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筛选框”引发的思绪
“你不在此处,也不在彼处;匆匆忙忙中,已知和未知都会被错过”。
嗨,伙计们,好久不见!
上周接到一个小小的任务,我灵机一动,竟然悟出了一个行业大道理!
这么大的一个秘密,我刚刚结束任务就迫不及待来分享了,快看快看
项目背景:
简单介绍一下项目背景是一个大型平台里面的一小块内容,整体的样式和风格不能大离谱改变。
产品需求:
需要在标题“案件数”后面添加一个新的数据,其他内容、数据不变。

与产品沟通后我的理解:
1、有一个选中的意思,其中默认选中是案件总数
2、管委会督办是案件总数的一小部分,可以下拉筛选
3、改动不要太大
4、管委会督办数为 0 的时候不切换
另外一个细节的点是:新添加的数据“管委会督办”其实是前面案件数的一个分类,后续可能还会有“督查案件”,但是目前来说,就这两个数据。
于是……

于是第二天,我开开心心地拿着我准备好的3个样式,虽然简单,但是产品体的要求都达到了吧。(内心窃喜)
当我准备好,让产品看的时候,他那不善掩饰的白眼,让我很受伤🤕,而且是重伤。他说“重点强调的数字呢?以前那个虽然也不好看,但是我至少一眼能看到这个数字吧!现在你想让我看什么?你自己想一下你做的到底有没有发挥你的价值?”
虽然我很想狡辩他让我不要乱改,不过现在这个丑样子就是自己的问题。于是,我就接下来需要改进方向上的数字颜色进行提问:这个颜色有特殊含义吗?一定要用绿色吗?整体其他的样式都可以调整吗?
更新一下我理解的需求:
1、有一个选中的意思,其中默认选中是案件总数
2、管委会督办是案件总数的一小部分,可以下拉筛选
3、改动不要太大
4、管委会督办数为 0 的时候不切换
5、加强数字的体现含义(忽略掉的)
6、颜色无意义,需要重点突出数字即可,还有一个【展开更多】一开始也被忽略了
虽然被指责了很不开心,但是,这个表格我也觉得不好看,正好可以好好改改。
这里新增加的这个,某种程度上是下面表格的导航栏或者筛选框。
1、先去规范上看了一下常见的导航方式,找到这一类与Tabs 标签页的设计很相似。主要有基础用法、选项卡样式、卡片化这几种常见的用法(https://element.eleme.cn/#/zh-CN/component/tabs)
2、表格还是表格,但是样式上也可以做一些调整
3、有了方向,所以现在就需要去看别人家的表格和Tab切换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得到了如下的页面

添加了选中状态的样式,对tab切换选择“选项卡样式”,从颜色、字体上对表头进行了修改。也重新调整了一下表格之间的间距。为了减少前端的修改,选中字体的颜色都没有改呢,就加了一个渐变的框,后面的流程框会有一点点影响,希望前端小哥哥能感受到我对他头发的保护!
而且我发现一个问题:我实习的时候学的方法,就是对接的人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尤其是运营海报),我就会给两三个初稿,让他先挑,确定方向了我再改。现在自己独立面对设计解决方案的时候,偶尔我也会这样。首先是我不理解产品到底想要什么,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缩小范围。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产品也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就会让我三版都做,甚至一个简单的事情都让我出3个方案。一度我也是这么做的,是属于放弃挣扎的状态。直到有一天,我对一个登陆页做了3个方案,一堆人在提意见。三个的氛围也不一样,我自己做的,我当然都有自己的理由,当时我正在回家的路上,也没有去回复。大概是对不同的页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他们也很努力地帮我确定方向。等我要到家的时候,收到领导发我的讯息,他说:你要自信一点,你才是UI设计师!他们的意见仅供参考。
那段时间的身心俱疲,那段时间的随波逐流,那段时间的麻木,一瞬间就湿了眼眶。在一个不重视设计的公司,任何的解释都是徒劳的,当你知道有人认可你的时候,有人鼓励你的时候,有人在乎你的感受的时候,而且,那个人还是你的领导,我内心已经开始嘤嘤嘤了。就像清晨大雾弥漫中,阳光却洒在身上的那种温暖。
后来我才发现,我做3个方案,不是我突然灵感爆棚,想到了3个绝妙的点子自己都无法取舍,而是我的懦弱,我的妥协,我的不自信!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试问,你还想谁来相信你呢?需求沟通不懂,多问就是。错了,改就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打工,就是要有打工的样子,不要玻璃心,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目标,如果过程能开开心心的,最好不过,不能才是正常的啦。
最后,下次与产品对接的时候呢,简单的设计,产品也会,再不济,跳过你,前端也能做。所以,设计的价值,不要随意跳过我,除非你愿意丑不拉几的将就着!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