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行业报告 | ARK观点

Recommanded by editor
上海/UI设计师/6年前/1939浏览
智能汽车行业报告 | ARK观点Recommanded by editor

ARK基于多个汽车项目的大量经验,总结了这份《车,现在与未来》的洞察报告,希望以此作为起点,帮助更多汽车行业创变者思考。

作为一家专注产品策略+服务设计的知识型创新咨询公司,ARK 致力于用创造力和行动力助力智能商业。


早在2015年,ARK 就开始与汽车行业的创变伙伴开始探索智能汽车的未来,从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数字化体验上寻找可能的突破口。在智能汽车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我们基于多个汽车项目的大量经验和总结,完成了这份《车,现在与未来》的洞察报告,希望以此作为起点,帮助更多汽车行业创变者思考。


报告分析了智能汽车在未来的智能化场景运用及发展趋势。以下为报告节选。



手机不再是「手机」,车还是「车」么?


在人人都用诺基亚的90年代,手机对于大众来说只是一件帮助人与人沟通的工具。而在20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后,手机逐渐从单纯的工具变成「人体器官」,可能唯一能让你放下手机的只有小龙虾了。


与手机一样,汽车从出现以来,对于大众来说一直是作为代步工具存在,是人们「腿」的延伸。随着时代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车的使用场景可能也会像手机一样被无限拓宽,它的定义又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第2.5空间 —— 车的空间属性在变强


作为唯一的、高普适性的潜力空间,汽车将成为(除去家和工作场景外)人们最重要的移动空间「第2.5空间」。


人所在的每个场所都可以定义为一个空间:家是休息的空间,商场和电影院是娱乐的空间,公司是办公空间,车的存在似乎更加特殊。不同于家、商场或者办公室,车的功能不是为了留住人、留住更多时间,而是帮助人完成从休息、办公、娱乐的状态切换。


所以,如果把家称作第1空间、办公室是第2空间、娱乐场所是第3空间,车则是在这些状态间过渡的第1.5或2.5空间,是在有限的过渡时间内提供最贴心服务的一种存在。这意味着需要为空间里的每一个人而设计,要根据不同场景提供相应的功能与内容服务,只有驾驶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了。




汽车作为每个人的场景过渡空间的潜力已经有所显现:日本通讯运营商 NTT Docomo 作为共享汽车业务的服务商,曾访问了 400 名用户,其中 1/8 的人租车的目的不是出行,而是各种各样的独立空间需求。


人作为空间内的主体,原本不能与驾驶并行的个人行为,都将在自动驾驶与其他相应技术条件成熟后,得到自如的伸展。人在车内的角色也将从单纯的操控者转换为空间的使用者,因人而定的功能和服务也会因主体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以前都是以驾驶者为中心而设计,现在要更多的考虑多人出行的场景,车机要承载的信息和功能也比以单一驾驶者为标准考量的要更复杂。


如何把内容、功能、服务融入车的体系里,让空间内的每一个人意识到因为选择了这台车,生活品质、出行效率大幅提升。这样的內里,才是基于基础功能达到标准线之后,更进一步体现极致品质的大方向。



车将成为手机之外最重要的智能终端


手机与车机是什么关系?


我们在车里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想找一个功能,戳来戳去就是找不到;车机的导航不好用,路况也不能实时更新,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导山沟里了;语音交互经常「听不懂人话」,给不了安全感还成了走红网络的搞笑视频;偶尔跳出连老司机都不一定认识的标识,告诉你车有问题却不说如何解决……


这些因技术限制或设计导致的问题,让用户干脆放弃跟车互动的念头,车机成了「死的」,车也「死了」。车机的没用和难用,让它成为了一种摆设,定义清楚车机与手机的关系成为了首要问题。



在自动驾驶还不能完全解放驾驶者双手以前,因为要专心开车,驾驶者在车内的时间就像是坐飞机一样「绑手绑脚」,基本上什么都做不了。而手机上不断弹出的微信消息,会让驾驶者忍不住想拿起手机查看谁发了什么消息,是否需要马上回复。一面要保证安全驾驶,一面是对于手机上消息与内容的处理需求,两者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至少在目前是这样。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车机与手机都不应该是取代关系。手机代表了用户的一切,车机应该成为这些信息与内容的载体,让信息可以在不同设备间流动。同为智能的外延设备,同属于一个人,车和手机应该像双脚和双手一样各司其职,这是最为理想的关系:一切围绕人的体验来规划服务。通过记录你的行为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你的需求推送有针对性的功能与服务。



屏幕大小不是关键,智能已成为标配


要解决人在车内的尴尬处境,就要考虑如何满足空间内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变化。智能首先是要能够感知环境、认知环境,保障驾乘者的安全;同时,要能够理解人的需求并予以满足。


实现前者,需要围绕能支持安全自动驾驶的一切基础设施展开,构建一套完善的智能驾驶硬件系统;实现后者,则需要更多开放式的思考。但是在今天,由于技术的限制,车只能做到初步的基本智能。未来,车内需要更多的传感器,构建更多智能场景,在场景上给予用户及时的服务。


以特斯拉 Model X 举例,你可以设置多个个性化账号,个性化不仅限于座椅位置的记忆调节,而是延展到整辆车更多的设置,例如底盘的高低、方向盘的转向力度、驾驶模式、娱乐内容、智能设备连接等。对于多人经常驾驶同一辆车的场景,这个功能的实用性就很明显了。另外,就像手机的功能因人而异,只服务于某一个人一样,个性化账号让车真正做到了智能化与专属化。




目前,很多厂商在探索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的将焦点放在更大的中控大屏之上,并丰富了整车辅助驾驶的系列功能。


但问题是,未来的汽车需要考虑到空间内的各种角色,或许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不仅仅只是一块更大的屏幕,也不是发掘必定能取代手机APP的超级产品。需要的是从被动的提供功能,变成主动的响应式服务,在场景上为用户提供贴心的服务。


在今天,这些场景需要产品人和设计师手动搭建,而未来,一个类似于《钢铁侠》中Javis的智能助手才是人们想要的。


未来,汽车会成为人们的智能终端之一,这个极大的流量入口将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与数据,因此这也将成为各个车厂的必争之地。


除了车与车之间的竞争,车机也确实会在流量上与手机上的服务竞争。但是,这一切的基础是尊重用户习惯,让车机变得有用、好用。在不同场景上手机与车机各有优势,从用户角度把两者当做一个整体来看,才有机会真正赢得用户的心。



车的未来是一个开放性命题


除了智能系统,未来的车或许是一个根据人的需求、基于场景进行模块化组合的空间,空间内的座椅、智能角色等功能和配置都可以自由调整到最适合当下场景的状态,让人更加舒服自然。


打个比方,在电梯间里,大多数情况人都会停止交谈低头玩手机,这是因为封闭性和空间单一性容易造成紧张和不稳定感,人倾向于保持距离。相反,如果你在咖啡厅,在较为宽敞的大空间和两人一张小桌子的小尺度里,往往更容易密切交谈。


车内空间也一样,在家庭出游的场景下,家庭成员可能会想放松交流,同时又不能打扰小朋友的休息,根据这些需求,大人的座椅距离会适当拉近,并在孩子的安全座椅旁给予一些更宽的空间,让人可以亲密交谈的同时也能照顾孩子的安全。



触觉、视觉、听觉由于优势不同,通过理性分配,可以更加有序地同时协作,从而发挥最大功用满足人在车里的需求。只有深刻理解并思考车内系统和功能背后的底层逻辑,我们才能更明确在实操环境中碰到核心问题时如何一一对应,找到给驾乘者带来价值的设计机会点。


满足需求的可以是一块屏幕、一个语音助手、一个人工智能的车,这是开放式的命题。形式是多元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界面只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是帮助我们为空间里的每一个人展开体验设计的形式之一。抽象信息在车内的层次感、多重交互维度的最佳架构,将成为未来相关汽车研发与设计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查阅完整版报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RK创新咨询



参考资料:

1.The Autonomous Car. A Consumer Perspective, Capgemini

2.Growing number of car-sharing users don’t rent cars for driving, The Asahi Shimbun

3.Android Auto and CarPlay Remain Popular Among Owners, Strategy Analytics

4.https://www.tesla.com/modelx

5.https://www.ingenie.com/future-car-revolution/



关于ARK创新咨询

ARK创新咨询是一家专注产品策略+服务设计的知识型创新咨询公司,我们的团队横跨商业、战略、设计、研究和互联网等领域,通过融合创新战略、品牌塑造、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用户经营策略,提供可落地的智能商业解决方案。Design for change,用创造力和行动力助力智能商业,让梦想点亮现实,是我们的使命。ARK创新咨询视客户为亲密伙伴,成立至今已拥有来自零售、物联网、金融、医疗健康、出行等行业的100+合作伙伴,超过80%的项目已经落地,超过10亿用户正在使用我们设计的产品与服务。服务客户包括Nike、肯德基、花旗、招商银行等数字化转型企业,言几又、得到、理想、小牛电动等新物种,以及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

12
阅读原文
|
Report
|
10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MOVA 扫地机器人-活水版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韶音OpenFit 2+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ZAOV|各[苹]本事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文章,设计理论
文章,设计理论
文章,设计理论
文章,设计理论
作品收藏夹
汽车
汽车
汽车
汽车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额。大腕呀
额。大腕呀
额。大腕呀
额。大腕呀
作品收藏夹
设计
设计
设计
设计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