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4 课_ 文字和排版
关于文字和排版我们要研究的主要是字体、字号、字间距和行间距、段间距和段落等,这也是对文本进行排版时的主要控制属性。
全文约 2300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之前的3篇文章把平面设计最基础的理念梳理了一遍,接下来,聊一聊平面设计的核心内容。
P.S. 平面设计的核心内容:文字和排版、色彩、图形和图像、版式设计。
关于文字和排版,我们要研究的主要是字体、字号、字间距和行间距、段间距和段落等,这也是在设计中对文本进行排版时的主要控制属性。
衬线字体(serif)和无衬线体(sans serif)最早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字母体系,再加上手写体,我们把汉字也分成这三大类,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作为初级的平面设计师先掌握这三大类字体的主要特点和区别,有兴趣的设计师可以通过百度百科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衬线体:在字的笔画开始、结束的地方有额外的装饰,而且笔画的粗细会有所不同。

主要应用在一些正式的文件中。
无衬线体:专指西文中没有衬线的字体,与汉字字体中的黑体相对应。

手写体:是一种使用硬笔或者软笔纯手工写出的字体。

作为汉字中衬线体和非衬线体的典型代表字体,我们着重了解一下宋体和黑体(微软雅黑),对应的英文字体是Times和Arial字体。

| 宋体 | 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它是一种最标准的衬线字体,衬线的特征非常明显。字形结构也和手写的楷书一致。因此宋体一直被作为最适合的正文字体。
宋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衬线字体(serif),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 黑体 | 又称方体或哥特体,没有衬线装饰,字形端正,笔画横平竖直,笔迹全部一样粗细。

作为平面设计师,我们还必须要尽量多的记住各种字体的样式,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对于设计师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用。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总是会在自己的工作电脑旁边贴一张各种中文字体的打印稿,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就记住了各种字体样式。

以方正字库为例,标注了红色下划线的字体是最常用的字体样式,哪怕是死记硬背,尽量全部记在脑子里,其他的字体,我个人的建议是:
能记多少就记多少!
如果你去过数码快印店,或者是一些街边的打字复印店,你经常会发现墙上贴着各种字体字号的打印稿。

一方面,是设计师为了知道最终打印成品的字体多大;另一方面,也是让客户知道,实际打印出来的文件各种字体的字号大小。
我之前在广告设计公司,是会要求所有的设计师都必须记住常用的字号,而且需要他们靠眼力来判断文字的字号,这对于设计工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有的设计师因为对字号大小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当设计稿被打印出来之后才发现或者字号小了,或者字号大了,然后就不得不再去修改设计稿,再重新打印制作。
一方面是打印制作的成本被浪费了,更重要的是时间被浪费掉了,这在某些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
字间距和行间距也是在控制文本的一个重要属性,不管是过大还是过小,都不利于阅读。
比如,因为衬线体本身带有装饰性的细节,为了便于阅读,在做衬线体排版时,字间距和行间距要稍大于无衬线体。
像小学课本,或者是一些少儿读物,字间距和行间距都比较大,而且大多数用的都是属于衬线体,比如楷体、宋体。这是因为小孩子刚刚开始认识生字,学习阅读,他们的阅读速度比较慢,所以,字间距稍大一些,有利于他们阅读。

人教部2020新版《语文》课本
所以,设计中在做文本的编排时,要根据目标受众来进行排版,适当的调整文本的各个控制属性,目的就是让读者能顺畅无障碍地阅读文字内容。
一般在长文案排版时,会设置段间距,这是为了控制阅读者的阅读节奏,增加段间距可以让阅读者暂停阅读(这种暂停并不以秒为单位,大多数时候只是读者下意识的一种停顿),避免阅读疲劳而放弃阅读后面的内容。
但段间距也不是所有长篇文字排版所必需的,如果篇幅允许,设置段间距一定有利于阅读,但有时候因为篇幅有限,就会省略掉段间距。
比如下面这款某品牌的《超声波测距仪使用说明书》。

-
一般报纸每行13-23字,杂志14-34字,每个段落控制在10行以内; -
段落末尾3字不成行,最少需要4个字+句号标点; -
2-3行的短文案尽量不要在回行的位置断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