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O100 vol.01 | 与世界沟通的信物 ,海洋“漂流瓶”
本期《LOHAS乐活》杂志诚意推出的《Green Design Objects 100》榜单,通过100件可持续的设计作品,描绘与万物永续共生的未来。

可持续设计大赏(Green Design Objects 100)特别号,通过来自九个方向的100件可持续设计作品,希望与大家共同感受到设计的能量,体味日常生活中的绿意,走向与万物永续共生的未来。

▲长效设计——本土创造 “漂流瓶”
这组有着魔力般外表和沟通属性的“漂流瓶”,将于2022年3月的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中作为《LOHAS乐活》杂志GDO100特刊展览空间的主体组成,与为提醒全球变暖问题而设计、将在展览现场融化的冰椅等装置共同呈现,作为本次展览空间设计师,许刚老师也以其社会雕塑感的视角与关怀万物的本心,携本期特刊一起让可持续可见。

善于寻根溯源的本土创造,对地球万物都怀有平等的关心。在2021年为探寻贝壳废弃物回收利用田野调查的途中,创始人许刚与团队成员惊喜地发现了沙滩上堆砌的浮球。
“一簇一簇的,自带高光,非常耀眼。”他们通过问询得知附近是当地用于海产养殖的漂流浮球的加工厂。有些废弃的浮球基本上没有破损,在许刚眼中,它们完全是可以被再生、创作的素材。
不同于多数不透明的海洋浮球,“第一次看见像糖果色一般的透明浮球非常好奇,其形体的亲和力与色彩的安抚力能引起人的创作欲望,当时就想能否将它们回收利用做成带有功能的家居产品或展示道具产品。”这次意外的发现让整个团队都很惊喜。

“地球上的化石资源需要两亿多年时间才能形成,而由它们制成的合成材料只需一个多世纪就演变为全球范围的问题。这项为了消费民主化的发明催生了一种近乎疯狂的‘一次性’文化,已经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从塑料材质回收利用的角度出发,是许刚想以这些漂浮球做一件装置作品的初衷。
自2020年初开始,全世界的人们都陷入了非自愿隔离的压抑状态。“无论是从地面上的社会隔离标志,还是弱化身份的防护面具,新冠病毒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动摇了我们的信念,揭露出脆弱、恐惧、孤独等生活中的其他要素。”当下,人类似乎已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们强加于自然与自身的变化将不再被扭转,从而使自己陷入不确定的未来。

而为了连接而生,就像是人类共同的DNA。许刚老师说:“漂流瓶这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刚好吻合了人们沟通的渴望与美好的祈愿。我们不妨通过这件装置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应对,并与他者一同寻找、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联系,并以这种联系来确定共同的需求。”
通过这件我们与海洋的“信物”,他也希望大家不仅仅把自身视为孤立的个体,是把自己认同于一个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整体,在反思中寻找集体的力量,更好地走向与万物和谐的未来。

◐ 内容编辑自《LOHAS乐活》GDO100特别号,文_danz,图_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