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书画家翟登绪:中国姓氏文化反映了历史时代的文化特征

北京/室内设计师/1年前/59浏览
当代著名书画家翟登绪:中国姓氏文化反映了历史时代的文化特征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翟登绪,山东淄博人,字青云,号和为斋主人,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院,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美协副主席、北京市东城区美协会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上海画院特聘画家、世界艺术研究会中国委员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山东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化经济国际交流协会副主任。

翟登绪先生其人志趣高远、性情敦厚,于诗文、书法、绘画方面皆有才能,擅画花乌及山水,亦画人物。早有才名,常以“文人画派〞自居,不断推陈出新、突破和完善自己的创作手法。终于形成自己形神兼备、酒脱生动、清逸淡雅的绘画风格。其画艺上追八大山人,扬州八怪趣味,远师徐渭、朱耷、石涛等人,近受吴昌硕影响,寻张大千、唐云、李苦禅、潘天寿笔墨意境,多取材于山水,尤其黄宾虹浓墨山水、花乌等,落款多自作诗词,借以抒发有志难酬又不甘沉沉沦的“性灵”。

翟登绪先生中年后尤爱画荷,笔下荷花清奇不凡、逸世出尘,将“气韵生动”,表达得酣畅淋漓。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所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借画抒情,翟登绪先生将自己的处世态度融入画中,创作出自理不息,清丽其外,坚贞其中,多有禅意、祥音,不做媚世之态的“画中君子”形象。

翟登绪先生在书法上从钟繇、颜真卿入手,行书师承二王,情追怀素,长于行草。作品气势恢宏、磅補大气。是当代少有的诗、书、面并行的艺术家。

翟登绪先生2006年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中获银奖,“橘子州杯”、“井冈山杯”的全国书画大展中获银奖。

翟登绪先生2007年在文化部组织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展中获金奖,在中国第四国新间人物表彰大会中被评为“中国书面家百佳新闻人物”。

翟登绪先生2007年在第八届中国世纪大采风中,其绘画作品《舞东风》获金奖。

翟登绪先生在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书画大展中,作品《风竹》获金奖,并在北京中铁大厦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作出突出贡献的200多名先进代表现场作画,被授予改革开放30年“杰出书画家”“德艺双馨优秀艺术家”。

翟登绪先生2009年在随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赴港、澳、台参加中国书画联展活动中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翟登绪先生其绘画作品被党政机关、博物馆、收藏家协会收藏。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友人多有收藏。

翟登绪先生在北京中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中现场作画、献画,被授予“爱心使者”、“当代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在2007年第八届“中国世纪大风采”书画大展中,其绘画作品《舞东风》获“金”奖。在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书画大展中,《风竹》作品获金奖,并在北京中国铁道厦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做出突出贡献的200多名先进代表现场作画,被授予改革开放30年“杰出书画家”、“德艺双馨优秀艺术家”。六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颁奖并合影留念。其绘画作品多次被省市领导及国家首长收藏。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姓和名一样,都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姓氏分为单姓(张、王、李、赵等)、复姓(皇甫、司马、欧阳等)和多字姓(爱新觉罗)等。姓产生、发展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星象学、心理学等众多社会科学。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岳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二十四位,河南、山东、四川是岳姓分布较多的地区。当今岳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总人大约有149万。

得姓始祖伯夷,姜姓,炎帝神农氏后裔,共工侄孙。曾担任颛顼帝的大祭司(祭祀天神),为第一代太岳。太岳原指炎帝之裔崇拜天神的华山,后为官职。太岳部落每迁一地,不忘崇拜山岳的传统,故而产生四岳(指以太岳部落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最高峰,后演变为官职,由部落首领担任),伯夷的子孙分管四座神山祭祀。四岳助尧治理部落联盟,并助大禹治水,功绩卓著,后世子孙以祖先官职命姓,称岳姓,故四岳后裔尊伯夷为得姓始祖。

在甲骨文中,岳字同獄字,从山,字的上部像山峰连绵起伏之形,下部有野兽相对夺食之状。岳字的本义是指高大的山。

在古代,先人对高大险峻的山有一种神秘和畏惧之感,认为大山是神仙和鬼怪以及凶猛野兽出没之地,山就是神灵,不能随便进出,更不能有丝毫冒犯。

居于大山附近的先民出于对大山的原始崇拜,产生了岳图腾,岳逐渐成为氏族的名称。由于各地都有山岳,各地对大山的原始图腾的徽记也互有差异,没有一种统一的岳氏族的徽记。后来,岳专指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泰山成为王者必定要朝拜和祭天之圣地。崇拜大山的岳氏族后裔中的一支正式用岳作为姓。所以,岳正式成为姓氏的时间是比较晚的。

岳姓源出风姓,伏羲氏的后代。

我国的岳姓正式使用的时间比较晚,大约在秦汉时期,血缘也比较单一。相传在4000年前的尧舜时有大臣羲和,掌天地四时之官。据说羲和是伏羲氏的后代,擅长观察天象,发明了日历,因此他为尧执掌历法。他的后裔建立了羲、和两国,地望在今河南登封、巩义、荥阳一带,因此岳姓出自风姓。

历经夏商两朝,羲、和两国在商末为周岳文王所灭,春秋时为郑国之地。羲和的后代为四岳。四岳传说为尧舜时四方部落的首领。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舜继位后,四岳又推举禹协助舜治国。四岳氏族的血统源自伏羲氏族,故属风姓。四岳之后有岳氏。出自河南四岳后裔的岳氏家族,很可能是羲氏族居住于中岳嵩山的一支后裔。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境内。

岳姓血脉一直纯正,几乎从没有混人过外族的血液。

清朝初期,发生了外族基因流人岳姓的事件。南宋民族英雄岳飞遇害后,他的后代和族人有北上东北的,在辽宁定居。

到明清时,其中有满化入旗籍,清初满洲八旗纷纷改用汉姓,满洲八旗的岳氏也恢复为汉民。东北地区的岳姓应当已经含有满族的遗传基因。

起源于河南的岳姓主要活动于河南。到唐宋时岳姓已经南下湖北、湖南,西入四川,西北进甘肃、陕西,北抵河北、辽宁,东达安徽、山东。

宋朝时期,岳姓大约有2万人,是宋朝的小姓。主要集中于湖南、甘肃、河南三省。湖南的岳姓大约占全国岳姓人口的42%,为岳姓第一大省。明朝时期,岳姓大约有6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第一百七十位之后。这600年中岳姓人口增加很快。当时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是岳姓比较集中的地区,大约占岳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北和四川等地。

陕西是岳姓第一大省,约占岳姓总人口的20%岳姓的重心在中西部。

当代岳姓人口大约有149万,为全国第一百二十四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1%。

近1000年中,岳姓人口迅速增加,其增加速度超过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目前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三省,大约古全国岳姓人口的39.5%;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安徽,这三省集中了岳姓总人口的19.1%。

岳姓第一大省为河南,大约占岳姓总人口的16.5%。形成了以河南为基地、东经鲁皖、北穿冀晋、西连四川的岳姓分布带。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岳姓历代名人36名,占总名人数的0.079%,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八十六位。

岳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9%,并列排在第一百五十八位;岳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5%,排在第一百零二位;岳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86%,并列排在第一百五十二位。

岳姓历代重要人物: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云,文学家、史学家岳珂;元朝福州路总管岳天祯;明朝南兵部侍郎岳元声,江西按察使岳虞峦;清朝四川提督岳升龙;川陕总督岳钟琪。

殷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二十六位,江苏、山东、安徽、湖南是殷姓的主要分布地区。当今姓人口大约古全国人的0.11%,总人口大约有147万。

得姓始祖殷契,子姓,名契。帝喾之子,相传为帝喾后妃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在舜帝时任司徒,掌管教化,后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西南),后迁至殷(在今河南省安阳市),故名殷商,契又被后人称为殷契。契居商,任火正(管火的官),观察和祭祀火星,死后葬于观星台(阏伯台又称火神台)上,尊称阏伯。殷商子孙后代以故国名为氏,称殷氏,并尊殷契为得姓始祖。

《说文》定义:殷,作乐之盛称殷。

殷字的左边为身的原字,表示身体的旋转,为舞者之容。殷字的右边为殳字,表示手持木制之棒,为乐者之器。这样舞者舞蹈之美容,加上乐人击鼓之声音,组成一幅十分美妙盛大的欢乐场面、这就是殷的名义。引申之义有殷实、殷切、殷勤等。

古时殷,衣,依三字通用。

黄帝时期的十二大姓中有依姓,与后来的衣和殷是有联系的。依氏族就是衣氏族,是一支善于跳旋转舞的氏族,后来也称殷人,所居之地称殷。

到商朝盘庚时,由山东曲阜迁都于殷地,商朝也称殷商,或称殷。后人所称殷墟,其意义已经变为仅仅指考古中发现的殷商后期古都的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其实殷是殷人、衣人、依人最早的居住地,以其氏族的名称而命名。所面临的河称殷水,在今河南商水县东,今名沙河,这里是殷人最早的活动地。他们的原始图腾是旋转舞蹈。

殷姓起源于殷商,出自子姓。

帝誉之子契,因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故地在今河南商丘西南,赐姓子姓。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朝建立商朝。

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中期,商王盘庚自奄迁都于殷,国号也由商改为殷,史书也称殷商。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宋,是为宋国。在京城的其他商朝王室成员凡没有得到封号的,一律都姓殷,殷人四散。同时居于河南商水地区殷河的最古的殷人也姓殷。殷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

移居山东的一部分殷姓因为方言的影响,后来改姓衣,殷、衣原本同源。到宋朝时候,一部分殷姓因避讳改姓汤。

殷姓一直是单一的族群,很少有其他基因的流人。

清朝初期,满洲八旗音佳氏族全部改姓汉姓殷,并与当地的汉人混居同化,成为东北地区的汉族。因此,东北地区的殷姓中有一部分来自满族。

先秦时期,殷姓活动比较广泛,战国时期河南的魏国、冀鲁地区的卫国、陕川一带的秦国都有殷人的足迹,但是河南地区一直是殷姓的主要活动地。

到秦朝末,殷姓的主要族群集聚在河内野王,即今河南的沁阳市。秦汉时期浙江的会稽地区已经有殷姓。西汉初期,殷姓南移到淮河上游的汝南和西华一带,形成著名的殷氏汝南望族。三国两晋时,殷姓由淮河地区向东南迁移,过长江全面进人江南地区。到唐宋时期,殷姓在江苏形成大族。明朝时,殷姓已经散播到全国各地。

宋朝时期,殷姓主要集中于江苏和河南。明朝时期,殷姓大约有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三十位。

江苏为殷姓第一大省,约占殷姓总人口的36%。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江西、浙江,这四省大约占殷姓总人口的69%。宋元明600余年,殷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以江苏为中心的殷姓聚集区已经形成。

当代殷姓人口有147万,为全国第一百二十六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1%。

从明朝至今600余年,殷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000年中,殷姓人口增加率呈^形。目前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大约占全国殷姓人口的42.1%;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河北、湖南,这四省集中了殷姓总人口的19.6%。

殷姓第一大省为江苏,大约占殷姓总人口的16.7%。全国形成了苏鲁皖豫高频率殷姓聚集区。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殷姓族谱71部,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殷姓历代名人75名,占总名人数的0.1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一十四位。

殷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3%,并列排在第六十七位;殷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5%,并列排在第一百位;殷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6%,并列排在第一百零四位。

殷姓历代重要人物:战国时卫人殷顺且;秦朝会稽守将殷通;西汉北地太守殷续;东汉会稽太守殷丹;东晋文学家殷仲源文,荆州刺史殷伸堪,豫章太守殷羡,荥阳令殷,扬、豫、徐、充、青五州军事殷浩;南朝梁国文学家殷芸,陈国大孝子殷不佞,宋国大学者殷景仁;唐朝兵部尚书殷开山,诗选家殷播;清朝书画家殷云楼。

1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x oasis coffe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
IP形象设计
IP形象设计
IP形象设计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