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点书店,也许你还不太熟悉。
10万+的十点读书,你肯定知晓。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不觉间已经陪伴了我们七年。
2018年起,十点读书从线上走到线下,在厦门建立起实体书店——十点书店
从十点读书到十点书店,十点品牌的逐步丰茂,意味着一个热爱文化和崇尚审美的时代已经来到。
本片由PP酱 × 十点书店合作呈现,图文与视频由PP酱|PPT演示设计出品
叮~你有一份来自十点书店的邀请信。

初心其实就是童心,就像儿时的涂鸦,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心无旁骛。
黑板上,墙壁上,桌子上,衣服上,身体上……无处不可画,万物皆可画。
儿时涂鸦的快乐,你还记得吗?这种热情,如今还在吗?
这个六一,让我们跟随十点书店一起走进小画家的大世界,感受画作背后的力与美,重拾绘画的热情。

▲巴勃罗·毕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像孩子一样画画,竟是毕加索一生的追求,这也无怪乎后人说“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
毕加索一生都在追寻绘画的其他可能,他的艺术形式一直变动不居。

绘画这件“小事”,关乎的却是美育这件“大事”,包括对审美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一系列能力的培养。
美育并不单指绘画,绘画只是我们最早与美育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

个人的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的价值和竞争水平。
衡量一件工作的标准不再是做对,而是做好,无限趋于完美。

“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之一。
原研哉认为,设计是个人审美意识的体现, 设计能够改善现状,创造未来。

▲中国台湾知名画家蒋勋: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审美力是从小就要培养的一种能力,是一个人精神气质的一部分,是一张无声的名片。
美育恰如种树,种这棵树的最好时间是童年,其次便是现在。

未来首先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先导。
人类既往的无数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看上去天马行空的想象最后都变成了现实。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知识可以将你从A带到B,想象力则可以带你到任何地方。

浩瀚的未知之境正如“留白”,等待我们用想象力去填补。


学会像儿童一样专注,才能让创造力得以发挥出最佳水平,产生最大效能。

适时从繁杂的生活中抽身出来,尝试像孩子一样对生活进行取舍,专注于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也许你会发现隐藏在自己身上的“超能力”。

在绘画这件事情上,父母不一定是孩子的老师,也许成年人还要向孩子学习。

孩子生而喜爱画画,让孩子保持对绘画的原初兴趣,不要干涉他们的想法,也不要催促他们去作画,这是美育的起点。

成人的我们,也不妨试着拿起画笔,涂鸦儿时的梦想,唤回远去的童心。
梵高27岁开始正式作画,摩西奶奶70多岁才拿起画笔。
日本一位男子在三十多岁时给一百岁的摩西奶奶写信,问该不该放弃外科医生的工作。
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
受此鼓励,该男子毅然弃医从文,他便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

让自己沉浸在创作一幅画作的快乐中,其实是一种能力。

拾起画笔,并非为了成为艺术家,仅仅只是为了唤醒我们对绘画的热爱,让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更多的美,并尝试用画笔去表达美。

奥古斯特·罗丹是近代欧洲雕刻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表达丰富的内涵和磅礴的生命力著称。
罗丹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里的美是隐含在事物之中的内在美,是触动我们内心和灵魂的事物。

“发现美的眼睛”并不是天生的,眼睛是心灵的嘴巴,眼睛会和进入心灵的事物交流。经常走进博物馆与美术馆,去认识人类文明的瑰宝,感知优秀画作之美,与文明对话,与美共舞。

站得高,看得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经典书籍,就像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能够为我们的美育之旅指点迷津。

在艺术面前,我们都是孩子。这个六一,让我们试着以儿童的身份走进十点书店,像孩子一样绘画和阅读,感受万物可爱,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儿童节。
公众号【PP酱Keynote】后台回复关键词 【小画家】 可获取本文的PPT演示文稿。
这里是PP酱,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