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北京/设计爱好者/207天前/8227浏览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Homepage recommendation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冒险岛MAOOXD:
Hello,很高兴有机会可以一起交流,先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设计师三金:
大家好,我是设计师三金。2024年开始在站酷分享设计、求职经验。有看过我文章的同学应该比较有印象~目前也同步在做设计师成长/求职方向的自媒体和咨询。很高兴受邀来到站酷设计龙门阵。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您在站酷上分享了很多设计提升、求职作品集相关的经验,为什么会想到分享这些?
设计师三金:
我觉得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既能帮助他人同时又能梳理提升自己。
回顾自己过去的职业发展中受到过很多前辈指导,我发现很多需要靠自己摸爬滚打很久才悟出的经验道理,前辈几句话就点破了。我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过去沉淀的经验分享出来,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费曼学习法提到:能清楚转述给别人,才证明自己真正掌握了某个概念。对我来说,每篇文章从前期构思、编写内容到最后产出,都是重新梳理自己思维框架的过程,为了清楚表达观点,还需要去找案例来配合讲解,以输出倒逼输入,在这个过程我也会收获到更多新知识。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您是如何总结出这些感悟、经验?
设计师三金:
在站酷分享的每篇文章、每个观点都是我过去在职场工作中遇过、见过的真实问题,自己一点点试错、踩过无数坑,事后总结出来的。正因为亲身经历过这些问题,才会更深有体会设计师们的“困境”。
其实还有很多藏在脑子深处的“经验”,其实是被很多设计师“问”出来的。有很多设计师联系我咨询作品集、职场问题,包括在文章下面的评论,每个问题我都会一一认真回复。有的问题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在答疑的过程中就会总结出新的感悟经验。比如《设计师的话语权》这篇文章就是和朋友聊天时得到的灵感。
当然也不能完成沉浸在经验中。我也在分享、咨询辅导中持续迭代这些经验方法,以更好的形式传递给大家,在真实问题中去验证正确性和效率。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您的文章中多处提到思维方法,您如何看待思维和执行对设计师的意义?
设计师三金:
思维和执行就像左右脚,想在设计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一定要两只脚一起配合。
我过去观察到很多设计师容易陷入设计执行的视角,怎么学更多软件、怎么雕琢出更精美的视觉效果,这些的确有设计价值,但如果只靠单只脚向前跳会很容易累。从我自己的实践中,更建议同步提升“执行”和“思维方法”,因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正确去看待设计执行的价值,提升起来才会更快。而执行实践也为思维方法提供了实操的机会,很多道理听起来对,不试试永远不知道行不行。
我认为执行基础决定一位设计师的下限,而思维方法才是影响一位设计师产出作品上限的核心要素。在过往招聘面试过程中,我也会更关注候选人的思维。是否有对设计有正确的认知思考,当你看待/解决问题、设计方法是正确的,产出就不会差到哪里去,而执行是可以靠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来提升上来的。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您是如何实现这样的思维转变?
设计师三金:
反思过去,我觉得很关键的转折点是在我从执行设计师转变为设计管理者角色。
不需要都把所有时间投入在具体执行上,需要调控团队人力去支持不同项目,需要参加各类需求讨论评审,需要和运营、产品其他岗位一起来汇报PK工作,需要把控整个设计团队产出的质量、效率和价值,需要审核上百份作品集简历来为团队招聘新人。新的工作内容和职责push我去思考更多,重新理解设计在商业中的价值意义,设计在工作流程的定位,
如果把求职比作考试,相当于从考生角色转变为出卷老师角色。什么样的作品集更能收到面试官青睐?在面试中如何表现更能加分?很多候选人遇到的难题,似乎在转变为面试官视角后突然豁然开朗。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从您的职场经历中,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些个人经验吗?
设计师三金:
想分享一点关于对待工作的视角:工作的意义是积累作品,而作品是设计师最好的名片。去积累作品,而不是完成工作任务
在过去的咨询中、设计群里、平台上,我听到很多声音吐槽:比如公司流程不规范、设计师接触不到需求、参与不到前期环节,有的设计师觉得自己只负责设计,需求、落地这些是其他同事负责的。我在之前的文章有分享应对这些境遇的方法。底层逻辑是:不要把工作看作一件件要处理的需求任务,培养owner意识,把它们看作你的作品,你自然会更主动去了解、把控更多、甚至在需求方提出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
当你认真对待自己的项目,才会更可能取得更好的结果,在过程中提升能力,而这些精力并不会白白投入,它们将在未来的某些时刻重新反馈给你,比如在你年终汇报、晋升的时候、或是求职、接私单的时候。到时候你会感谢当初努力认真的自己~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在所有分享的经验文章中,您最喜欢哪篇?
设计师三金:
我对我的文章们都如数家珍hhh,如果要说最喜欢应该要数《设计师都有的艺术病》。这篇文章写自拿到“站酷推荐设计师”后,想作为对平台、和读者粉丝们的反馈,我想分享一篇对设计师们都有帮助的内容。日思夜想,构思了好几个主题方向,回顾自己走过的弯路、成长、包括观察到的身边案例。最后选择以“艺术病”为名,聊聊设计师很容易陷入的问题。
文章在平台上收到很多正向反馈,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位设计师联系到我咨询,因为他的主管转发了这篇文章给他。这些正向反馈成为我分享的最大动力~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您如何理解设计?对于设计的意义和价值,您认为是什么?
设计师三金: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希望每个设计师都能认真思考自己的答案。作为自己设计道路上的指南针。在我设计生涯的每个阶段,对设计都有不同理解,从最开始“设计是设计师自我的表达”到后来的“设计是商业与用户之间的桥梁”。现在再看这个问题,我想围绕这三个关键词:【人、文化、美】
人:设计以人为本。所有设计都应该以目标用户为核心
文化:设计推动文化进步。好的设计最终应沉淀在文化当中
美:设计传播美。不仅是视觉之美,还有商业之美、艺术之美
(在这个商业化时代,设计不应沦为商业的工具,设计还承担着让商业变美的责任)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您如何看待AI工具对设计的影响?
设计师三金:
这个问题,我前段时间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一篇笔记观点,引发上千条的评论,先分享一下我的2点思考:
1、带来的冲击:我看到很多声音:AI不能理解老板/甲方的需求、AI出的图质量不行,需要设计师来修正。我认为从目前ai的成长速度来看,设计师们不能再把希望押宝在AI做图不行上了,因为大部分公司并不要求Top级的设计质量。商业社会讲究效率为王。在汽车取代马车前,人们有很多理由辩解:马车的乘坐体验更好、还有专门的马夫、这可是贵族才享有的体验,当汽车轻踩油门飙到70码时,马和贵族都沉默了…。当下这个时代,设计师们也迎来了这样的“马车时刻”🐎。但市场企业要的不是一匹马、或一辆车,仍然是如何最高效抵达“目的地”。设计师们仍然有巨大机会。
2、创造的机会:我认为AI将催化设计在商业/社会中的定位转型。在过去,设计师的角色更多是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画图,设计师真正的用武之地应该是去到真实的项目、用户场景中,通过设计去解决问题。AI极大得降低了基础设计执行的门槛,提高了设计产出效率,虽然导致设计执行价值的削弱,但也能够将原本需投入执行的精力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AI的落地应用将进一步催化设计师们走向用户、商业、产品、业务这些更有价值的地方,做设计本该做的事,让设计更有价值。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您是如何持续获取灵感、个人学习?
设计师三金:
我主页有一篇文章分享学习这块:《为什么看了很多文章还是学不会》。总结两点:
1、宁愿一天深度学习一篇文章,也不要走马观花100篇文章。后者这种阅读方式,看似每天输入很多,但流失也很大,最后留存可能少得可怜,容易走马观花。
2、有目的得学,学完马上用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当我们在项目中遇到真实问题时,比如对某块设计规范不了解、想挖掘问题但不懂方法、设计执行时没有灵感、拿到一个新项目不知道正确的设计思路…在真实问题中寻求对应解法,找到后马上用起来,这样才会最高效得吸收进自己的能力体系。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当下这个职场环境中,对于设计师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建议?
设计师三金:
在过往的咨询辅导中,我遇见过工作2、3年就拿到各大厂offer的设计师,也有工作10余年但仍面临求职问题的设计师。我反问自己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差距?
有很多因素,我想分享最关键的一点: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设计师应该时刻思考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跳槽、换工作并不是简单得换一个坑、拿更高薪资。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能让自己未来更值钱的机会。
不要随意选择offer入职先做着。因为并不是所有公司、岗位都适合你。在选择公司前思考这些问题:这家公司能给我带来什么?更好的履历?更大的项目?更优质的团队?更好的结果?提升能力和认知?平台资源…我当下最缺什么?哪些是未来最稀缺的?我未来要持续在哪个方向深耕?这个方向最需要什么?
锚定方向后持续投入,当别人还在各赛道方向上左右横跳、原地踏步的时候,你已经在自己的路线上遥遥领先。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对于设计师求职这块?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设计师三金:
当下就业环境很卷。从这两年我带的校招、社招设计师来看,要拿下心仪offer,不单单需要一份有竞争力的作品集,还需在简历、投递内推、面试、测试题上都超长发挥,才能顺利pk掉其他候选人拿下offer。
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做图好看的能力,而是一个能综合解决问题的设计师。如何成为这样的设计师?我把我的辅导思路分享给大家:
1⃣️
职业规划:
根据自己的履历、项目、能力等情况挖掘优势,根据求职目标来规划求职方向,构建一个有特点的、鲜活的人设,所有的作品集、简历、面试都围绕你人设的能力模型来构建
2⃣️
作品集:
选择匹配的项目深度挖掘,效果会更好。除了展示设计执行外,需要注意在设计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另外加入对用户、产品/行业、商业上的思考会更加分。在这些基础上把设计价值、业务价值、用户价值给强调出来。
3⃣️
简历投递:
高度概括自己的履历、能力、项目成果。找到和投递岗位的匹配点来定制投递话术,能够提高被回复的概率。尽可能利用好身边的内推资源也能提高在投递环节的效率。
4⃣️
面试阶段:
推荐几点需重点准备的方向:对自身作品集项目、履历的深度挖掘(熟悉自己有什么)、对应聘岗位所需能力(知道对方要什么)、对应聘公司产品业务(熟悉对方在做什么)。每位设计师的情况都不同,面试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解题思路在于想清楚每个问题背后想要考察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得去回答
5⃣️
测试题:
测试题是一个双向选择,做测试题和做作品集是相同逻辑,一方面是你的产出,另一方面是你解题的思维模型,所有都围绕用户、产品、商业、设计来呈现。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从负责人兼面试官视角,您有什么想分享的吗?
设计师三金:
分享两点:
1、在过往招聘中我审核过上千份作品集,我发现大部分作品集之间拉不开区别,平铺直述的个人介绍,工作经历,以差不多的格式去展示项目。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这样的作品集石沉大海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认为是因为设计师很容易陷入到设计视角去做作品集,看自己有什么就用什么。而在求职场景中,我把作品集视做是一款“产品”,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是企业和面试官,应该从目标用户的视角思考,面试官希望看到什么,哪些是加分的,反推到自己应该在作品集里加入什么。这样产出的效果会更佳。
2、面试不仅仅是来测试你的专业能力,而是评估你的整个人设、能力模型、以及未来和你一起工作的场景。这也是为什么在面试中会有各种刁钻问题,压力面,以及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的表现来判断候选人。(有的候选人能力很不错、但仍可能因为性格、价值观等不符错过offer)
我喜欢把面试比作一场相亲,你和面试官在网上看到对方的JD和简历作品集,觉得都不错,所以约到线下来见一面、聊聊天。不要觉得紧张,你只需要完成一次良好的聊天即可。记住,面试在筛选候选人的同时,你也在筛选公司。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在站酷这类设计社区中,您认为设计师如何更好得构建自己的影响力?
设计师三金:
说到影响力这个词,可能会让很多设计师望而却步,好像只有达到大佬水平才能分享作品、被足够多人看见、点赞收藏。
1、我认为对于每个设计师来说,构建影响力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是一个独立IP。
自己先肯定自己,迈出第一步。没有人生来就是设计大师,每个设计大佬都是从实习生一步步走过来的。当你把自己视作IP,就会思考自己的特点擅长;当你要在平台上分享,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用输出倒逼自己输入。这本身对自己就是一笔巨大的收获。除此之外,过程中还能结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会有一些单子合作、工作岗位的机会找上门来~
2、我认为设计的影响力来自于利他主义。
无论是做设计,还是做咨询辅导、分享,都是以不同形式服务需求、用户。当我们为“用户”带来了价值,自然会有收获,包括“影响力”。
设计师三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带来美
Collect
冒险岛MAOOXD:
感谢三金分享,最后给准备入行和已经在行业中的设计师分享一段话~
设计师三金:
我在过往的咨询中遇到过很多设计师~有把设计当作谋生手段的、有问我做哪个设计/岗位最赚钱的、有因为喜欢设计在当下就业环境中仍选择转行做设计的、有刚毕业带着热情进入设计行业的、有年龄30+被裁员仍希望继续做设计的…
从我的观察来看,我认为能把设计做好的设计师无不带有一股对设计的信念感。因为相信设计价值,所以热爱,是这些内心的坚持支撑在设计道路上持续发光发热,最后成就自己。
责任编辑:徐嘻圆
封面设计:Tree_小树
88
Report
|
106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一大波可爱小动物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神奇李特WoderLe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作品收藏夹
lends
lends
lends
lends
作品收藏夹
作品集参考
作品集参考
作品集参考
作品集参考
作品收藏夹
交互
交互
交互
交互
作品收藏夹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
作品收藏夹
设计
设计
设计
设计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