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力量】曾帅:时尚的变化,以“适应”为目的,以“融合”为手段
为了更好地激发青年创新者的热情、交流创新经验,我们推出《新锐力量》栏目,将采访100名活跃在设计创新领域的青年人。
栏目简介
2020年是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清华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联合发起“中意青年创新创业年”,并联合举办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为了更好地激发青年创新者的热情、交流创新经验,我们推出《新锐力量》栏目,将要采访100名活跃在设计创新领域的青年人,并附上编辑评语,分享给广大读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编者语
在曾帅眼中,自己不仅是时装设计师,更是 “概念艺术家”。创造新事物、在碰撞与交融之中发掘新的可能性,是他设计师生涯中未曾改变的追求。然而,尽管曾帅的作品和展览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化的尝试,他设计的落脚点却始终是具象的、现实的。“设计是艺术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坦言,“我们服装设计师,设计各种形态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概念,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帮助社会更高效地发展。”知行合一,采访过程中,曾帅的热情和真诚也感染着笔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踏入时装设计行业近十年,曾帅仍不懈地观察着周围的世界,行走于前沿,追求崭新的突破。(于也然)
设计师简介

曾帅(Kent Zeng)
概念时装设计师,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女装设计专业,常驻伦敦。专注于概念时装,包括雕塑、思辨设计、生物学、数字应用等多个领域的探索。善于在设计过程中把中性元素融入性别特征,通过多层次的结构剪裁,传达前卫的设计风格。
Q1
简述一下您的专业背景吧。当初为何选择这个专业?有什么艺术家给您的创作带来过影响吗?
A:
我是服装设计师曾帅,也可以说是一名概念时尚艺术家。本科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男装设计方向,硕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时尚女装设计方向。
学习服装设计专业,主要是受我青少年时期经历的影响。那个年代流行日本街头潮流文化,将亚洲潮流教父藤原浩的理念奉为圭臬,加上国内明星宣传,导致日本原宿潮流文化在亚洲风靡一时。日本品牌undercover设计师高桥盾也对我走上这条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理念“we make noise,not clothes”对我的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他在2004春夏米兰时装周发布会上的溶解系列对我对解构设计理解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为我的概念设计风格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Q2
能否用三个词概括自己做设计的特点或原则?如何理解这三个词?
A:
概念性,实验性,跨领域交叉创新。
这三个特点概括我的设计风格,其解释的含义通过灵感得到对应的概念,通过实验论证这个概念,最后的设计产出运用跨学科领域交叉合作进行创新,改变原有形态探索新的展现形式。



个人作品概念实验创作过程
Q3
纵观设计师生涯,您最满意的是自己哪个设计系列/哪场展览?它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曾帅作品:浮世绘系列男装
Q4
您入行多年,设计经历横跨海内外。那么在这些经历中,令您印象深刻的是哪一次?为什么印象深刻?
A:
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次学术经历就是参加纽约时装周。它是世界四大时装周之一,代表着行业的最高标准,是对我的水平的认可和鼓励。能在世界最高规格的时尚舞台上展示我的作品是我一生的骄傲!

曾帅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

是否有过创建自己的设计师品牌的经历/想法?可以讲讲吗?
A:
去年毕业的时候确实准备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计划初步主推欧美市场,但受疫情影响搁置了。
您有讲师和设计师两个身份。在您看来,这两个身份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生活中您是如何平衡二者的?
A:
我觉得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冲突。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我可以不断强化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本质和方法。再进一步来说,学生的灵感和创意有时也会给我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他是一起成长的。
Q7
疫情是否对您的设计和思考产生了影响?什么样的影响?
A:
当然有影响。去年在我毕业前夕疫情爆发,最后的时光都是一个人在伦敦的公寓里面度过的,这让我思考了很多。比如我的毕业设计,起初我准备还是用实物去展示,但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不得不采用digital的形式去展现。但这并不一定是错误,它反而让我得到了学到了更多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对平衡实物和虚拟两者在设计领域的关系这点有了进一步认知——归根结底还是要依照你的设计概念来判断,找到最适合的表现形式才是最重要的。
Q8
在您的观察和理解中,未来几年时装设计领域可能出现什么样的趋势?
A:
正如我上一个问题中提到的,时尚会不断变化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会帮助时尚完成这些变化和适应。时尚将会更加多元化,以更具创造力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曾帅个人作品
Q9
怎样看待未来设计领域之间边界模糊、相互交融的趋势?
A:
这个还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变化吧。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设计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实现共生和融合!
Q10
最近在进行的设计/研究内容是什么?有怎样的成果?
A:
个人项目秘密进行中……敬请期待!
Q11
有什么想对正在学习设计的同学们说的吗?
A:
打好基础,技术层面一定要扎实。进一步的提升个人设计理论水平。同时也去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目标去奋斗!
资料来源 | 曾 帅
采访 | 于也然
排版 | 毕文立
新锐设计师所展示出的蓬勃力量令人激动。我们希望尽最大可能为青年一代设计师搭建最大的舞台并提供最好的资源。希望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能使你们的才华得以展现。
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已经启动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系统
关注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获取更多大赛信息

预祝大家获得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