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的logo设计其实跟品牌没啥关系,品牌logo要慎重设计
但那些只站在“好看”角度去做设计和评判的作品最多只是个漂亮的商标图案,其实跟品牌没啥关系。
很多人把logo设计看作是美工设计师单纯的创意设计表现,难道不是吗?很多美工设计师也自认为是在做“品牌设计”。但那些只站在“好看”角度去做设计和评判的作品最多只是个漂亮的商标图案,其实跟品牌没啥关系。

这里的logo特指品牌logo,因为品牌涉及市场营销,品牌logo设计本身就是市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我要说的是,设计logo的方法和过程比logo本身更重要。因此设计logo并不只是设计师的工作,更是企业自身的工作。
图标≠logo
人们通常最大的误区就是把图标等同于logo,设计一个图标注册成为商标,然后把商标当作品牌。大部分的企业在做logo时,总“误以为”自己需求的是一个用于注册和识别的图标。通常的做法就是找个美工设计师,按“产品属性”做一些漂亮的图标就拿去注册了。对,那就只是个商标,却不算品牌logo,品牌不是在商标局注册的,而是注册在大众的心中。
大部分的美工logo设计其实都是潜意识的图标模仿。美工设计师们找到产品通用属性,运用形式美的图案法则,创作一些视觉图形,或者用同样的方法将字体图形化。但这些没有针对性定义的图标只是图标,却不是品牌意义上的logo。
那么logo设计应如何跟品牌相关呢?既然品牌要在大众心中,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你要在受众心中打下一颗钉子,然后不断用锤子去锤打,直到“深入人心”。因此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为“视觉锤”。

logo设计不是产品属性的视觉化,而是态度和观念的图腾
正确的品牌logo设计方式应当至少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先确立“是什么”? 第二步,该“如何表现”。
大部分企业在第一步就草率了,他们把“是什么”直接就想当然地定义为产品属性,是什么产品就按什么感觉走,做出的感觉都是的各种“形容词”的表现和描述。比如汽车就表现尊贵感、电子产品就表现科技感、家居产品就表现温馨舒适等等。这难道错了吗?问题来了,所有做这些产品的企业都是这些形容词,那你的品牌如何从中被“认知和识别”?仅靠一些雷同风格的图形差异?这对于受众是基本无感的。这是一个草率而无准确方向的开始,你一开始就没有找到能在受众心中打下的钉子,后续再锤也锤不到点上。你的品牌建设成本将会很高。
好的品牌logo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属性的图标。苹果公司是做什么的?苹果的logo有电子元素吗?有科技感吗?为什么是一个“毫不相干”的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答案或许就在眼前。

受众心中的钉子一定来源于内心的痛点和价值,并且这个“深度需求”空间还未有品牌填充时,你就可以把这个位置占上去(品牌定位)。这个价值并不只局限于产品的功能,反过来产品是作为锤子,体验和加强那个价值感的。因此,品牌概念要的不是产品属性表达,而是心中价值的升华。因此,logo设计首先要确立的是“你的独特价值和主张是什么?”
举个栗子:NIKE的logo,一个极简的“勾”,并非只是运动的速度和激情,其更代表了一种自我肯定和行动力的决心意志,Just do it !这一价值主张不仅激励我们去运动,更激发了我们面对所有困难的勇气!这一理念契合我们的内心深层需求,品牌的价值感就体现出来了。耐克以此核心理念,常年推出各种延伸创意的广告和传播,就如各种视觉锤,不断锤打你内心的渴望和需求,与受众深度链接,这就是品牌在受众心中注册的过程。




用极简的符号传递最大外延的价值信息,这就是极精简的传播成本运营,这一符号就成为一种“超级符号”。品牌营销的本质就是传播成本和效益比的竞争。从这个维度来讲,如果你的logo没有任何传播效益,你的品牌营销成本就是相对最大的。
由此可见,企业能正确确立自己品牌“是什么”,是品牌logo设计价值最大化的先决条件。
设计logo时你总是草率地忽略了另两个更重要的元素
从传播角度来说,除了图形字体商标外,品牌命名和广告口号也是品牌logo,只是人们常把logo狭义地理解为视觉符号,其实听觉符号比视觉符号更重要,因为听觉的传播比视觉更具“成本”优势。
品牌命名其实是个很大的学问。同视觉logo设计一样,很多企业常见的命名方式就是按产品属性创造“词语”。跟评判视觉设计“好不好看”同样误区的是名字“好不好听”,好看、好听只是基本的属性,重点是这个名字要干什么?动词是最好的,这与视觉logo的主张是一致的。或者你用名词也还好,因为名词可以定义。定义是非常好的识别和区隔。都比那些惯用的形容词好。
特别要说明关于“中文命名”的问题:无论你主观上觉得土不土,中文名是在本土传播的基本要素。那种不知名、又读不顺、不易记的英文名称的“假洋鬼子”简直就是传播的拦路虎,对于品牌认知就是灾难。我们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传播和认知,而非做漂亮的装饰。
至于广告口号,是我们品牌理念凝练的话语logo,是和名称及视觉符号一致的系统表达。当然,口号在不同时期可以不同改变,就像logo的升级改变一样,触及品牌战略。
所以,logo设计不能单从视觉考虑,而是研究受众心理和传播的过程。
logo设计的方式触及品牌营销系统的本质
品牌价值可能是唯心的哲学观:认知以内是世界,认知以外都无视存在。唯物主义的逻辑是先有产品,再有认知,后有体验和价值。但品牌营销的本质是抢占认知心智,我们不妨反向思维:先设定价值、然后传播认知,并物化概念为产品,去体验和加强认知。这是以人为本的主观创造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一定客观真实,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和保障。他们乐此不彼,并有忠诚和粘性,这就是我们缔造的品牌文化。
logo设计最终的成品表现形式可能就是一个图标,但为了设计logo,探求品牌理念价值的过程,启动了企业品牌管理和营销企划的系统性思维和方法。这具有产品开发和营销传播战略方向指导的意义。logo本身的表现也许不那么重要,但正确的导入过程非常重要。
对于品牌logo,请慎重设计!
我是金钻子,资深品牌管理策划,资深设计师,欢迎关注交流
- END -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相关阅读
品牌形象升级有多难?小米的“超椭圆”让我想起16年前富士康的“模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