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设计师参与的爆赞神作《爱死机》,解析一手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究竟是什么?
01
《爱死机》封神之作概设解禁
今年上半年的神作,当属Netflix的现象级概念动画专辑剧《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三季。凭借着高质量的美术和深度的立意剧情,不仅沸腾了新老观众们的情绪,还登顶了一周全球口碑剧集榜。
其中由大卫·芬奇执导的第二集《糟糕之旅》更是被网友们盛赞为“封神之作”,获得了单集8.8分的系列最高评分。
这一集讲述了一艘捕鲨船在航行中遇到了巨蟹海怪,男主与海怪做了一场交易的故事。大卫·芬奇把他擅长的镜头、灯光、构图运用得炉火纯青,使整个过程都被推到一个高度紧张的情绪之中。
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很多细节之处都值得反复推敲和琢磨。大家在酣畅淋漓地看完之后,又会忽然陷入对这场人性博弈和背后世界观的深思,这大概就是它的精妙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集被世界肯定的优秀动画短片,以及《爱死机3》中的《虫群》一集,都是由中国团队天何言工作室担任整体的视觉设计。必须强调一下,这次中国团队是担任了项目的核心视觉开发和整体美术前期创作,对国内影视设计来说是一次重要突破,是不是瞬间觉得很长脸。
六月底开始,天何言团队开始在微博和A站逐步解禁了这两集的全部概念设计图。从线稿草图,再到3D模型图,为大家揭秘了不同的设计方案、迭代过程以及创作细节,满足了大家对于「概念设计」这个新鲜的设计领域强烈的好奇心。
接下来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个听着就很抽象的“概念设计”究竟是什么?
02
影视「概念设计」的魅力
“概念设计”究竟是什么?如果你上网去查,会发现首先跳出来的并不是游戏影视相关的内容,而是工业设计领域中的一门学科。
从定义上来看,概念设计(conceptual design)就是设计的早期阶段,用于阐明设计功能和大致样式。它包括交互、体验、流程和策略设计。概念设计涉及对人们需求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产品、服务和流程满足需求。而概念设计的常见工具是概念草图和模型。
简单地来说,它其实是在设计一个产品前的全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它可以只是就造型而言,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内涵的革新和重塑,此时往往不用优先考虑功能方面的局限性,而是最后视觉上的呈现效果。
而我们今天主要需要讨论的“概念设计”其实更准确地来说,是“概念艺术”(concept art)中的视觉设计,它与影视、动画、游戏开发密切相关。
所以此时的“概念设计”,就是在这些动画/游戏项目制作初期所进行的设计内容,探索项目中的视觉风格和美学调性。其中就包含了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等各个分支。
概念设计师需要汇总和提炼导演、制作人等核心创作人员,或者说是甲方的想法和需求,定调出一种满足项目方需求的艺术风格,更重要的是将抽象的概念设定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游戏/影视的“概念设计”中,概念设计师要做的,其实就是通过重塑或颠覆现有的思维和观念,去构建一个“新的世界”。那里可能会有与现有世界的共通性,但一定具有它独特的世界观,艺术观,角色,文化和气质......
比如《虫群》这部片子里,天何言团队就有一个基本的逻辑设定:先定好工人的设计,因为它是虫群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女王就是工人的放大版。其次,虫群里面越高等级的变体,身上的橙色部分是越多的。
其实我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些虫类的群居生活也是类似的,但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世界观,以及通过充满强烈风格的视觉设计,依旧让我们对这个新世界感到好奇和被吸引。要建立一个新体系和创造出符合体系下的设计,其过程是需要非常多逻辑性的思考的。
如何去成为一个优秀的概念设计师呢?“创造力”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部分。在符合项目需求的大前提下,你可以对市面上或现实中已有的艺术风格进行借鉴参考,也要注重如何增强设计中的原创性。
这就要求概念设计师除了拥有快速通过图画表达想法的基本能力,对于艺术史、电影史、游戏史、建筑、人文历史等等领域都有所扩展和了解。很多架空世界观不只有人类,还有各种怪物和其他种族,所以对各种文化特性,比如希腊文化、克苏鲁文化等有所了解也会对你大有帮助。
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那么大量的调研就是不可避免的。天何言团队在采访中也透露过在设计《糟糕之旅》的捕鲨船时,就做了很多船舶设计的功课,看了很多老船的内部构造,包括外形、瞭望台等都做了很多尝试。此外,他们还看了很多有关尸体的法医书,通过对《尸体变化图鉴》的学习,把它同时应用在了《糟糕之旅》和《溺水的巨人》两部片子里。
这些调研会被运用在“理性设计”里,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很多逻辑上的参考。而在视觉设计整体的过程中,还会有“感性设计”的部分,这部分可能是从艺术作品或者一些文化历史中寻找到的,能给设计师带来感性的感受和拔高设计的东西。
Eugen Bracht - The Shore of Oblivion
比如上面这张绘画作品就是天何言团队在探索前期找到的参考。他们认为这张图的色调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辉煌感,整体的感觉非常符合那个影片中那个“海洋世界”的神秘气质。
也是通过这幅作品,他们定下了基调并画了一张概念图。可以看到在他们把顶上的帆打亮了,以此来凸显一种冒险精神和人类的力量感。这就是一种很抽象的“感性设计”,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呈现出来的感受和情绪。
这样看来,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影视概念设计其实跟上面工业领域所说的概念设计其实是相通的。要做好“概念设计”这件事,关键在于如何去创造出一个优秀的“概念”。
这个词单拎出来的定义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
比如早期人类观察到鸟类比空气重却可以飞翔,由此猜想并验证人类也可以做到,后来便造出了飞机。这就是从“概念”到“实践”的过程。当然,也会有很多构想最后被证实是空想,但如果没有这些近似于妄想的观点被不断提出,也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现代化的世界了。
所以一个好的“概念”,应该是提出一个新的思考角度,或者一套新的模式和准则。一旦走通了,就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全新的惊喜。
比如说阿凡达的“概念设计”,它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它新奇的视觉形态,而是藏在其背后的那一套完整又自洽的新世界观,让我们在感叹新事物冲击了我们的自有的世界观的同时,又觉得它是那么地成立和合理,这就是“概念设计”的魅力。
好“概念”需要非常多的探索和研究,结合试验,不断打磨出来,这也是成就优秀影视作品的关键。它同时考验了设计师在各种方向上的知识储备、感性上的认知以及视觉呈现能力。
然而,那也并不代表着一个天赋异禀、博学多识的设计师,就能成就一个优秀的概念设计项目。概念设计还有一个关键的成败点,就是团队协作。一个概念设计项目的背后可能会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人参与、迭代、修改以及与甲方的沟通,此时一个设计流程的高效性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国内的团队已经渐渐在一些世界级的大项目中崭露头角,这也预示着他们在未来面临更大体量的项目中,将会迎来更大的挑战。
03
优秀团队也会面临的协作难题
通常情况下,概念设计常常以美术概念草图、模型等形式呈现出来,整个创作过程往往包含着大量的“提交→反馈→修改→提交”的反复操作。
一个项目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是巨大的。而且这次天何言团队还需要与国外团队对接,跨时差评审和反馈、信息的管理、文件的传输、团队内部的沟通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天何言团队在最近接受“wuhu动画人空间”采访时,也透露出在与国外团队的合作中,全靠邮件来往。
“管理团队最难的就是去消化反馈,因为每天的反馈可能多达二三十条,最大的难题可能就是制作上的紧张程度。因为「爱死机」的制作节奏比较快。拿《虫群》来说,我们在实际工作时间只有一个多月里,完成了一百多张不同版本的迭代设计图。”
“我们每天都会给Blur发一封邮件,里面包含每一天的所有工作成果全发过去,等于说是我们每天都要提报一次。然后第二天早上Blur会把所有的反馈发回给我们,大量的反馈,连图带文字都有,然后再整理这些反馈去发给每一位负责的同事,这其中还包括翻译工作,工作量和压力都是很大的。”
可见即便是如此专业的团队,在项目管理以及设计评审和迭代的过程中,依旧会出现很多难题,对于项目管理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压力。那么Fabrie可以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呢?
|信息管理
首先,Fabrie的“云存储”特性,可以帮助团队实现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以往设计团队在被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后,就会开启各自的设计工作,管理着自己的调研文件,灵感图片,设计文件等,这样会导致信息的割裂,最后评审整合时,就可能因为信息不齐造成反复沟通。
而在Fabrie里,不管是前期甲方的brief,视觉参考素材,灵感调研文档,或者是后期的方案和草图等,都可以被存储在Fabrie的团队空间里。只要在团队空间中创建文档,就直接将“创建文档”+“分享文档”两个步骤合二为一。
每个人都有这些文档的阅读和编辑权限,此时Fabrie就像一个打通的存储空间,每个人的文件储存就不会形成一个个孤岛,大量地减少了“发送”动作。当大家信息同步时,后期在设计中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Fabrie 使用小技巧:
· 获取brief和视觉参考之后,可以和团队一起开始一个脑暴会议进行灵感发散,将所有设计思路和灵感都记录下来。还可以在旁边搭配“任务看板”,将任务细化,分配到人,大家也可以随时查看到进度,及时识别到潜在的瓶颈,保持信息同步和最佳效率,无碍运行。
|方案评审与迭代
每天通过邮件的方式来进行方案的评审,说明团队必须将各种草图和方案以一个个文件夹或者是云盘的形式进行传输。大量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必然会浪费非常多的时间。对于国外团队来说,收到草图之后,也不方便评审标注。
Fabrie“在线协作工具”的特性,团队只需要发送一个链接,就能实现方案的传送。国外团队评审时也不需要再耗时下载,直接在文档里进行标注和反馈。其实这样也很好地解决了异国时区的问题,异步评审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不用再熬夜守着邮箱回复。
而且在Fabrie巨大的白板中,所有的草图和方案都可以被铺陈在同一个画面里,用更符合直觉的方式去展现,在评审时就会一目了然。相应地,评审意见也会更加清晰,不会造成图稿和反馈分开,导致信息传导不彻底的情况。
每个反馈关系到每个设计的负责人,那在Fabrie的文档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收获到自己部分的反馈,而不用再去花时间进行整理和分配,这样也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Fabrie 创作小技巧:
· 在交付图稿时,可以将一些必要的参考图放在旁边。这样可以帮助评审方更了解设计方案的整体思路。要知道视觉类的评审是需要一些上下文来进行的,如果只是单看设计,其实会令人容易陷入思维陷阱,主观意识占据主导地位,从而缺少更多的判断维度。
· 要让自己的设计灵感和设计成果对应起来,方便追溯来源,可以利用图表关联卡片管理你的灵感来源。
在设计项目中,不仅仅需要团队有精湛的设计技术,也需要在合作中展现出设计流程的高效性。当一个设计团队能和客户更准确和快速配合,对于以后完成体量更大的项目,也会有更大的帮助。而Fabrie的愿望,就是能在这样一个个伟大的项目中充当协作的桥梁,为设计师们减少麻烦,为项目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