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设计,还是在撒娇?
今天我们要挑战的,就是怎么用一套完整的思考模型,来真正思考并解决问题。
本期节目音频版:
https://www.zcool.com.cn/special/radio/howsdesign/detail_ZMzcwOA==.do#nav
本期节目文本稿:
怎么确定该学什么新技能?
没有钱也没有资源,怎么走出第一步?
没有客户怎么办?
领导客户不懂设计,总是指手画脚怎么办?
提案汇报时没有信心,客户对提案完全没有兴趣怎么办?
怎么做出爆款?
怎么提高过稿率?
新公司很难融入怎么办?
客户老板难以沟通怎么办?
设计师的天职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做为设计师的我们,其实自己也有一堆问题需要解答。今天我们要挑战的,就是怎么用一套完整的思考模型,来真正思考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以创造性的方式。
正式开始之前,我们来玩两个来自《认知心理学》的智力小游戏,这个游戏会测试你的思维灵活性,以及给我们一些重大启发:
第一个:巴西人难题
你和你的伙伴走在巴西的雨林里,你们需要过一个峡谷,它有40米深,60米宽,几十公里长。你有一架20米长的梯子,一把钳子,一盒火柴,一根蜡烛,无限供应的绳子和几块石头。请问你和朋友怎么通过峡谷?
答案:无限绳子
第二个:水泥地里的乒乓球
问题如下:假如有一天,六个男生在一个空屋子练习乒乓球,可是它不慎掉进了一个嵌在水泥地的水管里。水管只比乒乓球略大,而且有20cm的深度,所以无法直接用手指取出,请问,你能找到几个办法取出乒乓球?
你现在手上有:
一截2米长的晾衣绳
一把锤子
一把凿子
一盒早餐麦片
一个文件夹
一个金属丝衣架
一个扳手
一个灯泡
请在五分钟内,尽可能多想出把球拿出来的办法,不能破坏管子和地板。
答案:
1 剪碎晾衣绳
2 金属丝衣架改装的镊子
3 衣架改装的叉子
4 谷物做为粘合剂
5 六人撒尿
是的,我们以为无解的问题,其实很可能是来自我们的自我设限,或者对关键要素的忽视。我们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正是怎么去发现更多的要素,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一套办法。这套办法可以帮你把设定计谋的能力从一级直升九级。
我们从开头的题目里选一道来检查一下自己在第几级:
没有客户怎么办?
第一级答案:继续努力
第二级答案:调查需求
第三级答案:找人帮忙
第四级答案:登门推销
第五级答案:多打广告
第六级答案:研究市场
第七级答案:造势营销
第八级答案:学习原理
第九级答案:建立标准
我们会发现,随着级别的提升,你对问题的思考维度也在逐渐提升,不是级别越高就越能解决问题,而是你要有能力根据现状去选择最佳的策略。
实情是,我们经常无法看到较高层级的解决路径,而是会沉迷在自己比较熟练的低层次解决方法里。就像开头的游戏里,我们会被梯子,或者是金属丝这种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案困住,无法看到隐藏的其他解法。
有时候甚至会发生更大的悲剧:在万般努力之后解决了错误的问题。比如通宵制作的精美标题,因为太多花哨,无法辨认阅读。
很多设计师看起来在做设计,但其实在撒娇。设计的价值不是你自己认为的美感,设计是创造性的选择,移动,组合,排序,以及最重要的:发现与激发。
会软件不能使你成为设计师,你需要会用“计”才行。
计是计算的计,是算清楚,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舍什么?
我们再从开头的问题里选一个:“怎么提高过稿率?”结合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计“反客为主”,来做一个拆解,并且最后会结合苹果旗舰店的实际设计案例来帮大家感受一下,什么是设计师的设想和计算。
正式开始拆解前,我们回忆一下对“没有客户怎么办”的九级解题思路。
第一级答案:继续努力
第二级答案:调查需求
第三级答案:找人帮忙
第四级答案:登门推销
第五级答案:多打广告
第六级答案:研究市场
第七级答案:造势营销
第八级答案:学习原理
第九级答案:建立标准
这九个要点,在解决客户问题时的表现是这九个策略,但其实它的本质是一个三大层次,每个层次又细分三个小要素的方法论。
这三大层次依次是“人”,“地”,“天”。或者说“目的”,“元素”和“关系”。
怎么理解?
先说第一个大层次,人或者目的,指的是你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借用行军打仗的场景,指的就是你要战胜敌军这件事。
一般人能看到的,只是我军的人数装备经验素质等,这是“人”的第一个要素。进一步,读过知己知彼的人,可以了解到,除了知道自己,还需要了解敌人,敌人就是“人”的第二个要素。大多数人会止步在知己知彼,但是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发现一股也很强大的第三方力量,也就是友军。这是“人”的第三个要素。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无计可施,就是因为看不到敌军的状态,也想不到还有友军可以利用。在怎么提高过稿率这个问题下,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对客户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是不是可以找到外援却没有去找?
说完“天地人”最低的“人”,我们继续来拆解“地”。或者叫元素。我们仍然带入到战争的场景,“地”指的是你所处的位置,可以使用的各种势能。
第一个要素就是“物质”,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观察到的位置,供应,渠道,材料等等这些固有的物质条件。
第二个要素比物质抽象,但是我们仍然比较熟悉,那就是包含资金,士气,品牌,等等,非物质但是可以使用的能量。
第三个要素照旧是大多数人感知较弱的,那就是信息,知识,数据,人脉,感知等等都可以归纳在信息这个维度。
在怎么提高过稿率这个问题下,我们从天地人的地的角度去思考,可以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很高的士气?有没有充分利用我们的品牌?没有掌握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好,我们继续来说“天地人”中的“天”,或者说关系。老规矩我们在战争的场景下先做个理解:
第一层,情理,也就是立场,舆论,审美,体验等等这些人类的情感,它们是天的第一要素。
第二层道理,是近些年大家普遍开始注意到的要素,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性原理,它们不以人的感情为转移,主要指各种公理,定理,公式,原理。
然后天道的第三层,我认为是法理,为什么法理比道理情理还高?那是因为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其实我们生活工作中,有很多情理和道理都讲不通的规定。它基于道德习俗文化禁忌等等的治理手段。尽管不合情甚至不合理,但是它合法,这是大家经常容易忽略的要素。
回来怎么提高过稿率的问题,我们从天的角度去反思,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合情合理的换位思考?我们的方案是不是在无意中冒犯了对方不能言明的风俗规则?
下面我们展示和复习一下这九个要素:
天:情理 道理 法理
地:物质 能量 信息
人:我军 敌军 友军
相信这三层九要素的反思中,你已经发现了之前设想计算中的一些疏漏,但是没完,我们再来进一步结合36计中的”反客为主“给自己一些更进一步的解题启发。
三十六计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译文: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需要循序渐进。
释文: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分析「反客为主」的释义,可以发现,它比较适合我们有天时人和,但是没有地利的处境。
按照“反客为主”的思路,解题“提高过稿率”的方法是借用我们对道理和情理的洞察,把客户的客户,也就是最终消费者转化为我们的友军,从而解决客场提案紧张和信息不足造成的过稿率低的问题。
具体操作,可以是我们走在客户的前面,把我们的提案提前放在消费者面前,得到他们的认可,而不是被动地只是向客户推销我们的设计,往前一步,反客为主,就可以彻底打消客户的顾虑。
是的,所有的设计计算,前提是你有要素可用,如果你无法打动消费者,反客为主也是用不出来的。做设计不是放魔法,只是变魔术。没有召唤东风,也没有七星阵,只有观察,设想和计算。设计就是把别人看不到的资源和优势,借出来,释放出来,组合成解决方案,这才是设计的威力所在。
最后我们回归到一个设计案例来加强大家对这点的感知,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仍然用“反客为主”为引子,来看一下苹果零售店的空间设计。
在苹果的零售店,我们都会有一个鲜明的记忆:大量玻璃的运用,玻璃的楼梯,玻璃的格挡,玻璃的外墙。为什么它要这么设计?原因就是“反客为主”,而玻璃就是它使得每一个进入零售店的顾客都产生了“主人”的感觉,具体是怎么实现的,我们来第一人称视角进入一家苹果零售店。
1 进入之前,在进入一家苹果零售店之前,很远你就可以看到标志性的苹果logo,以及玻璃屋内的灯光甚至人群,没有任何一家苹果零售店没有一个事业良好的宽敞前广场,来保证这种信息的充分展示。
2 当你踏入一家苹果零售店,会有几节玻璃楼梯,提示你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场合。
3 几节楼梯结束,你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内部展望点,一个小前厅。这个展望店视野良好你几乎可以在这里看到全店的大致布局和内容,即使你是第一次光顾,你也可以从容地站在这里决定去往哪个区域。
4 全场最抢眼的是一个更长更大的玻璃楼梯,很可能这是你第二次踏上这么大的纯玻璃楼梯,第一次是你刚才进门的时候。这会进一步加强你的仪式感,提醒自己你正在一个特殊的场合。你会很想试试走在上面的感觉。
5 店面的主角,苹果的产品们分布在内部空间的四周,你可以拥有最大的场地和最小的难度去仔细观察每一款产品,同时你在外部的视觉里,也扮演了玻璃屋里走动的购买者人群,满足了外部视角下对店内的观察需求。
当然,还有热情专业,大方得体的店员,整洁高效的物料设计等等,也都在帮你快速”反客为主“,在这个店里产生一种有掌控感的主场感觉。
在最后,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做为全球坪效最高的商业店面,「苹果」有什么?要什么?舍弃了什么?大家结合我们的三层九要素,想一下,吸取一下它的设计智慧。
现在是智能设计的时代,大家肯定多少都听说过,很多都用过AI生成的设计,在漂亮图片的获取成本低至免费的。今天,设计应该怎么做?我觉得答案可能就是“设想和计算”。
怎么去设想,怎么去计算?我把“三十六计”都挨个做了拆解,就像今天的反客为主一样,每一个古代的妙计,我们都会找到它的底层逻辑,当代的用法,以及在设计创作中的展现。我把这些内容做成了一门课程《设计三十六计》,现在正在写作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微信 JXLJXL36,备注三十六计,进行免费试听,同时,我也在招募有经验的设计师和我一起共创,分享你关于三十六计和设计项目的经验故事。
《设计三十六计》不讲能搜到的内容,不讲学不会的内容,不讲用不上的内容,不讲用起来费劲的内容。期待你的共同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