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心智成长笔记》 Vol.006 能量-时间篇

Recommand
上海/平面设计师/1年前/160浏览
《设计师心智成长笔记》 Vol.006 能量-时间篇Recommand
“好累”。
这两个字似乎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真实写照,而我真的无法用一两句通俗易懂的话来把“累”给解释清楚,因为这两个字涵盖内容实在太广了,累可以源于工作,也可以源于家庭生活,源于价值感,源于钱,源于自身,源于他人,源于对未来的未知恐惧,所以这不是一句“累了就歇会儿”能彻底解决的。
以上那么多的源于,说到底,可以归纳为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
例如外卖小哥,他为了能够养家糊口,可能每天要在外奔波跑上跑下15个小时以上,没有周末,他很累,他的疲劳来源于体能上,虽然晚上看着自己跑了一天的成绩时会有一些欣慰,但想到每天如此透支自己,家里还有人要养活,不知道这样下去能撑到什么时候,又陷入了精神内耗,没有解决方案的小哥每天就这样辛苦着,一年到头,身累,心更累。
讲到这里,就得讲到一个词,这个词和我们感觉到的“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个词就是能量。
————————————胡思妙想的老倍比————————————
PART.01 如何理解能量
有人肯定会说,谁不知道能量啊,说这个跟每天面对的琐碎之事有关系吗?能解决我的困扰和疲劳吗?
我确实无法保证你了解能量之后能迅速彻底的解决,这不是武侠小说,一招平天下。但换一个思路去看待我们每天面对的林林总总,是真的可以让你逐步降低疲劳的。
我们试着用设计师的思维,把能量可视化和游戏化,想象一下我们打游戏,无论是横版通关还是格斗竞技,你控制的角色都会有一个血槽,复杂点的还会有法力槽。我们就把它定义为我们自身的体力槽和精力槽。体力和精力构成了你的全部能量。你受到攻击就会减体力和精力,体力和精力一旦降低到某个位置就会非常危险,可能会被干掉,也可能会放不出大招来绝杀,导致无法过关和胜利。
是不是有画面感和代入感了?游戏开始我们每个人的体力槽和精力槽都会有一个固定值,体力值损失,我们可以通过睡眠休息来恢复,就好比吃口药回口血。而精力槽不同,它受到攻击,损失精力后难以恢复,睡多久的觉也难以弥补。所以我们必须要珍惜保护自己的精力槽,让自己保持精力,充满干劲儿。
《设计师心智成长笔记》 Vol.006 能量-时间篇
Collect
要保护好精力,保护好自己的能量,我们就要先了解,是哪些原因导致我们损失精力的,这些损失是必要的还是非必要的,必要的能减少么?非必要的能去除吗?这样我精力槽始终保持在高能量值下,我是不是通关会轻松和容易一些?焦虑和痛苦会不会减少一些?解决问题和成事的概率会不会增加一些?
这个时候要启用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大法了,我们从时间维度来分析,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
————————————胡思妙想的老倍比————————————
PART.02 停止为过去后悔
我们因过往而损耗的能量,超乎想象。
我们,
是否曾经为了没有取得好成绩而自责?
是否因为儿时的经历而对某种事情充满恐惧?
是否曾经因为心智不成熟而错失了美好的感情?
是否因为一个选择导致失去了更好的工作?
是否因为领导或客户的批评让自己难以入眠?
是否回看自己的过往没有奋发努力而后悔?
为什么这些已经过去的事,能有这么大的损耗?因为他们属于
‘持续伤害’
!他们一直存在于你的脑海中,你会为此自责、后悔、难过、失落、沮丧、愤怒,这些情绪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但却可以持续的损耗和杀伤你自身的能量。它们野蛮而肆意的出现在你的大脑中,不停的膨胀和占有,直到耗光你全部的精力槽。
直面过往,该怎么做?
接受它
面对已经发生的,你还能做什么?
你不停的陷入自责与愤怒,每天沉浸在后悔和烦恼中,不断的损耗自身能量,除此之外,你什么都做不了。为什么还不停折磨自己呢?你首先能做的就是接受它,接受事情的不完美,接受这世上的无常,因为无常是常。这个世上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接受就好了,天塌不下来,生活还要继续,你每天因此损耗自己,实际是不放过自己,除此之外,没任何用处。
《设计师心智成长笔记》 Vol.006 能量-时间篇
Collect
不要过分归因
在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中,讲到人如何进入自动行为模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果,因果是逻辑学归纳推论中常见的、非常有力度的推论ß方式之一。它的优点在于可以让我们的沟通、处理事务等方面更加方便、省力、准确、甚至高效;缺点在于易受愚弄、犯错代价增加、忽略事情本身而过分关注因果逻辑。
《设计师心智成长笔记》 Vol.006 能量-时间篇
Collect
比如:“这不怪我,都怨他。”这样想确实会舒服很多,把问题和责任放到别人身上就好了,都是因为他的错,我才因此痛苦。因果逻辑成立,虽然安慰了自己,但也让自己不深入、全面的思考事情本身,也更不会去改善和解决。
这也是岸见一郎所写的《被讨厌的勇气》和《勇气的源泉》中所讲的,找到原因很重要,但有时它并不能让我们改善和解决事情本身,因果变成了借口。用目的论方式才可以持续进步,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而不是找谁的错。
辩证的去看
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或者说一个事物的对与错同时存在,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错与失,让自己陷入情绪中出不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是因此能得到好处。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所以我们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放弃辩证的、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只会限制自己的思维,让坏情绪不断的消耗自己的精力。
PART.03 未来
焦虑过往对自身能量具有持续伤害,而对未来未知的恐惧则是在持续伤害基础上的叠加伤害。面对未知,我们如何减少焦虑不安,如何停止或减少能量损耗呢?
假设发生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过:“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这句话真的说到心坎里了,我们每天就想说千万别这样,千万别那样,各种担心事情会朝着不好的一面发展,我也一样。这种担心和焦虑会不停的消耗我们的精力。其实与其这样不如假设发生,真的发生了能怎么样?地球依然会转动,太阳依旧会升起,生活依然会照旧。这是真正能让我们减少焦虑和担忧的方法,而不是每天烧香拜佛,祈祷着不要发生。
《设计师心智成长笔记》 Vol.006 能量-时间篇
Collect
其实这和上述直面过往的解决办法——“接受它”是一致的,我们假设发生,然后接受。
降低期待
我们长大后的很多烦恼都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过高期待。
急于求成是人的天性,我们经常在速度、质量、数量上设定高于自身水平的目标,而当我们发现达不到甚至差的很远的时候,随之带来的是因为落差而产生的烦恼、焦虑、愤怒,不断的消耗自己的能量,让自己难以坚持、甚至放弃。
有一次我给女儿辅导数学,因为在我看来都是非常简单的四则运算,所以当我看到她错了几道题后情绪起伏很大,真的差一点就说出了“你怎么这么笨”这句非常伤人的话。这就是我把期待目标设定的太高了的原因,如果我没克制住,那所产生的消耗可就不只是能量了,还会摧毁孩子的自信。
《设计师心智成长笔记》 Vol.006 能量-时间篇
Collect
不要过于关注结果
过分注重结果,会让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结果而非过程,你在过程中不停的担忧焦虑、患得患失,不停的损耗自己的能量,影响最终成事儿的概率和效果。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不为了结果,那过程还有什么意义?我认为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因为有了过程,才会有结果。结果不一定是理想中的、令人满意的,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尽全力的完成每一次过程,就是为了能持续进步、持续增加能成功的概率,没有尽力的过程,没有多次尽力的过程,就一定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如果我们把能量全部投入在每一次的过程中,即便结果不如意,但你一定会历经蜕变,不断成长,而这不才是最重要的吗?
冯唐在《成事心法》中写到,如果我把成事的结果看得轻一些,把成事的过程当做一种享受,一天天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到最后为什么能够有所收获的概率反而更大?因为我花在考虑得失上的时间特别少,所消耗的能量就特别少。我也正因为读到这里特别受启发,而产生了写一篇关于能量文章的想法。
《设计师心智成长笔记》 Vol.006 能量-时间篇
Collect
PART.04 能量无法用于过去和未来
能量无法用于过去和未来,它只能用于当下。
过往,我们无力改变;
未来,我们无法预知;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
孔子说:尽人事,听天命。也就是尽自己所能,其余交给天命。
《设计师心智成长笔记》 Vol.006 能量-时间篇
Collect
《功夫熊猫》里乌龟大师也讲过:你患得患失,太在意从前,又太担心未来,有句话说的好,昨天是段历史,明天是个谜团,而今天是天赐的礼物,像珍惜礼物那样珍惜今天。
能量是让我们持续成长、进步、迭代极其重要的元素,但它是有限并非无限,而损耗能量的来源又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珍惜能量的同时,也要提升关于能量的认知,才能让自己减少焦虑和烦恼、始终充满能量,在漫长的一生中持续成长、终身成长。
《设计师心智成长笔记》 Vol.006 能量-时间篇
Collect
1
Report
|
13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王的朋友 & KING FRIENDS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节目包装/颁奖典礼
节目包装/颁奖典礼
节目包装/颁奖典礼
节目包装/颁奖典礼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