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X作品集版式包装技巧
文章不够长,那就索性集合几篇一起发啦
文章1:UI/UX作品集包装技巧
案例1:
这个主题的文章打算做一个系列,然后这次文章的侧重点还是在版式包装,所以大家不用在意用了什么内容做版式,不要在意不要在意不要在意。
如果你的作品集中需要设计这样的版式,你会怎么做?
你可能会做成这样
很明显,这样的排版方式很死板,体现不出高级,头像和信息展示的非常零碎,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小手段来优化一下,让他变的更高级呢?
首先,我们可以把页面内的内容区分为两块,一块为人物介绍,另一块为标题和修饰文案,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两块内容先做一个大小对比,突出人物介绍的版面,放大人物图片。
然后,找到好看的图片进行填充,这里要注意的是为了美观,图片的选择和配色的选择非常重要,图片的背景一定要干净,并且能够突出人物的主体,就像给一个特写。接下来添加文字的修饰,这里要记住,文字尽量不干扰图片的优先级,可以设置的小一点。
最后将其他标题和说明文案以平衡关系填充到整个画板即可。
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这样,让人物内容与标题说明划分为左右两大块,人物部分在右侧以块的形式拼接,形成整体,左侧也是标题和说明为一个整体,这样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去留白。
最后要说明一下,如果你是做偏视觉效果的作品集,那么文字最好是作为修饰作用来辅助呈现,不需要大篇幅去编辑。
案例2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图文版式的问题:
首先,文字部分对比不够,带蓝色的小元素和背景处理比较零碎,标题的中英文处理的太简单了,没有设计感。右侧的图片风格类似,看起来比较臃肿。
好了,接下去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如果我现在不想动右侧的图片,只想通过调整文字和布局,怎么样让版面更高级呢?
我们先抛开固定的画板比例,由原来的横向布局切换成纵向布局。
填充更多页面上下空间。然后给页面做个解剖,做一个网格框架,一会可以用来摆放内容。
接下来,对标题进行一个美化,换成英文大标题或者中文大标题,这里要注意的是标题字体的选择务必要搭配整个包装风格,记住3不要,不要衬线、不要粗细不一、不要夸张,简约的粗笔画的字体就可以,中英文同理。
然后保持右侧图片不动,根据网格来摆放文字内容,根据平衡原理,文字可以放置在空白处进行对称。最后将网格背景弱化形成半透明渐变,大工告成!
看到这里,我们还有没有别的排版方式呢?除了左右对称我们还可以用居中对称来试一下,是不是也会有一种新的感觉。
我们在做作品集包装的时候不要用汇报工作的思维去呈现内容,往往你的设计思路都框在一个固定的画板里而无法自拔,设计形式多种多样,多尝试更多的版式你会有新的发现!
案例3
依然是这个老演员,你的作品集在做展示的时候,是不是都是像这样的,在一个横向或者纵向的画板上去堆放内容?除了普通就是普通,为什么会让我们感觉普通呢,因为信息被切割的太碎了,浏览就会无序,低效。
那么一句口诀大家可以记一下,那就是化碎为整,化整为零。我们依然用之前的一个版面为例,这个版面中的几个元素分的很开,很碎,那么我们就对齐进行化碎为整,这里的设计我们就不按照他原来的信息来了,做一些优化调整,
先让这个画板切分成为4个大板块,但不要均分,可以有一些面积上的递进比如1224,这样就有整体性和对比都有了,然后再去填充上图片以及文案,这样整个版面的一体性就更好了,你学会了吗。
案例4
这次是帮一个同学重新调整了作品集的版面,先看一下原来的版面存在的问题:
修改前,版面比较单调,用色单一,版式没有规律。点线面的用的也不是很合理,可以处理一下标题以及文本。文本也很重要,提炼文本能够让你的语句更通顺,并且在多行内容的情况下保持字数一致,让版面更整齐。其次细节处理也很重要,为什么别人的版式看起来就很高级,其实是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两个卡片的比例,字体、标题是否做过一些处理,以及文字之间的大小对比是否明显,左对齐还是居中对齐的选择,一些线条的方向和内容排版的平衡处理都会有密切的关联。
然后我对文字做了进一步处理,字体、文本行间距、大小以及颜色做了一些对比,用网格打基础之后,留白处理也会更容易。回形视觉动线来处理信息传达也更合理。
文章2:关于交互设计中的穿梭框用法
最近有小伙伴问,这两种穿梭框有什么区别?
看到这几个控件不禁觉得设计组件库的命名可能都要不够用了。不知道是谁命名的穿梭框反正和“金刚区”有点“像”,顾名思义就是“闪转腾挪”,但其实穿梭框(transfer:转移)逻辑是把一侧列表的某一项或多项内容转移到另一侧,所以如果叫做列表选择器select picklist也不合理,第二种反而更像列表选择,而穿梭框更像是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列表。那么严格意义上来说第二种选择器不应该是穿梭框,本体没有进行转移,而是复制到了另一个框里。就像你把商品放进了购物车,原来的商品还在,你选你要的去结账就行。
到这里有的小伙伴就会疑问,如果是第二种场景,那我要筛选什么列表内容,我就只在左边的框里选择不就行了吗,放到右边岂不是多此一举?非也,虽然第二种选择器,没有对一侧的内容转移到另一侧,但是第二种框存在的意义就是在多项目列表中,方便用户查看选中的项目,固定3、5个项目用单个列表框没问题,但是100个项目列表怎么办?而且选中的项目也会进行统一的编辑和管理,在一个框里总不是那么方便,就像是住集体宿舍,每个人都有那么不方便的几天。
所以其实这里在antd上面,设计师应该考虑到形式比较相似所以做了整合,因为毕竟后者真的不是穿梭,要么是多元宇宙在另一个时间线上又出现了一个自己?
另外,大家也要注意,数据录入时候的级联选择、树形选择这两种控件
本质上,这三种控件都属于信息的筛选和录入,有时候根据业务需求,需求对控件做调整和合并,比如在穿梭框里加树形选择或级联选择(树和级联就是同构异型),但要注意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比如左侧是树形列表,而要把一个子项目转移到右侧列表,如果左侧父集收起,那么我们就无法知道右侧选择的子项目属于哪个父集。
这里一般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就是将父集做上子项目被选中的标记,这样右侧和左侧的关联就有了,但是如果项目选择的多了就无法对应起来,所以要结合第二种,将右侧的子项目链路标注出来
感谢收看,欢迎赏个赞哦!

















































![AIGC助力电商视觉×头盔系列AI生成 [动态化探索实践]](https://img.zcool.cn/community/68e8da720067cv09d9quve1777.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w_520,h_390,limit_1/auto-orient,1/sharpen,100/quality,q_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