)达到了2亿人。
尽管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但今年是真的难。
相比学历更高的研究生,资历更深的前大厂骨干,应届生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那就是学生思维,在面试的时候,经常会被无缘无故地淘汰,有很大程度就是被识别出了学生思维。
那究竟什么是学生思维呢?会不会只是一种老油条们对职场新手的歧视?
我可以很明确的说,不是的,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典型的学生思维和它们造成的问题。
你会发现它确实更容易发生在刚刚离开校园的年轻人身上。
1、总认为有正确答案
这是最典型的一种学生思维,因为我们从小到大习惯了有一个叫做教科书的东西,上面写着绝对正确的答案。
所以刚进入职场的新人,特别喜欢去寻找这个通关秘籍,学习越好,越有这种惯性。
但其实世间大多数事要发生了才有判断系统,很多大厂会给你安排师父mentor,甚至你的岗位是有SOP手册的。
但是他们并不是你在学校的老师,辅导员或者教科书。
在公司的眼中,这些是保证你工作底线的成本付出,而不是你可以做到的成果上线。
2、防偏科思维
这又是一个好学生更易犯的毛病,学校经常会根据总分来评判学生的好坏,但社会会根据你的特长来使用你,而不是你的总分。
职业的本意是社会分工,而不是培养学霸。学生刚入职场,很容易犯的错误是平均用力,想学会视线里所有职能和同事的工作,但这智慧带来无谓的疲劳。加强你的优点,去配合别人的优点,才是正确的职业人之路。
防偏科思维还有一个表现是,太压抑自己的感受,不想表现的与众不同。这同样是没有必要的,职场以结果说话,有话直说,有事快办,你能帮别人更好的拿到结果,中间哪些扭捏人们是会自动省略的。
3、总觉得存在班主任
不同于以上两个,这个特性更容易发生在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身上,或者家教很严的学生身上。就是总会有一种被管理的暗示,最典型的心态就是,假如老板不在,今天偷懒摸鱼了一整天,会有一种暗爽,似乎从地主家偷了点粮食出来那种窃喜。尤其最近在00后整顿职场等话题的烘托下,这种摸鱼似乎更成为了一种正义,国外也有「没完全辞职的辞职」这种说法。
但这其实也只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室后门的班主任,身后45度家长的凝视,这些监视当然是最直观的学习理由,但撤掉监视就浪费时间,也真的不是很聪明的行为。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会很后悔那天为什么没有去阳光下的公园里,河堤上,去享受一下真的自由,或者去做点学点自己真的喜欢的东西,只是把宝贵的青春以每小时几十块钱的价格卖掉,然后再从其中偷一些虚掷给并不过瘾的娱乐。
4、总是要公平
世界确实是公平的,但是在工作里就未必。或者换句话说,不公平才是工作这件事的难度所在。
按照教学大纲,背下来所有预设好的题目,就可以考到高分,这是象牙塔里才有的公平,连这种乌托邦都不满足的你,现在来到的是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答案的竞技场。你很努力,但是你可能在瞎努力。他很会取巧,但是他就是能摘走果子。
果子和锅,你在学校从未见识过它们是怎么飞舞的,在职场,你会打开眼界。
总而言之,学生思维之所以会发生,原因是学生们第一次从全是熟人的稳定社会,来到了布满生人的变动组织。
从陆地来到了海面的,你不再是目的,一个新家人,而是工具,一位新海员。
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给新海员们一个关键词,希望它可以协助你们穿越刚来到海上的这一小段颠簸。
这个关键词就是:资源
建立起资源意识,就是完成学生到职业人转变的关键。
第一步:认识到自己只是资源,人力资源。
第二步:认识到别人也是资源,思考他们在哪里怎么用。
第三步:观察到资源的流动路径,一些资源是怎么借用,整合,转化成为另外一些资源的。它们在哪里发生了增值,什么会造成它们的浪费。
第四步:学习到获取和分配资源的原理,你给资源流动设计的河道是什么样的
第五步:充分认识到自己只是资源,增值自己作为资源的价值,是一切的起点和终点。
把人异化为资源,当然是对人之为人的戕害。不管他们付给你什么样报酬,其实都无法弥补这个降格带来的痛苦。
所以我其实更喜欢那个相信世间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想要完善平衡自己的全部能力,和师长们玩着猫捉老鼠游戏的,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锅什么是果的年轻单纯的自己。尽管他满脑子都是学生思维,但是他快乐充实,稳定善良。
人生应该就只是人在生活。只是生活的复杂,让我们要不断切换姿态,变换认知,今天节目的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实用小工具,让我们避免结束在抒情感叹的氛围里。
这个小工具就是10+10+10旁观者思维:
在做重要的决定时,先想一想,如果做出一种选择,10分钟后,自己会如何看待这个选择,会不会为此后悔;再想一想,10个月后,自己会不会后悔;最后再想,10年后,自己会不会后悔。
如果三次感受的答案都是不会后悔,那就去做吧,不管用学生的方式还是海盗的方式。
点击以下任意链接均可收听「设计,几何?」音频栏目
欢迎扫码加入知识星球与我们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