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黑白灰!120例产品配色让人眼前一亮
告别黑白灰!120例产品配色让人眼前一亮
配色能为你带来多少价值?法国色彩大师朗科罗先生说:“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颜色的设计,可以给产品带来15%至30%的附加值”。
色彩给人的刺激是直接的。消费者在挑选商品时,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产品色彩和造型,而后才会触摸材质、比对细节。好的色彩搭配,能建立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目前CMF设计军团成立了产品色彩交流微信群,诚邀设计师及对色彩爱好者们加入,长按+vx cmftuantuan,备注“色彩”,加入产品色彩交流微信群,与行业人士一同交流。
本文分享120例优秀的配色案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01 色相搭配方式
色相是指不同的颜色的相貌,与亮度、饱和度无关。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由颜色的名称标识,如红色、橙色或绿色等色相。
同色系:一种色系贯穿整个产品,不做色相上的差别。
这种方式整体感很强,缺点是会容易单调、颜色闷闷的。单一色全品使用,就要求产品的造型设计相当出彩。
如果造型简单,最常规的手法就是在同色系的明度、纯度上做出层次。
比如局部切割拼色↓
还可以尝试明度和纯度上的渐变,过度会更自然、更有虚实变化。
但渐变对材质的限制也比较高,玻璃、亚克力这种透明材质,出来的效果会相当有通透感、纯净感。
另外一种很考验功力的方式,是在工艺纹理上突破,呈现出的繁简对比,设计语言超强,高级感爆棚
像波浪纹、孔洞,都是非常常见的产品处理工艺。
上述的每种方法都不是单一的,完全可以叠加使用。
例如,下面这款鼠标,就是在工艺纹理上做了疏密渐变,节奏感瞬间就出来了。同时,左右分割线用了明度颜色区分。
前面提到的案例,全部都是用的同一种材质,通过一些设计语言来丰富。
像汽车内饰、音响这类高端产品,还常玩材质上的组合,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色皮质、布艺的加入,视觉统一又丰富,逼格一下就拔高了。
同一种色彩在不同的材质上都有不同的效果,这源于材质本身的物理特征。
光面材料的显色度更高,而在哑光材质上会显得饱和度和纯度较低。
邻接色:邻接色是指在在色环上,选取紧挨着的色彩搭配,这类搭配比第一类颜色范围更广,最少会有两种以上的颜色出现在同一产品上。
例如红色和橙色,黄色和绿色,在一起搭配不会显得突兀,但又有所区分。
整体中带有指示性,常见的会给按键、接口这些部位做颜色区分,让用户一目了然。
组合形式多样,比同色系的玩法更灵活,视觉冲击强很多。
对比色、互补色:颜色之间有强烈的对比度,可以创造震撼的视觉效果,这类配色非常醒目,能够快速抓住用户的眼球。
例如红色和橙色,黄色和绿色,在一起搭配不会显得突兀,但又有所区分。
整体中带有指示性,常见的会给按键、接口这些部位做颜色区分,让用户一目了然。
缺点是色彩的协调性不易掌握,配好难度很高。
因此,控制颜色之间的占比非常重要,最简单的就是一方主色,另一方点缀。
如果都是大色块,色彩之间的饱和度、明度尽量维持在一个层面,也会比较和谐。
涉及的颜色如果好几种,降低颜色的饱和度会更容易把控,也避免了杂乱无章
搭配黑白灰:最后一种是黑白灰色搭配跳色。
这种搭配组合在户外、运动产品中用得尤其多。
主体色饱和度极高,就需要用中性色调和、压制。
02 色彩的引导作用
产品的配色除了美观以外,还有指示的作用。重点部位特殊配色,可以强化局部的形态表现。在产品的功能区用差异色,以作功能区分,引导用户操作。
开关、按键、旋钮上,随处可见。、
小体积的产品,USB接口这些位置来一抹亮色,能起到点睛的效果。
另外,颜色还有很重要的警示作用。
黄色、红色这类明度较高,醒目的颜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力。
工程车上面的警示牌、消防栓等,电动工具设计上也比较常见。
03 色彩搭配传递的语言
合理的色彩搭配能烘托产品的氛围情感。考虑产品用什么颜色,要把产品的使用环境、人群、品牌理念,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比如设计儿童产品,多种色彩,高饱和度的产品配色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审美感觉。
不仅单个产品,在系列产品上SKU上,更要考虑到性别人群。
像女性色会更明亮、男性群体更沉稳。
家用电器的设计,要融入家居的环境中,要和家庭装潢相匹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经过市场调研,一般这些产品的配色都不会太花哨,大多是突出整洁,理性,安静等产品性格特征。这也是为啥小家电白色,淡色居多,因为购买的受众群体会辐射更广。
04 色彩给品牌带来的赋能
最后,落实到我们现实的产品设计中。很多品牌,多年来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语言,给品牌带来了很大的赋能。家居品牌【物鸣】,产品都有自己的专属配色搭配,整个品牌的系列感非常强。甚至有些用户把他们的用色,定义为“物鸣色”,看一眼配色就能认出是物鸣的产品。
猫王走复古路线,从小王子音响到原子唱机再到随身听,猫王一直延续了这个复古绿。成为了一个显性的品牌符号。
综上所述,配色这么重要,不要再堆砌色彩了。正如梵高说的:“世界上没有不好的色彩,只有不恰当的色彩搭配”。希望看过这些色彩搭配案例,能对你设计产品有启发~
免责声明/Disclaimer
① 素材来源于设计史太浓,作者 | Reman刘斌,已获授权;
② 版权归原创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③ 若此文章或图片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vxCMFDESIGN001)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