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让人喜欢的设计师?高效评审经验分享

Recommanded by editor
上海/设计爱好者/3年前/1881浏览
如何成为一个让人喜欢的设计师?高效评审经验分享Recommanded by editor
fabrie

设计师在做好设计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评审流程的设计。

你对设计评审恐慌过吗?


估计大多数设计师都经历过,做好了3套视觉方案,召集了产品、视觉、开发、测试、老板等一大帮人来评审方案。


表面好像风平浪静,内心实际已有千百条弹幕飞过:别废话、一稿过、一小时之内结束......

作为创作者,内心深处同时也是希望得到认可和肯定的,也期待着听到一些真知灼见,吸收到有效的信息改进方案,让最后的设计成果更具价值。


然而 ,你经历的结果是不是这样的?


· 评审方们对需求背景不了解,只提个人感受

· 评审方各持己见,评审方向逐渐跑偏

· 忽略主要问题,纠结不必要细节

· 没有后续记录和跟进,二次评审时重复同样的问题


每一次评审不仅会耗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双方从评审中得到的价值也微乎其微,还会因为过多跑偏的意见使设计师对自己产生挫败感。


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不成熟的设计师会将这些问题归结于他人无法理解自己的设计,从而直接否定了设计评审的意义。


但更多时候,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设计好一个高效高质量,体验更好的评审流程,从而内耗了评审双方的时间与精力。


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好设计评审,是可以得到很多自己无法想到的新视角,对于设计能力上的提升也是有巨大帮助的。


所以设计师在做好设计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评审流程的设计。

总的来说,整个流程不外乎评审前准备,评审中组织,评审后跟进三个大部分,设计师需要在这三个环节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和设计,从而实现设计评审的真正价值:审核设计目标、挖掘设计亮点、共享资源信息、激发灵感潜力。


分享一个用Fabrie构建的评审模板,这个模板的意义就是可以帮助你每次评审获得的反馈都精准且具有价值。再搭配上合理的评审流程,设计师就可以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转变,不仅提升评审效率,也让每个参与人员都深感舒适。


评审前准备好项目背景资料、调研资料、用户画像和探索过程的情绪板,为应对“为什么”作充足准备。👇

评审中主动引导评审方向,获取针对性建议。👇

评审后将修改意见整合归档,后期执行时可以随时对照,保证设计执行时不遗漏。👇

虽然评审模板有很多,但是在Fabrie中构建的好处就是,超级灵活和自由。每个公司和团队的工作流程都会不同,所以千篇一律的模板反而会出现限制。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Fabrie中构建适合自己团队的流程。想要这个模板的朋友可以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评审】获取哈。

接下来将详细分享一下一个科学高效的评审流程到底该如何操作~



01

评审前准备


每一个设计师在做方案之前,一定已经探索过很多方向并仔细考量了一遍。但是在评审中面对无数个“为什么不设计成这样”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因为一时慌乱或者信息量太大而陷入答不上来的窘境。


所以评审前的准备非常必要。一是将核心材料准备清楚,二是理清自己的设计目标和思路,基本上就可以在评审中应答如流。


整理了一些必备的材料,大家可以参考:


· 设计目标:从项目本身出发,理清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商业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想要产生的价值

· 竞品分析:看看同类型的竞品是如何设计产品的,趋利避害,可以为我们的决策带来有力的支撑

· 风格探索过程(情绪板):这是寻找设计思路的过程,展示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能有效降低在评审会上遭到质疑的风险。

· 设计细节:对于复杂的设计而言,一些必要的说明和标注可以帮助评审方更容易理解


要一次性同步这么多的信息,之前我们会整理出一个个文件,会前在群里或者邮件分享。但是面对连续的文件,其实大部分人都不会逐个打开,并仔细阅读和理解,效果几乎微乎其微。


而且大部分文件包含了很多视觉资料,非常需要可视化地展示。相比于一堆总结性的文字,大家更容易被清晰的图片展示吸引,专注度和理解力都会提升。


但如果我们将所有的资料都转移到Fabrie中,一块白板就可以承载所有内容,一个链接即可分享,对于双方来说,都方便和快捷很多。

不管是图片,还是PDF文件,或者是ps、ai文件,都可以直接在白板中上传,文件之间轻松破壁,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解放。


而且白板真的很适合做调研,你可以直接在白板上做竞品分析以及风格调研。无限的白板给人很大的自由度,不需要拘泥于格式的限制,思路会格外顺畅。

白板中还自带了思维导图工具,这个脑图可以随便拖拽,关联白板上的图片和资料,其实是帮你在无意识中做了mapping。

比起其他脑图工具,Fabrie的脑图让思考更自由,更接近脑海中的想法,而且可以随时修改,不用再去做导出修改发送这些不必要的动作,跟方案紧密连接。


Fabrie自带的小插件还可以通过轻轻拖拽就能将网页的图片直接转存到中转站中,后续再批量上传到白板中整理。


总结来说,Fabrie其实是在这个准备过程中,避免掉了很多软件的切换,直接省去很多搬运的工作,也更容易同步给小伙伴,可视化地将所有资料展示,也更方便评审方阅读和理解。



02

评审中组织


评审的时候总是跑题,大多数时候是因为评审方忽然被通知加入评审,没有上下文,导致很多时候只能凭主观判断来提出意见。


所以评审中对于设计思路的宣讲,以及如何引导大家提出聚焦的反馈和建议都是需要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尝试一下按这几个步骤走:


· 宣讲设计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希望带来的价值

· 讲述设计方案:描述出做决策的过程以及决策最后解决了什么问题

· 明确反馈方向:优化设计思路&方案的潜在问题与风险


以前宣讲设计方案,PPT大概是第一选择。制作过程费时费力先不说,展示的信息其实非常有限,全靠设计师的口头输出。最后设计师和评审方之间都会精疲力尽,但信息却没有有效互通。


现在可以试试用Fabrie设计一个特别的宣讲方式:大家一起打开Fabrie链接在线浏览,很多信息和前提条件被可视化出来,远比设计师费力讲半天更易理解。

Fabrie一键转PPT的功能,能随时进行演示。

有时候会遇到没有投屏设备或者网络卡顿。大家其实可以对着自己的屏幕,跟随宣讲者的视角,这样其实更省力,注意力也会更集中。


一轮宣讲之后,设计师必须主动给大家明确反馈的方向,以免意见太过杂乱,影响效率。


对于大家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反馈,建议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在文档中用便利贴写下来。

而一些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可以直接用Fabrie的评论功能,在具体方案的旁边进行评论留言。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发表意见的过程中太乱,出现大家忽然因为某个问题开启争论的情况,最后集中回答和讨论,效率反而会大大提升。后续想要追溯讨论过程的时候也有迹可循。



03

评审后跟进


评审结束后,应该第一时间整合和梳理所有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同步。传统你一言我一语的会议形式有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没有办法去把反馈和建议明确地记录和追溯,导致后续调整方案的时候会漏掉。


但当我们把评审过程放在Fabrie上时,我们是一边讨论一边用便利贴记录的,省去了记录会议纪要的环节,整个讨论过程也很清晰地呈现。

当然,最后也要稍加整理。这时候可以把确认要执行的反馈便利贴直接拖进Fabrie白板配套的表格里,用图表关联卡关联到对应方案中。然后设置意见的owner,调整的时间,后续需要协助的人员等信息。

表格可以直接@相关人员,对方就可以即时收到信息。


之后修改方案和做进一步设计时,就可以一一对照这些意见,完成后进行勾选。这样不仅让你的设计有明确份方向,也会帮助你在二次评审时有更高的通过率。


写在最后


评审环节的设计和主导,看似微小,但其实体现了设计师的专业度,帮助设计师在项目组中更具公信力和影响力。Fabrie的意义就是帮助设计师更顺利、更高效、更自信地去主导设计评审,同时也提高通过率,成为公司里人人都爱合作的设计师。

26
阅读原文
|
Report
|
74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一大波可爱小动物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UX
UX
UX
UX
作品收藏夹
知识,理论,教程
知识,理论,教程
知识,理论,教程
知识,理论,教程
作品收藏夹
设计相关文章
设计相关文章
设计相关文章
设计相关文章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