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设计法则(三)

Recommand
成都/产品设计师/3年前/1562浏览
用户体验设计法则(三)Recommand
忻芸

用户体验设计通用法则之:启动效应、逐级展开、效能负荷、操作制约;

一、启动效应 Priming

对记忆里的特殊概念进行刺激,由此对后续行为产生影响。

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一旦受到刺激,记忆中的概念就会自动激 活,它们会活跃一段时间,影响人们接下来产生的想法、反应、情绪和行 为。在标准的刺激效应实验中,两组受测试的大学生需要进行一连串书面语测试。第一组有关礼貌的字眼,第二组则涉及无礼的字眼。测试者写完 考卷后,要去大厅寻找测试官,获取关于下一项任务的指示。测试官在每 位学生到来的时候,都会和另一个人热烈地交谈。其实这是要测试学生到 底是会打断谈话,还是会静静地等待谈话结束,而学生自己却不知道这一 点。测试结果非常惊人:进行无礼文字测试的学生有63%会打断谈话,进 行礼貌文字测试的学生中只有13%会打断谈话。跟礼貌的文字打交道,人 会变得礼貌,接触无礼的文字则会让人也变得无礼。

通过外部刺激所激活的概念若是跟先前出现的需求或目标一致,启动效应就会发挥效果。例如,在电影开幕前放映某人喝汽水的影像,就会 对口渴的人产生效应,诱使更多的人去买汽水,但对不口渴的人就没有效果。观众一般都希望看到优秀的电影,所以要是在播放电影前,先播放含有正面信息的影像或电影预告片,观众往往会受到刺激,对电影的评价也会提升。后面这种潜移默化的非直接刺激有着更好的效果。观众都知道广告试图影响他们,所以当他们看到普通的广告时,就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那些刻意受到有礼或无礼刺激的学生,却不知道自己受到了操控,以不会意识到这和自己是否打断谈话之间存在着联系。就算跟他们说,他 们之所以如此无礼或有礼,是因为受到了上述原因影响,那他们也可能不会相信。

设计者应当在设计过程中把相关的启动效应考虑进去。第一印象、 背景脉络,以及先前发生的事件,都会影响后续的反应和行为—-包括产 品包装的陈列方式,出现在报纸广告旁边的文章内容,还有从零售商店的停车位走到入口的途经之路。间接刺激比直接刺激更有效,因为前者的效 果更持久,更不着痕迹。

二、逐级展开 Progressive Disclosure

一种处理复杂信息的策略:只有在需要显示信息,或是使用者要求的情况下,才会显示信息。

把信息分为很多层,但只显示必要或相关信息层的手段,就叫作逐级展开。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显示过多的信息。电脑界面、教学信息,以 及实体空间设计中常用到这种方法。

逐级展开使得呈现效果变得简洁、整齐,也帮助人们驾驭整个系统 的复杂性,不至于感到疑惑、沮丧或不知所措。例如,软件界面中不常用 的控制选项常会被隐藏在对话框里,在按下"更多信息”按钮后,这些对 话框才会出现。用不到这些控制选项的人是看不到这些信息的,但是那些 进阶使用者则可以随时使用这些选项。对于这两种人而言,设计方案都被简化了,具体的简化方法是以预设方式来显示最常用的控制选项,而且只 有在使用者有要求的情况下,才会显示更多的控制选项。

逐级展开技巧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把信息呈现给不感兴趣 或还没有准备好的人时,就会成为一种干扰。对学习者而言,当需要时信 息才逐步出现,其中的内容才会比较容易接受和消化,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也会更强。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减少错误率且避免时间浪费,也能避免情 绪沮丧等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逐级展开也被用于处理复杂的情况,解决活动中遇 到的问题。例如,在现代主题公园入口处,就运用到了逐级展开法则。长 长的队伍不仅让排队的人很不耐烦,队伍外新来的游客也会打消排队的念 头。主题公园的设计师以渐进的方式将队伍分为几段(有时用娱乐手段来 转移注意力)。如此一来,不管是在排队,还是想加入队伍的游客,都不会看到整条长长的队伍。

可考虑利用逐级展开手法来降低信息的复杂性,对于新手来说,更需要采取这种方式。应把不常用的控制选项或信息隐藏起来,但通过某种 简单操作,就可以让这些信息睡手可得。比如,按下〝更多信息"的按钮 之后,它们就会出现。逐级展开的方法,对引导人们处理复杂的程序很有 效。如果设计中需要,应该考虑运用逐级展开法则。

三、效能负荷 Perfotmance Load

在某项工作上投入的精力越多,成功率就越低。

效能负荷是指为达成目标而努力的程度。如果效能负荷高,那任务的用时和错误率就会上升,目标成功率就会下降,反之亦然。效能负荷分 为认知负荷与运动负荷。

达成目标所需的心智活动总量就叫“认知负荷",心智活动包括对问题的感知、记忆和解决。在早期的电脑系统中,使用者需要记住多套指 令,然后用特定的方法将其输入电脑。如果要进行一项工作,就需要记住 一些指令,这就是这一工作的认知负荷。图形界面问世之后,使用者可以 在菜单中找到多套指令,不再需要记下指令,使得认知负荷减轻,大大减 少了人们使用电脑时需要耗费的精力。所以,电脑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要减少认知负荷,一般的做法是将视觉干扰降到最低,把要记住的信息分成一个个区块,利用记忆技巧来解决问题,并让涉及计算与大量记忆的工作自动化。

“运动负荷”是指达成目标所需的体力活动总量,如活动有几个步骤,要进行多少运动,或者要消耗多少体力。例如在发电报时,发报者需要在机械电枢上打一串字,一次只能输入一个字母。传递一条信息所需要 的打字量,就是这项工作的运动负荷。塞缪尔•莫尔斯设计出了摩尔斯密 码,利用最简单的密码来代表最常出现的字母,以降低运动负荷。在摩尔 斯密码中,字母“E”就用“.”代表,字母“Q”就是“一.”。这个方法减少了运动负荷,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的用时和错误率。减少完成工作所需的步骤,是降低运动负荷的一般办法,其他手段还包括将动作范围和行进距离降到最低,以及对重复性工作进行自动化处理。

四、操作制约 Operant Cooditioning

用来调整行为的一种技巧,让设计者希望看到的行为得到 强化,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则被忽视,或者受到惩罚。

要调整行为,操作制约可能是研究最多也是最知名的方法。它让正面或负面状态(如奖惩)和某行为产生联系,从而增减该行为出现的次数。动物 训练、教学设计、电玩没计、奖励计划、赌博装置、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都 常用到操作制约,人工智能领域也常运用这一技巧。它有三种基本方式:正 强化、负强化和惩罚。

正强化会让某项行为与正面状态产生联系。它会增加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拉一下老虎机的拉杆,视觉与听觉方面就会得到正面回馈,也可能 出现奖赏使用者的金钱。

如果通过某项行为能够移除负面状况,那就是“负 强化”,它会让人更有可能进行某种行为。在车内系上安全带,就能让惹人 讨厌的警告声停止。把某项行为与负面情况相联系,就是“惩罚”。它会让 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降低。例如,在电玩游戏中碰一下毒蘑菇,就会导致扣 分。应该尽可能只利用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技巧,而尽量不要用惩罚。当要快 速终止某项行为时:才用惩罚技巧,但是最好不要使用。

在某项行为进行了一次或一次以上时,才能采取奖惩技巧。当某项行为的频率与结果之间有着清晰且可预测的关系时,就应调整行为:让进行这一 行为的人只做该做的事,从而强化行为,或者逃避惩罚。当某项行为的次数 与结果之间没有清楚的、可预测的关系时,人们会更频繁地进行这一行为, 而且也更不愿意停止(无法让他们做出符合设计者期望的行为)。最理想的 行为调整计划会在行为训练初期就纳入可预测强化(固定比率计划),而在 训练后期才纳入不可预测强化(变动比率计划)。

当设计涉及改变行为时,可采用操作制约技巧。重点应尽可能放在使用正强化或负强化方面,而不要用惩罚。在训练初期,用固定比率模式进行强 化。变动比率模式要等到学会了基本行为之后再使用,以此进行强化。

15
Report
|
9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
作品收藏夹
交互
交互
交互
交互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