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身边为你设计Ⅲ》读书分享丨腾讯服务设计思维与实战

Recommanded by editor
济南/UI设计师/73天前/301浏览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Ⅲ》读书分享丨腾讯服务设计思维与实战Recommanded by editor
小满Sco
      8月份的阅读,个人的读后感想,提炼一些总结分享给大家~
      设计行业的发展,驱使大家需要掌握更多的能力,未来肯定是更全面性、更专业的深耕,所以也要求我们去更多的探索学习,本次我们将围绕服务设计这一环节进行认知上的提升。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Ⅲ》读书分享丨腾讯服务设计思维与实战
Collect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 Ⅲ》是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CDC)沉淀的实战方法论,以“用户为中心”为灵魂,通过
双钻模型
(问题洞察→方案输出→落地验证→团队成长)构建了一套可落地的服务设计体系。
      全书聚焦于“设计思维如何转化为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不仅拆解了设计流程中的具体工具与方法(如用户画像、服务蓝图、可用性测试),更强调设计师在业务、技术、用户三者间的平衡,以及设计向善的社会责任感。从中也是感悟了很多设计如何从屏幕交互延伸到全链路服务创新,本书也为互联网从业者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指南。
全书思维导图拆解
全书思维导图拆解
Collect
【第一部分:理解服务设计】
核心内容
      定义设计思维的核心——以用户需求驱动,兼顾业务目标与技术可行性,通过双钻模型实现闭环迭代。
理解沉淀
      这部分的“科普”非常必要,尤其在“服务设计”概念被泛化或模糊的当下。腾讯的解读
务实且落地
,没有过多纠缠学术定义,而是直接指向“
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的本质。明确的指明设计一个App界面只是服务链条中的一环,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整个链条(线上预约、线下服务、支付、反馈、售后)无缝衔接。
“服务是演出来的戏,设计是剧本和舞台”
的比喻很形象。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Ⅲ》读书分享丨腾讯服务设计思维与实战
Collect
【第二章:如何找对问题:获得洞察】
核心内容
通过利害干系人地图、行业研究、竞品分析、用户画像、用户旅程地图、服务蓝图等方法,系统性挖掘真需求。强调避免“经验主义”,以数据与用户验证驱动决策。
理解沉淀
  • 利害干系人地图
    :打破设计师“闭门造车”的困境,需识别所有利益相关方(如政府、企业、用户),避免方案因忽略某方而夭折。例如在政务项目中,若忽略基层执行者的操作便利性,再好的数字化方案也难以落地。(
    设计不是单点优化,而是生态协同)
  • 用户旅程地图
    :从“触点”到“全流程”的思维转变,让我反思过往设计常聚焦单一界面,而忽视用户跨渠道的体验断裂。书中“粤省事”案例中,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触点,正是这一方法的典型应用。
    (绘制用户旅程时,需标注“痛点峰值”与“情感曲线”,聚焦高影响区优化)
  • 用户画像的陷阱
    :书中警示“避免标签化用户”,需结合定量与定性数据,这一观点与《精益用户体验》中的“真实用户故事”理念不谋而合,提醒我避免用刻板印象替代真实需求。
    (用户画像应动态更新,结合行为数据实时迭代)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Ⅲ》读书分享丨腾讯服务设计思维与实战
Collect
【第三章:如何解决问题:推导目标和输出方案】
核心内容
从设计目标推导到交互框架,再到视觉表达,强调“目标→策略→方案”的层层落地。提出“设计目标需可量化、可验证”,避免模糊描述。
理解沉淀
  • 设计目标与业务目标的解耦
    :书中将业务目标转化为设计语言(如“提升留存率”转化为“降低操作门槛”),这一过程需平衡商业与用户体验。例如在B端产品中,过度追求“效率”可能导致用户学习成本飙升,需找到平衡点。
  • 设计提案的技巧
    :通过数据+故事+情绪共鸣说服团队,自己在提案时常用的“用户视频+痛点数据”组合,书中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其有效性。
    补充技巧:用“假设-验证-迭代”逻辑构建提案,预留实验空间以降低决策风险。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Ⅲ》读书分享丨腾讯服务设计思维与实战
Collect
【第四章:如何顺利推动:方案的落地和验证】
核心内容
可用性测试、项目管理、上线效果评估、经验沉淀,确保方案从纸面到现实的转化。强调“测试前置”与“数据驱动迭代”。
理解沉淀
  • 可用性测试的“早与快”
    :书中强调测试需贯穿设计全流程,而非最终验收环节。这让我反思过往常因“怕改方案”而延迟测试,实则错失了低成本优化的机会。
  • 项目管理中的设计师角色
    :设计师不仅是执行者,更是“体验守门员”。在开发阶段,通过设计走查表与还原度验收,避免技术实现偏离设计初衷。
    建立“设计-开发-测试”三方联调机制,确保技术可行性与体验一致性。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Ⅲ》读书分享丨腾讯服务设计思维与实战
Collect
【第五章:如何打造优秀团队:持续进步,高效产出】
核心内容
用人标准、流程规范、知识沉淀、学习型组织建设。强调团队需同时具备“战斗力”与“生长力”。
理解沉淀
  • “对的人”的特质
    :书中提到的“同理心+逻辑思维+学习力”标准,与我团队招聘实践高度契合。尤其在产业互联网领域,设计师若无行业洞察,极易陷入“自嗨设计”。
  • 知识资产沉淀
    :组件库、设计语言系统(如Ant Design)的成功,证明标准化与创新的平衡是团队提效的关键。
    建立“设计模式库”,按业务场景分类沉淀可复用的设计解决方案,降低重复探索成本。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Ⅲ》读书分享丨腾讯服务设计思维与实战
Collect
【第六章:设计向善:践行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核心内容
设计需超越商业价值,关注社会福祉,如信息无障碍设计、公益产品创新。强调设计师的社会角色与伦理意识。
理解沉淀
  • 设计伦理的觉醒:书中腾讯公益案例让我看到,设计不仅是“让用户用得爽”,更是“让需要的人用得上”。例如为视障用户优化读屏功能,这种“看不见的体验”更需要设计师的主动关怀。
  • 商业与善意的结合:产业互联网设计中,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本质也是设计向善的体现。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Ⅲ》读书分享丨腾讯服务设计思维与实战
Collect
【个人总结与思考】
1、方法论的普适性与落地挑战
:书中工具(如双钻模型、用户旅程地图)不仅适用于互联网,也可迁移至传统行业服务升级。例如在医疗领域,通过服务蓝图优化患者就诊流程,提升医患体验。
需注意行业特性适配:如B端设计需更强调流程效率与角色权限,而C端则侧重情感共鸣。
2、设计师的成长悖论与破局之道
越资深的设计师,越需警惕“经验陷阱”
:书中强调持续获取用户洞察,正是对抗设计僵化的解药。
我的反思:定期审视固有认知,通过用户访谈打破思维定式。从“执行者”到“战略设计师”的转型
:需掌握商业分析、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复合技能,成为团队中的“问题解决高手”。
3、“设计向善”的落地路径与社会价值量化
:将社会价值转化为可衡量的商业价值指标(如品牌美誉度提升、用户忠诚度增长),或通过ESG报告体现设计贡献。
4、未来趋势与设计师的能力:
需掌握多模态交互设计(如语音、手势、虚拟现实),同时警惕AI偏见,确保技术公平性。
核心不变
:无论技术如何演进,
理解人性、解决真问题、平衡多方价值
始终是设计的本质。
探索“AI辅助设计决策”工具,提升设计效率的同时,保持人性化判断。
【写在最后】
当你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更像是一份设计人的“心法指南”。它教会我们:
好的设计,始于对用户的敬畏,成于对业务的穿透,终于对社会的温暖
。在技术狂飙的时代,设计已从“锦上添花”变为“雪中送炭”,设计师的笔触不仅是像素的排列,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愿每位设计师都能用设计创造更有温度的价值。
6
Report
|
2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文创
文创
文创
文创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