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设计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一个阶段?当接到需求要设计一张海报时,看着需求内容无从下手,脑子里面也一片空白,不知道从哪地方开始设计,然后漫无目的的去找一些参考,但是找的参考有时很难适用你的版式,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局面呢?我总结了平时做海报时的经验和方法,与各位大佬探讨,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当设计师接到需求时,先不要急着立马上手做。想要提高过稿率,必须要充分的收集项目信息,了解甲方的喜好,以及项目最终要达成的效果。找对方向才能事半功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你现在问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帮助你更了解甲方的想法,这对设计师后期的过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确定好信息层级:和甲方确定好主标题和次标题,做好信息分级,提炼关键信息;
确定好设计风格:了解甲方审美倾向和色彩偏好,确定甲方预期的设计风格;
确定好deadline:做好设计排期,降低项目风险。
Tips:
和甲方做风格沟通时尽量以图片为媒介,因为每个人对“高大上”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是极简主义,有的人认为是轻拟物设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而图片可以拉近不同人之间的想法找到“共性”。我们通过提供富有“画面感”的信息呈现方式,让人们更直观理解&感知对方想传达的信息重点,这就是情绪版的作用。
确定了设计风格,梳理了信息层级,我们就要准备做设计了。在设计海报时,我们需要遵循几个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分别是:
在视觉中达到平衡,是指在布局和构图中,通过合理地安排元素的位置、大小、颜色和形状,使得整体呈现出稳定、均衡的视觉效果。平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对称平衡是指将元素沿着中心轴对称排列,左右或上下呈镜像对称,给人一种稳定、整齐的感觉。而非对称平衡则是通过不同大小、形状和颜色的元素在布局中相互配合,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均衡感。平衡原则在设计中可以帮助用户更轻松地理解信息,提升视觉吸引力和舒适度。
将具有联系性的独立元素组合在一起,编排成组,从而形成统一的视觉单位。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元素之间变得更加有条理性、组织性和统一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和视觉层次。适当的留白处理也是亲密性原则的一部分,它可以拉开元素之间的差距,增强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并使整体布局更加清晰和舒适。亲密性原则有助于提高设计作品的整体组织性和统一性,从而增强用户对设计作品的感知和理解。
对齐原则是指将页面或元素中的文本、图像和其他内容在视觉上进行对齐,以创造整洁、有序的外观和良好的视觉层次。对齐原则在设计中有助于构建整洁、有序的页面布局,增强页面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同时也提高了用户对设计作品的整体印象。
是指通过在设计元素之间创造明显的差异,如颜色、大小、形状、纹理或价值等方面的对比,以增加视觉吸引力和强调重要信息。对比可以帮助设计元素在页面上脱颖而出,引起用户的注意,同时提高设计作品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通过对比的运用,设计作品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用户对设计作品的注意力和理解度。它有助于提升设计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和信息传达效果,使得设计更加生动、有趣和具有冲击力。
是指通过在设计元素中重复使用相似的形状、颜色、文本样式或其他视觉元素,来创造视觉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感。重复可以帮助构建整体的视觉层次和组织性,增强设计作品的连贯性和可读性。通过在设计中重复使用相似的元素,可以使用户更容易地理解信息,提升设计作品的专业感和整体美感。这种重复性的运用有助于构建统一的视觉风格,提升用户对设计作品的整体认知和印象。
留白是指有意识地在设计元素之间留出空白区域,以增强整体布局的清晰度、平衡感和美感。呼吸感则是指通过留白和布局的合理安排,使得设计作品呈现出一种轻松、舒适的视觉感受,让用户在观看设计作品时感到自然、和谐和愉悦。留白率和呼吸感二者强相关,留白越多,版面率越低,呼吸感越强。反之,留白越少,版面率越高,呼吸感越弱。通过合理运用留白和呼吸感,设计作品可以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凸显重要信息,它们有助于构建整洁、有序的布局,提高设计作品的美感和舒适度,同时也增强了用户对设计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根据前期的沟通和风格关键词,收集好用于表达信息的元素,包括图形图像文字等等,然后在草稿或者脑海中构思好,怎样的排布能让信息有效的传达出去。下面有常用的8个构图形式:
将版面分割为两部分,让画面中的元素整体分割出或水平、或垂直的分布趋势,主空间承载视觉点,次空间承载阅读信息,呈现的视觉效果平衡而稳定。常用的版面分割比例有:1:1、1:1.414、1:1.618、1:2、1:3等。
是把主体放置在画面视觉中心,形成视觉焦点再使用其他信息烘托和呼应主体。这样的构图形式能够将核心内容直观的展示给受众,内容要点展示更有条理,也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是指将版面整体或者主要元素作对角处理,也可做透视处理或倾斜处理,这种构图使版面更灵活,更加的具有形式感,作对角处理的元素可以是主题、图片等元素。对角与倾斜可以提高文字或图片的表现力,能很快速的塑造整体的空间感。
将主要元素按照曲线排版,常见的有“S型”、“C型”、“CZ型”,使版面更加的自由生动,非常具有表现力,是一种很常见的灵活构图手法,主要元素可以是图像、图形、标题文字、slogan等。曲线构图是讲曲线与版面进行结合,可以快速的创造出灵活的版面视觉以及节奏感,可以很好的提高版面的形式感,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引导观众读者的视线。
是将版面分割为两部分,通过设计元素的布局让画面整体呈现出对称的结构,具有很强的秩序感,适合处理信息较多,层级较为复杂的内容。对称式构图可以很快速的塑造出版面的平衡,视觉上的平衡几乎就等于完成了版面的50%设计目的。对称之间互相呼应,信息处理可以从中快速打破呆板状态,让版面具有灵活性。
“中心构图”是把主体放置在画面视觉中心,一般图片或主体四周布满文字。包围式构图形式比较饱满,
信息也比较多, 版面率比较大, 所以比较有活力,图片的气质主要取决于主体的气质。
是指将元素自由的放置在版面的区域,散点放置的内容通常有文字,图片等,这种构图形式感强,更具有画面表现力。在运用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文字或标题的阅读性,过于抢镜会让版面丢失主题。
点缀元素围绕中心的文案或者图形发射,四周的元素向中心集中起到聚集的作用,这一特点能很好的将画面或是版面当中的主体给突显出来。这样的构图会让中心的视觉容易聚焦,视觉冲击感会更强烈。
确定好了设计风格,下面我们就可以通过选择正确的字体保持风格的统一性。每款字体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特征,只有了解每种字体的特性,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字体种类繁多,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常用的字体分为五大类,分别是“黑体”、“宋体”、“圆体”、“书法体”、“变体字”(仅代表个人观点)
黑体字也叫等线体,属于无衬线体,字比较方正、笔画醒目、并且粗细一致,具有力量感,传达出直接干练的气质,适用范围较大,可塑性强,比较百搭,可通过字体的放大或者变形,表现出不同的气质来。
宋体字属于衬线体,笔画有粗细变化,一般是横细竖粗,未端有装饰部分,特点简化为口诀:“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宋体的装饰性大于黑体,字体便向人文气质。所以在文化、艺术、生活、女性、美食、养生、化妆品的领域所传达出的气质都要比黑体字形准确,宋体字形是属于定位清晰的字形。
圆体由黑体演变而来,在比划的拐角处和其末端为圆弧状。圆体保留了黑体的板正和严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些灵动和活泼。圆润的字形适合表现儿童、女性、宠物与休闲食品、家居品等领域,随意性较强,有着不俗的表现力。
书法字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而不同的书法体有不同的感觉,篆书瘦劲挺拔,草书奔放有余,但是都不易识别,多用于装饰性、艺术性表达;楷书方正、规矩严整,却缺乏韵味,多用于小段内文装饰,调节版面;隶书律动但缺少灵性,往往有些拙朴,更适合作为符号化出现,多用于传统商业标识;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适用范围最广,更容易受到青睐;
我们把经过字体设计师艺术加工的汉字变形字体称为“变体字”,它是由黑体、宋体、书法这些基本字体变化而来,也可以是其中两种或三种字体的结合变形。变体字具有美观有趣、易认易识、醒目张扬等特性,是一种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变形。美术字经过变体后,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是一种字体艺术的创新。
色彩的力量是感性的,也是实用的。一系列关于色彩和商品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高达90%的对商品的快速判断可以仅仅基于色彩,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和象征。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可以贴合想要传达的画面情绪和感受:
单色搭配是指单一色系的搭配,它运用色彩的饱和度、明度而形成视觉的层次关系,将同一色彩贯穿海报的始终,单色搭配的视觉风格,整体感好,呈现给用户统一的感觉。
邻近色搭配是由主色和邻近色的色系组成的搭配,可以在同一个色调中构建出丰富的视觉层次感和质感。例如:京东健康选择与绿色临近的黄色和蓝色作为辅助色,赋予不同的功能含义,信息表达明确,和谐统一感很好,视觉上的趣味性,颜色的搭配显得很柔和。
互补色是由主色和其互补色的两个色彩的搭配,该色彩可以为邻近色,例如:蓝色和黄色、橙色的搭配。这种搭配既能保持互补色搭配强烈的对比度,区分关键信息,次要信息,又能增加视觉上的趣味性,色彩看上去丰富多彩。
中性色指的是黑色,白色和灰色,也叫无彩色,当中性色充当背景色的时候,彩色部分会更加突出和聚焦。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进行海报设计时不知道如何思考和分析,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平面设计追求的不仅仅是视觉效果,而是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因此,希望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关注业务需求和用户体验,以便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设计,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