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5W1H:直线提升过稿率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北京/UI设计师/1年前/13817浏览
学会5W1H:直线提升过稿率Homepage recommendation
你的日常工作中是不是这样?
接到需求--开始设计--被指指点点--再次调整--再次被指指点点--崩溃。反复调整到截止日期将近,你的领导说一句:哎!就这样吧。
为什么高级设计师总是能一稿就过,自己却要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改稿改到崩溃,有时候真的是想一拳打爆他们的狗头!
打爆他的狗头
打爆他的狗头
Collect
为啥受伤的总是我?
因为领导是**?他们针对我?他们不懂?虽然说大多数不太聪明的都能当领导,但为确保万无一失,咱也需在自身找找原因,先判断是不是自己的问题,确定咱自己没问题后在放心的去battle别人,万一吵架吵着吵着发现自己没理那岂不是尴尬了。
为啥受伤的总是我
为啥受伤的总是我
Collect
大多数情况下被反复指点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原因1:未做思考直接撸图
很多人拿到需求原型上来就开始彩色化,那咱岂不是成了无脑撸图艺术家了?朋友们,你想想,今天你的领导神秘兮兮的和你说:“画手们!咱们今天搞点带颜色的!”请问你当如何应对?你不会真的给她搞张瑟瑟图吧?没准你们之前都是画黑白漫画,今天要改成画彩色的呢?
搞点带颜色的看看
搞点带颜色的看看
Collect
无论什么时候自己不做思考,即使做一万个项目也不会在能力上得到提升。作为设计师会画图没什么了不起,知道怎么画才了不起!高效作图固然好,但是做的对才是更重要的,你要是真的kuku撸张瑟瑟图来!!那!请发我看看。
原因2:职业病,过度关注视觉表现
总想做的花哨一些、炫酷一些,希望通过炫技表现自己的设计能力,最终导致越做越花,越做越乱。
同等价位、花里胡哨的不如实用的
同等价位、花里胡哨的不如实用的
Collect
做设计考量的是设计背后的思考力,与对于项目问题分析能力。
为啥面试时一定有个介绍项目环节呢?面试官没话找话尬聊吗?其实人家就是测试一下你对项目吃的透不透,判定你的分析能力。类似于去相亲时人家问你车位多少钱一个月,你以为真的是单纯的是问车位吗?实际上人家是想判定一下你的小区是否高档,看看你什么实力。
学会5WH,你至少可以站起身来回怼那些指指点点的人!
很多伙伴说这些破方法论都是用来忽悠领导的,实际上屁用没有,不得不说有些可能确实是噱头,但很多方法论还是很实际的,觉得没用可能是因为咱们不会用,就像咱们觉得高数没啥用,但是他对于高端科研计算没准就是好东西,你能够自然而然的代入到你的工作中时真的会发生质变。
工作流最底层-设计
工作流最底层-设计
Collect
在工作中设计师的地位一直不咋高,说难听点就是工作流中的小摆件,如果咱们一直停留在别人说啥做啥阶段永远不会有话语权,想要拥有话语权吗?想让你的领导听话吗?想成为高级设计吗?那咱就得从被动接受者上升到需求制定、辅助者当中去,我们要参与到项目讨论中去。这也是5wh方法论能帮助到咱们的点。
5w 都有啥
5w 都有啥
Collect
说半天了,那5WH都包含啥呢?
  • what、why、how、where、when、how
  • what(啥):定义问题或目标,说人话就是产品需求是个啥,涉及到哪些功能模块,产品背景是啥。
  • why(为啥):分析问题的原因或目标的重要性。说人话为啥要做?
  • who(谁):了解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或用户。说人话这玩意是给谁做的,谁来用这个功能或者产品?
  • when(啥时候):确定时间框架或关键时间点。说人话这个功能会在啥时间用?白天?黑夜?上午?还是下午?
  • where(在哪):识别问题发生的地点或相关环境。说人话这个功能用户会在哪里用?是天上?地下?商场?室内?室外?巴拉巴拉
  • how(咋弄):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或步骤。说人话咱们要怎么完成相应的工作呢?
1、首先WHAT,需求是啥?产品背景是啥??
他说生气了怎么办?
他说生气了怎么办?
Collect
把女朋友当作是你的产品,现在她和你说:“我生气了。”你当如何应对??
A:让她多喝热水 B:买个包以示诚意 C:认真道歉,并承诺 D:叫她进屋,给她好好上一课!
每次你和另一半吵架的时脑子里是不是有大大的疑惑?怎么又双叒叕生气了?大脑飞快运转思考着自己到底又做错了啥?是打游戏了?没拖地?还是没交作业?究竟是哪一件事导致生气?同理来说这和做需求是一样的,当接到需求的时候需要思考一下,这个东西到底是啥?为啥要有这个功能?什么原因导致咱们需要这个功能?不能一见生气上来就给解决方案:多喝热水。方案的偏差只会适得其反,兄弟们我亲测过了直接给方案真的不行!!
你能够选出正确答案吗?
你会发现每一项都好像还行,但是又好像没那么正确。咱们做需求时很多情况下也是这样,你的产品表述了一个很宏观的需求,咱们就奔着自己以为正确的答案撸图,那最终结果是不是产品所需要的呢?看看你的改稿率就知道了...总是不尽人意是因为咱们只看需求没看产品背景,我们要先知道她生气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一定是具体的比如“她生气是因为我没有在她生日那天给她庆祝,导致她感到被忽视。”
了解行业、需求背景
了解行业、需求背景
Collect
玩过扫雷不?玩这个游戏时不能全靠瞎点吧?光靠一股脑真诚可是远远不够用的。退一步讲,了解好背景才能把图做到老板(用户)的心坎里,读懂别人真正意思才好对症下药。
设计师如何理解需求
设计师如何理解需求
Collect
作为设计师应该如何了解需求呢?
多问,问产品、问用户、问对手、问源头。
多问多了解
多问多了解
Collect
  • 需求访谈:与项目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如产品经理、开发人员、用户等)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需求的来源和目的。千万不要只看他们的文档自行理解,对于信息解读大家理解是不一样的,咱APP主题色是黄色,如果产品文档里写多去找黄色APP做参考,你会怎么理解?
  • 用户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或焦点小组讨论等等,获取目标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关于怎么做问卷,怎么做焦点小组后期会继续给大家输出。
用户调研
用户调研
Collect
  • 竞品分析: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了解他们的设计思路和用户体验,从中获得灵感和参考。直白点说就是抄嘛,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那我们做分析时从哪个维度切入呢?怎么做才是正确分析姿势呢?这部分内容咱们以后单独讲。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
Collect
  • 跨部门沟通:与其他团队(如市场、销售、客服等)沟通,了解他们对用户需求的看法和反馈。了解需求源头在哪,毕竟产品原型都是收集过来以后二次总结的,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可以尝试询问产品需求源头在哪,咱们进一步了解,如果觉得在需求的理解上如果存在出入再次与产品沟通确定。
  • 文档审查:查阅项目相关的文档,如需求说明书、产品路线图、用户故事等,以获取详细的背景信息,这个内容多数情况下应该是产品来搞,如果你的产品没写那就只能做桌面研究进行预测了。
文档审查
文档审查
Collect
  • 原型测试:创建初步的设计原型,进行用户测试,收集用户的反馈,进一步理解需求。可以理解为可用性测试,咱们之前有写过相关内容,大家可以看一下。当然哈,毕竟很多公司没有这个环节,咱们也可以先理解为低保真用于内部审查,直接高保真投入精力太大,万一最后没过稿就白搞了。
原型测试
原型测试
Collect
  • 参与头脑风暴:组织团队头脑风暴会议,集思广益,讨论需求的不同方面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通常在集体会议或者设计团队内部会议,大家充分沟通讨论需求,很多伙伴可能参与不到这部分需求讨论中,所以在工作中要明确的提出来!需求讨论阶段一定要带上咱们!!
有些伙伴脸皮薄、社恐、在工位上都不敢工作,不好意思张口那咱可以先了解竞品、看看行业资料、了解行业趋势是什么样的,看看别人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们都是怎样做的。
面子薄怎么办
面子薄怎么办
Collect
来看看我是如何通过桌面研究忽悠领导的。
  • 首先打开艾瑞研究,因为当时我们做的是K12帮助孩子写作文的项目,所以在这次桌面研究过程中我搜索:教育、儿童教育、小学、等等关键词。最后寻找到一份与K12研究相关的内容。
  • 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内容与你所做的东西完全一致,毕竟桌面研究只能为我们指明大方向,通常报告内容会非常的长,需要依据自己需要进行截图,以下便是我在一份报告中截取出的相关内容,有很多内容就不一一为大家展示了。
做桌面研究
做桌面研究
Collect
  • 例我在汇报过程中说到设计方向时依据桌面研究说:孩子们天性爱玩,学是反人性的,我们需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所以我们在设计上需要做到既有用又有趣,有用那不必多说了,咱们产品本身就是在解决用户痛点,那怎么才能做的有趣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市面上比较有趣的APP(然后展示竞品例子)。最后看完竞品总结一下有哪些可以提炼的设计点,这一套下来那不得把老板忽悠瘸了?
以下是汇报时的大纲喽~
  • 先画一个大饼,告诉大家咱们的需求是要定品牌调性。
  • 先了解需求背景、行业背景,以研究报告(或竞品)为依据,讲述咱产品做成什么样才是合适的。
  • 结合现实情况抛出产品现有问题,分析咱们有哪些功能是必要的、要优先执行的。
  • 最后总结,明确说明咱们的执行方向。
汇报过程
汇报过程
Collect
你看?这部分内容不就是5wh方法中了解需求背景部分嘛?当你熟练运用以后最起码能站起来掰扯几句了。
2、接下来聊一下WHY,为啥做这个需求。
为什么做这个需求?很多情况下会包含在背景里,多数情况下需求做不做咱们决定不了,但是需求重要程度会影响咱们的排期啊,你的女朋友生气了、你妈也生气了、你朋友也生气了、你同事也生气了,都在和你生气,咱们要优先解决哪一个?
你惹到一群人生气
你惹到一群人生气
Collect
妈妈生气了,但是妈永远是你亲妈,女朋友生气了以后可不见得还是你女朋友,所以我们要优先哄女朋友。对应的咱们要分析(结合背景猜测)女朋友们生气的原因是啥。
事实--动机
事实--动机
Collect
再举个栗子:假设我们讨论的是一场公司的销售下降。
  • What(什么):销售下降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 答:上个月的销售额比前一个月下降了20%。
  • Why(为什么):销售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 答:因为市场竞争加剧,客户对新产品的兴趣降低,以及营销活动的效果不佳。
  • “What”关注的是具体的事实或数据。“Why”则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3、WHO,面对的用户是谁。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
Collect
咱们需明确需求对应的用户群,注意哈是“群体”,很多伙伴做作品时上就这个男人叫小帅,那个女人叫小美,他的痛点是啥,面试官的感受到的是着个用户画像只能代表着某一个人!而不是一类人。所谓的用户群体是根据用户的综合特征划分的,清楚了用户群体后才方便咱们进行设计,至于用户群的细分其实设计师做的并不多,后续关于如何搞画像也会单独写。
我个人认为,用户画像最大的意义是帮助我们指明设计(调性)方向。
  • 例如你的用户群体以老年人为主,那设计过程就要适老化,字体要大,逻辑结构啥的要简单。
  • 例如你是年轻人低学历,那就不能把设计逼格拔的太高。同样是电商类产品,拼多多为什么要比京东淘宝low很多?拼多多缺少优秀的设计师吗?不缺少吧?他们之所以做成这样是因为他们的人群定位不一样。
满足用户需要
满足用户需要
Collect
  • 在设计过程中要时刻想用户是谁,他们会怎么用咱们的软件,不能偏执追求视觉的好看,你认为的好看用户不见得认可。我认为我很帅!那你也会这么认为吗?不见得,毕竟每个人审美不一样。
4、WHEN,啥时候用到这个功能
你会在什么时间感觉到孤独?
你会在什么时间感觉孤独
你会在什么时间感觉孤独
Collect
白天当牛马都要累死没时间emo,只有到了晚上空闲起来才会大规模爆发,想找人诉诉苦聊聊天,不同时间大家心态是不一样,需要的情感满足也就不一样。
为什么大家都说深夜网抑云?这就是时间的魔力。
深夜emo
深夜emo
Collect
举例来说,白天听歌的时候你会听助眠曲嘛?助眠这类功能一定是在晚上的时候才会被大规模使用,那我们在设计时就需要可以讲白天、黑夜时间段区分一下,或者推送内容时做判断,这样对用户来说才是精准的。
为什么王者荣耀在中午时段进行匹配时会默匹配你想玩的位置而在其他时段不做默认匹配?这就是通过时间维度做出的产品设计,我个人猜测哈,中午的时间玩家活跃度较高,自动安装合适位置可以更快匹配。
5、WHERE,在哪用这个功能?
如果你要去约会,那你会把约会地点定在哪呢?
A:网吧 B:电影院 C:在家 D:缅甸
你会去哪约会
你会去哪约会
Collect
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一定有自身考虑,你会在选择某个情景后发散,思考着如果去网吧你们一起配合拿5杀,想着在家看猫后空翻然后一起吃早餐等等。不同的情景所能联想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最简单的说:你会在WC吃饭吗?你肯定不会吧?为啥?因为这个场景属性决定能做什么事,如果把WC理解为是APP,那这个页面中应该涵盖什么?也就是厕纸、马桶、垃圾桶吧?如果咱们没能充分考虑场景需要就很容易把功能做错,比如说把碗筷放进卫生间。
不同场景如何影响UI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布局、功能和用户交互方式等等,设计师需要根据用户的使用环境和场景进行相应的调整,例举几个场景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
场景不懂,事情不同
场景不懂,事情不同
Collect
办公场景 vs  移动场景
  • 办公:在一个项目管理工具的桌面版本中,设计师可以使用复杂的仪表盘,显示多个项目进度、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和详细的统计数据。用户可以利用鼠标进行拖放操作,以便快速调整任务优先级。
  • 移动:同样的项目管理工具在移动版本中,界面需要简化,可能只显示最重要的任务和提醒。按钮需大且易于点击,信息展示采用卡片式布局,方便用户快速浏览。
户外使用 vs  室内使用
  • 户外:在一款健身追踪应用中,户外跑步时,界面应使用高对比度的颜色,确保在阳光下可读性强。大字体显示实时心率和距离,同时提供语音反馈,方便用户在跑步时获取信息。
  • 室内:在同一应用的室内使用时,用户可能更关注详细的历史数据和趋势图,因此可以使用更丰富的颜色和图表,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功能。
社交场景 vs  独立使用
  • 社交:在社交媒体应用中,用户发布动态时,界面设计应突出“发布”按钮及标签功能,同时提供即时反馈,如评论和点赞的通知,鼓励用户互动。
  • 独立:在一款新闻阅读应用中,用户主要关注文章内容,因此设计应简洁,避免过多的广告和干扰元素,提供个性化推荐和离线阅读功能。
以上5w的内容就算是全部说完喽~咱们拿一位学员的作业来总体的串联一下。
需求:优化APP个人中心课程管理功能、数据展现功能。
优化个人中心
优化个人中心
Collect
  • What(什么):功能可能包含管理课程,包括创建新课程、编辑课程信息、查看学生反馈和成绩等等。
  • When(何时):教师在准备课程时、课程进行中或课程结束后查看和管理。
  • Where(哪里):教师可以在办公室、家中或移动中使用APP。
  • Why(为什么):为了提升课程质量,优化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了解收益状况。
  • 以上咱们把该盘的都盘出来了,分析一下为完成优化内容咱们可以在个人中心做出哪些调整?
方向对才能做对设计
方向对才能做对设计
Collect
没有一个人会平白无故的点进个人中心!你老婆会平白无故的给你泡枸杞嘛?在这个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用户进入了个人中大大概率都是想要找一些自己关注的内容,我们来猜测一下老师进入这个页面都会干嘛?
  • 看收益,看看今天赚了几个小目标。
  • 看看新课程数据。
  • 看看订单有没有完成。
  • 等等
核心的操作目标也就这么几项吧?晓得了操作目标、晓得了改版诉求,咱就奔着这个方向设计嘛~
学员作业
学员作业
Collect
如果我需要一间牛马工作室,需要牛马们可以24小时持续工作那种。运用5WH进行分析大概会得出什么结果呢?
牛马工作室
牛马工作室
Collect
我们以填空形式总结了5W,那这间工作室需要怎么设计才能让牛马24小时工作呢?你的大脑里有没有运转思考?你会不会想到需要窗帘、帐篷遮挡光线?需要咖啡续命、需要强劲的设备避免瘫痪等等,5w既可为我们提供思考方向,又会给出限制条件,所以你大概率不会想到整把莱福、AK顶住牛马脑袋强迫工作的情况。
6、HOW,咋弄
聪明的你应该发现了,此部分内容咱结合场景部分一并给大家全都讲了哦~
掌握5wh最起码能够让你的设计有一基础依据,当别人和你掰扯的时候能说出缘由,讲一个小故事,当时我们公司产品经理站在一位小设计旁边让她调整页面,我就过去问产品:“你觉得这个图哪不行?为啥不行?”当时产品一脸懵,慌慌张张说一些乱七八糟的话,日后产品经理和我说觉得当时在凶她,我解释说:“我只是正常讨论诉求,你说不合适就要举证不合适的理由,我们说合适也会举证合适的理由,如果你只告诉我感觉不OK,我们是没办法get的。”
我们认为合适的理由从哪里来的?从5wh方法论的指导中来。
领导可以愚蠢,但你不行
领导可以愚蠢,但你不行
Collect
有伙伴说:“你所处的位置决定你的话语权,有时候你在再有理,别人也不会听取你的建议。”那我就想说了,首先咱们自己也清楚,我们给出的是建议不是意见,既然是建议就要允许不被采纳,如果你觉得自己没话语权就停止发言,那请问咱们不说话何时才能获得话语权?如果有这样的妙招请联系我~我也学习一下。
拜拜~
拜拜~
Collect
好啦~就这样,去搬砖了。
拜拜~
403
Report
|
802
Share
相关推荐
如何“抄”成高级设计师
Recommanded by editor
文章
教程
教程
教程
教程
作品收藏夹
教程
4722
HR已读不回?3个技巧搞定她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文章
设计师做鸡的日子.gif
Recommanded by editor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奇遇华夏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教程
教程
教程
教程
作品收藏夹
教程
4722
设计不設計
设计不設計
设计不設計
设计不設計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平台
平台
平台
平台
作品收藏夹
设计分享
设计分享
设计分享
设计分享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