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第十五届上海双年展“花儿听到蜜蜂了吗?”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很荣幸能够为本届上海双年展提供支持。在主策展人凯蒂·斯科特(Kitty Scott)、联合策展人黛西·德罗齐埃(Daisy Desrosiers)与谭雪的共同策划下,本次展览呈现了67位/组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逾250件作品,就像能“听见”蜜蜂振翅的花儿,本次展览在关注人类智慧的同时,也将非人类智慧纳入考量,探索不同智慧模式的交汇。而当代艺术为这类探索提供了独特的空间——一个具身化且彼此关联的世界,在其中,人类社群能够与人类之外的世界建立更深层的联结。

阿洛拉和卡萨迪利亚,《移植(树之幻影)》,2025年,回收PVC塑料制成的花,5.3×6×8米,“阿洛拉和卡萨迪利亚:移植(树之幻影)”展览现场,2025-2026年,阿涅利美术馆,都灵。摄影:塞巴斯蒂亚诺·佩利翁·迪佩尔萨诺。艺术家和阿涅利美术馆惠允。

申和济,《缠》,2024年,装框喷墨打印照片,135.7×202.4×6厘米。艺术家和House of Gaga惠允。

今井丽,《今夜》,2025年,布面油画,194×777厘米。摄影:冈野庆。艺术家和卡尔玛画廊(纽约)惠允。
策展团队表示:“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与全球性危机,这种情形催生了普遍的怅然若失。世界正以超越我们认知能力的速度剧变,因而我们茫然无措。既然无法重返过去,艺术便为我们提供了摆脱绝望与倦怠的可能路径,帮助我们在所处的时代中,探索新的生命形式及感官交流模式。
于是,经过与艺术家、策展人、知识分子、音乐家、诗人、科学家及作家的思想碰撞,‘花儿听到蜜蜂了吗?’这一策展主题应运而生。本次展览旨在传达这一理念:我们能否感知周遭世界,并调适自身以适应其中纷繁的智慧形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感知能力。其愿景之所寄,在于艺术能引领我们奔赴未知的未来。”

程新皓,《被禁止的音乐》(静帧),2024年,单频影像,彩色,有声,4分35秒。艺术家和三米画廊(北京 / 伦敦)惠允。

利娜·拉佩莱特,《言语》,2024年至今,表演及影像装置,尺寸可变,利娜·拉佩莱特作品《言语》的表演记录,巴黎秋季艺术节,巴黎商品交易所-皮诺收藏美术馆,2024 年。摄影:马蒂纳什·诺尔瓦伊萨斯。艺术家和巴黎商品交易所-皮诺收藏美术馆惠允 © 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尼内和马尔卡建筑事务所、皮埃尔-安托万·加捷建筑事务所。
在11月7日举行的开幕仪式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提到:“本届上双的主题是‘花儿听到蜜蜂了吗’,这一主题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如何从已经形成的理念和研究之中抽离出来,去创造一种新的生命和创作结构。无论是那个被我们生活着的日常世界,还是那个供我们研究的自然世界,都是一种站在人类立场上的想象。假设在花园中,也许我们就很难区分自然和文化,生态和政治经济之间的边界,因为,那是充满着涌现、蜿蜒,重合,轮回,偶发、妥协,和共生共构的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没有可供我们投射观念的屏幕,没有傻瓜和精灵的故事,只有像园丁那样参与劳作才能获得入场券。在那里,我们感受到身体和价值的多向流动,生命的游戏也就此开始。正是在这样一个看似诗意、轻盈,实则充满挑战的策展议题下,本届双年展的设计团队all(zone)和策展人们一起为我们带来了带有悬置(Epoché)意味的花园,正如他们所说的:‘让形态与感知、静止与运动、视觉与触觉永不停歇的对话。’”
展览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3月31日,欢迎大家前来踏入这片丰饶之地,身临其境、彼此相联。

第十五届上海双年展“花儿听到蜜蜂了吗?”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