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灭 Annihilation (2018)
北京/插画师/7年前/410浏览
版权
湮灭 Annihilation (2018)
很高兴《湮灭》今天上映了,因为能让更多人去看到这部今年最牛逼的科幻片了。
我是前几天看到的盗版,所以有感而发画了张海报。
这部电影同时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命与死亡的本质,电影中的人物,灯塔,幻彩泡泡,衔尾蛇纹身,哪怕是桌子上折射的水杯都充满了隐喻,值得解读!
剧情大概是3年前一颗陨石击中了美国南部的一个灯塔(看环境猜测是路易斯安那或者密西西比州南部沿海)然后这个区域被一个不断扩大吞噬土地的幻彩泡泡所覆盖,人们称之为“闪光”。女主角Lena为了拯救丈夫参加了进入闪光的探险队,在其中遇到了各种基因被折射的奇怪的生物和现象。最终自己也被转变。
画面中下方的灯塔在电影中是“闪光”的起源。这充满了讽刺,因为灯塔一直都是理性有序和父性文明世界的象征,却成为闪光这个混沌的超越任何理性常识的怪物的起源。电影结尾女主Lena进入灯塔下地洞,球状体吸入Lena的血滴,用血滴当中的DNA复制了一个Lena。——明显的性隐喻!进入隧道——来到地洞(子宫,圣殿)——球形物体(混沌, 超自然,卵子)——Lena和血液(人类文明,基因,精子)——Lena复制品(理性和混沌,人类和自然母神的结晶),也可理解为人类进入地球内部的圣殿向母神血祀。这也是画面中血滴的隐喻。而作为精子的Lena竟然是一位女性!
而片中“闪光”区域更是一个充满超自然,违反任何逻辑的区域,进入其中的任何东西包括动植物的基因甚至意识思维都会被“闪光”像三棱镜一样折射解构然后重新组合,这重新定义了生命和“我”的含义,当自己被“闪光”折射混入了别的生物的基因自己还是人类吗,当被”折射如别人的意识自己还是自己吗。当人类被转化成植物和真菌那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呢?这部影片引发的一系列思考打破了以人类和”我“为中心的世界观。圆形的“闪光”区域(混沌的,超越逻辑与常识的)就是与地球(我们人类的世界)对应的自成一体的另一个地球。一个处于混沌状态原始母神地球。这一点对应了画面底部的地面和画面顶部那个出现在地洞中的球形“卵子”来表达。血液(精子)从代表人类文明的灯塔(性隐喻)飞向一个超自然的卵子。而他们的结晶就是足以毁灭人类自我价值观的的东西,正如片名Annihilation,但同样也开启了新时代。在物质上我们一个细胞一个原子都没有湮灭,被湮灭的只是“我”。
另外本片对外星生命的塑造让人眼前一亮,他们没有实体没有个体意识,他们似乎只是一行能折射任何东西的光学公式。这个设定重新定义了生命的形式!
12
Report
声明
1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12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1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