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有认知,其实有常识更重要 | 远麦刘斌

Recommand
深圳/艺术工作者/1年前/630浏览
对比有认知,其实有常识更重要 | 远麦刘斌Recommand
不知道哪一年开始,认知这个词变得很火,经典搭配语句是:你永远挣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另外,“有认知”,“提升你的认知”,也成为卖课大军最重要的台词,其中包括一些知名企业家在宣传自身课程时候也喜欢高频使用。
 
这让我想到保健品市场中时常爱用的“滋阴补肾”,这种词汇像个开关,只要一打上,普遍的人都有所反应,又或者说,这个开关就用于过滤人群,有所反应人士才是目标客户。
 
所以我对“有认知”这个词汇颇为反感,不少人误以为有了更多认知,或者更新认知之后,真的能让人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向成功,如果没有产生,就是认知不够...
 
这里陷入了死循环,就像菩萨显灵一般,不显灵就是你不够虔诚。
 
在营销策划及设计市场中也有类似词汇,就是“定位”,很多客户都迷信定位,小马宋谈过一个故事,他曾经跟一位客户探讨,假设我真的帮你找准了定位,你就一定会成功吗?
 
当然,客户也许有同样心理,不成功,就是没找准,于是也陷入了死循环。
 
对比有认知而言,我认为有常识更加重要。
 
很多人在日常处事过程中,都明显有不尊重常识的倾向,因为常识太过老生常谈,显得不够高级。
 
很多年前,韩寒拍完《后会无期》后说过一句话“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中的无数道理,就是认知,韩寒这句话本身就是常识,但精彩的修辞让其高级了很多。
 
有常识所以重要,是因为常识离正道总是更近,“提升认知”的底层需求其实是希望探听更多成功法门,希望抄近道,大家可抚心自问。
 
比如“早睡早起身体好”是常识,但有一种更新认知叫“晚睡不等于熬夜”,如此一来就容易剑走偏锋。
 
其实在做品牌,做设计的场景中也有很多基本常识,往往也是甲方不乐意接受,或者不想接受的,大家总希望能另辟蹊径,我列举几个:
 
1、做品牌是个长期工程。
2、做品牌是个系统工程。
3、好设计是花了完成好设计的时间。
4、一分钱一分货。
5、市场预算是投资,不是消费。
6、简单符号更易于传播。
7、统一与持续形象才能形成品牌资产。
8、传播的关键是重复,不断重复。
9、设计的核心是有效,其次才是好看。
10、顾客认为好,比老板认为好更重要。
11、...
 
这是今天上班路上忽然想到的话题,撰文与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更多尊重常识,尊重自然规律,世界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新的认知。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笔者星球!
15
阅读原文
|
Report
|
6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知识,理论,教程
知识,理论,教程
知识,理论,教程
知识,理论,教程
作品收藏夹
包装
包装
包装
包装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学习灵感
学习灵感
学习灵感
学习灵感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