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淘宝命名的设计公司:做好VI设计,记住这三个要素
Fabrie的「用户故事」栏目,我们和用户对话,关心设计师希望解决的问题。希望每一则故事,带来启发,重塑设计师的工作方式。
吴希夷
· 曾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
· 如今就职于派司耐特工作室
· 最早一批进驻中国的日资VI设计公司,距今已有25年历史
· 曾为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100多家大型企业
· 进行过文化建设、视觉形象资源等实施工作
· 我们所熟知的“淘宝”,便是由其命名
作为其设计管理者及fabrie深度使用者的希夷,这一次与我们展开对话,聊一聊:
如何用思辨性设计思维做VI设计?
VI设计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fabrie在重要环节中如何帮助个人设计师及团队达成目标?
“VI设计,是在为未来做设计。”
吴希夷
⬇️以下为吴希夷自述:
01
何为思辨设计?
|毕业设计中的思辨
我曾在皇家艺术学院读产品设计,它更接近思辨设计。引导人们对眼前的需求和更大的世界有新认知。做面向未来的产品,进一步思索今后想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这种设计思维,是皇家艺术学院的产品设计和其他大学的区别。
Field Trip-吴希夷在RCA
我的毕业设计是未来打印机,想探讨的命题是未来人们如何使用非文字的形式表达语言和情绪。
其实现在大家都在用表情包、emoji、颜文字做表达了。
那文字式的语言在未来该承担什么责任?
MorThanWriting-吴希夷毕业设计
我设计的打印机,可以收集环境中的数据,包括空气流速、温度、光照程度等,然后把它反映到文字上。
除了表达所思所想,字的形状也能传达使用者写字时所处的环境。
因为我相信人们在做任何活动时,周遭的环境一定对自己有影响。我想把细微的环境变化,融入在文字形态中。
一内一外,让文字表达更加丰富。
MorThanWriting-吴希夷毕业设计
|商业设计之外的思辨
通常情况下,思辨设计会以艺术装置的形态出现。
但我会把它具象成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形态和媒介。将一个社会议题,转化成实际的需求,最终设计成一个带有相应功能的产品。
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更好地去跟作品对话,进而产生思考和联想。
RCA Lecture
在西方行业里,众多高级品牌都需要思辨设计存在。它可以提供全新社会视角,帮助做出前瞻性或未来感设计。
当别人在讨论商业设计时,思辨设计需要考虑到社会性。
毕业后我选择从事VI设计,就是因为它在为未来做设计。而且很难脱离对企业和市场的整体把握和发展想象,和产品设计的行业属性、设计思维相近。
RCA Research
02
何为VI设计?
|好的VI设计包括哪些因素?
我目前就职的公司是派斯耐特,一个日资的品牌设计工作室,距今已经有 25 年的历史,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VI设计工作室。
涵盖了从平面到包装设计的业务。
服务企业案例
市面上,大家都喜欢用英文或抽象图形做logo设计。
我们却更专注用汉字为企业开展视觉形象设计,因其本身就是抽象的,繁体字就很像一个图形和象形。
既然要为中国的企业服务,为什么不传承老祖宗的传统文化进行设计?
网易
目前VI设计进入中国20到30年,以我现有的经验总结下来,想做好VI设计,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基础因素:
第一,好看,美学上是非常吸引人的。让人想去了解品牌售卖的产品是什么。
第二,具有前瞻性。能够高度凝练企业甚至行业的前进方向,表达的信息非常先进。
第三,好用,满足功能性。这一点比较重要,lgoo作为一个标志,需要用在各种各样的媒介上。比如网站、包装、物料,只要出现在媒介上,就需要以一种正确合理的方式体现。这样才能将企业形象在不同媒介上清晰表达。
比如形态线条不能太细,一定要有规定尺寸。若超出规范,页面也许不能完全容纳这个形象。比如色彩在不同的媒介上,表达必须要一致。
诸如此类的功能性,一定要在做平面设计时进行衡量。
做包装时要具备做产品设计的考量,比如结构、材质、工艺、色彩、表面处理,这些和产品设计是一脉相承的。
麒麟啤酒-VI
大山猫-PACKAGING
|“淘宝网”的设计与命名
淘宝网最早期的logo就是我们设计的。
最大的特征是对「淘宝」2字进行了一些设计。如果每一横一竖,作为一划,那它一共有19笔。
我们把「淘宝」,三点水下方的两划,变为一划,成为18划。这18划对应了淘宝初始团队的十八罗汉。结合了美术字的意向,通过标志将企业文化的精神融入进去。
淘宝VI
马云先生在创立淘宝的时候,还没有 C2C 这样的平台,也没有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产品放在网上进行销售,人们想找到要买的商品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于是,我们起了“淘宝”这个名字。
这是一个存在于未来的市场,我们在为接近于不存在的东西做设计,这里同样涉及到思辨性的设计思维。用设计的形式将未来的景象翻译成实体,让人们看得到看得懂。
淘宝VI
03
如何用fabrie优化设计流程
|初识fabrie
想要做出高质量的VI设计,前期调研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fabrie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痛点,非常契合我们的工作流。
最早知道fabrie,还是在RCA的同学群里,看到创始人dabo分享的创业项目。我点进链接,光是看到可以在线用便利贴这一个功能,就觉得它一定很好用。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使用体验上都很符合直觉。
|用fabrie解决的那些痛点
设计管理者场景:前期调研
作为设计管理者,我使用fabrie的场景更多在前期调研上。
VI设计需要高度凝练每一个企业的精神和文化,所以设计师必须站在企业高度去做设计。这就要求你做到:
第一,要对行业、商业知识非常了解。
第二,共情企业领导层,知晓他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和发展规划。
我的工作中文字型整理偏多,经常会用到思维导图。最近关注到你们上线了这个功能,估计以后我使用fabrie的频率会更高。
1、拆分需求,确认调研目标
首先,在我收到客户需求时,会用思维导图把需求拆分为几个板块:需求类型、行业属性…
这决定了我要去调研哪些行业、关注哪类竞品。
确定板块后,会在fabrie上构建不同的画框。
2、调研内容汇总,筛出洞察
通过和企业领导层对话、kol访谈、市场调研、商业调研、行业调研等来获取必要信息。将调研到的内容,以图片、文字、截图形式,一键丢入对应的frame画框里。
之后,我习惯用便利贴把comments记录下来。并连线不同的便利贴,最终导向至conclusion便利贴。
形成一份完整的洞察,并包含调研中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放到团队公共的fabrie看板上,输出给我的团队。
过去调研都收集在书面、电脑,很难用一种方式把方案、调研结果,和团队进行分享。
自己也很难理清逻辑。
但是fabrie解决了调研、收集资料、workshop的痛点,我觉得非常好用。
通过Fabrie创始人dabo在群里的分享,有了这个链接,再到用上这款产品。目前为止体验都非常好。
团队场景:构建数据库+收集设计方案+设计成果展示
1、构建团队数据库
首先,我们鼓励每个小伙伴自己开一个白板收集调研内容,最后大家将各自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放入公共白板中。
构成数据库的内容有行业背景、调研对话、视觉元素。
行业背景:从网站、公众号文章、行业报告里截取下来的一些片段。
调研对话:企业、kol访谈内容。
视觉元素:调研中的感官关键词,所引发出的意向图。我们通常从pinterest 、behance等素材网站收集灵感,使用fabrie自带的图片下载工具,将其放到白板上。
除了去网站找图之外,也建议大家先去观人们是如何使用对象产品的,比如顾客、渠道商、In House 设计师、企业管理人员等等,通常会有出乎意料的发现。
从这三个部分搭建我们前期储备的数据库。
在没有fabrie之前,我们用飞书、微信进行沟通。后来发现飞书也不大习惯,微信又很难记录细节。
平时的方案则是以AI、PDF的形式存在电脑里,需要讲解时,找出来给大家看。
在最重要的调研阶段,大家曾经各找各的调研方向。
每个人想东西可能想破了脑袋,最终发现这个方向,团队里另外一个小伙伴已经做过了,白花费很多力气。
虽然有诸多不便,但大家也都习惯了以上种种方式。
直到后来发现fabrie这样一个软件,真的太惊喜了。大家能在一块白板上看到彼此的想法和思考,共享一些调研图片或文献,慢慢把数据库搭建起来,产出方案也更高效了。
2、收集设计方案
在这个阶段会用fabrie收集大家的前期草图和后期成果图。
每个人都有一个画框,将各自的内容放进去,花十几分钟介绍自己的方案。
在整个看板上,可以非常直观地比对设计成果,一眼看到不同方案中的闪光点,细化到线的宽度和颜色。
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其他小伙伴会用便利贴把comments放上去,将讨论中的好点子和优化建议及时记录下来。
过去我们会把大家的方案在白纸上打印出来,放在墙上,一个个去对比。
现在有fabrie,直接放在一个无限大的白板上,非常便利。
这种直观的形式,让设计评审高效太多了。
大家也能一眼知晓彼此的进步和思考,沟通上方便很多。
3、设计成果展示
因为我们工作室是跨团队进行合作的,有时候要和第三方进行沟通。
大家应用的系统都不一样,怎么办呢?
fabrie最妙的是有frame画框、PDF导出功能。
当你想对外进行方案讲解时,能用PPT或PDF导出形式,跟其他还不知道怎么使用fabrie的人来进行沟通。
实话讲fabrie还没有普及到人人都在用。
目前,在我们团队中fabrie更多用于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
用fabrie比较多的便是以上场景。
下一步要去做的,是利用白板旁的表格管理项目进度,继续优化我们团队的设计流程。
站在设计师的角度,fabrie是一个帮我整理和实现想法的途径。
帮整个团队进行调研、整理材料、方案评审、项目协同,这一切都让我们的设计项目做的更好。fabrie是为我们达成目标进行服务的一个媒介。
希望通过这次机会,提供一些不一样的insight。
如果在这次访谈中,对大家和fabrie有启发和帮助,那就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