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设计流程(二)

杭州/网页设计师/3年前/638浏览
电商设计流程(二)

执行中期:落地&优化。主要针对工作细节、反复改稿、工作量堆叠三块展开

电商节奏较快,对于电商设计单纯的讲求效率可能会降低设计质量,为了优化团队设计及认知能力不均的情况,通过流程把控将设计质量提升到基本标准。这个流程更多的是为新入行的电商设计师提供,希望通过输出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流程围绕执行前-中-后三个节点展开。执行前期:倾听以明确需求;执行中期:落地&优化;执行后期:核查、展示、交接;定期复盘。该篇主要围绕执行中期的落地&优化环节展开,共计3749字符,浏览时间预计18分钟。

一、执行前期:品牌认知+需求认知,通过倾听以明确需求

二、执行中期:落地&优化。主要针对工作细节、反复改稿、工作量堆叠三块展开


1.文件命名存储

项目人员变动,文件命名存储需要规范精准才能高效协同。文件命名与存储需保持单一性原则:A文件不得存储在B、C两个文件夹内,避免查找搜索混乱。关于文件夹归类保存的优秀文章推荐给大家:做了几年设计,你还不会文件归类保存吗。其中提到3点核心原则:方便取用——文档层级清晰,成员可快速查找使用;统一命名——命名有统一的标准及形式;及时更新——保证为最新文件。目录层级结构上,一级目录尽量7个以内,简短精炼;二级类目类别有效;三级目录具体详实。下图为部分示例,具体内容结合工作梳理。

②内容准确性:设计内容通常由需求方提供,涉及文案、价格、配图、链接等,确认设计成品是否与其一致,有无错别字/极限词。个人习惯把已制作的内容加粗标记,与未制作的内容有明确格式区分,防止工作中途被打断后忘记具体进度。


2.反复改稿

反复改稿或许是让许多设计师最为头痛的一点。虽然已经按照流程走完了前期步骤,但工作中仍会出现各种情况导致反复改稿。梳理了常见的三类引发反复改稿的情况,分别针对这些情况罗列了几个措施,虽不能杜绝改稿,但对于提高改稿的效率还是可行的。

①多个决策者,意见无法统一:由于甲方决策者过多,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意见无法统一。对此我们首先和对方明确对接决策人,由对接人梳理要求再统一给到我方。常见的情况是双方沟通群内,甲方ABCD一人一个意见,群内多人同时发声容易遗漏信息,多个意见中还可能出现两种甚至多种完全不同的方向。这些对于我们的后期执行都是非常不利的,不是说我们不能去一一实现对方的各种想法,而是基于项目的时间成本无法逐一试验

②对接方非决策者,需求传达不准确:工作中不少对接方只是“传话筒”的中间人角色,他们无法对结果负责。如果决策者能够直接参与决策,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但许多决策者身处高位,有更重要或紧急的事需要处理,无法着眼于这些细节,所以针对“对接人”这部分做一些优化。

对接人可以开放式的回复:您说的这个点我和设计去沟通一下,会尽快给您回复。这样的回复方式,可以让对方get到:您说的情况我们知道了,但是执行端由设计推进,所以需要征询设计师意见。之后由设计师给到反馈内容,也可以让对方了解设计师的想法和意见:如果按对方意见优化是否结果呈现会更好,又或者我方为什么不按意见优化的设计想法是什么。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磨合出的共同的结果,才是甲乙双方合作的价值体现。如果单纯的按某方意见执行,或许下次还会不停给到意见,甚至对方会认为“我说A你就执行A,你自己作为设计师的个人思考在哪里?”所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对方是基于什么原因提出的建议,对方想到达怎么样的设计效果等问题,才能更好的达成一致意见,体现设计师的价值。

另一种方式,对接方截图修改要求,避免转述:经过转述的需求可能导致信息偏差。举例:需求方说设计不够大气,如果对接方将“大气”理解为“大”,或者多个对接方几经转述,原本的要求可能会和传话游戏一般,最后等设计师接收到信息时已面目全非了。

③设计师意见未被采纳:设计师在优化中发表意见要注意沟通技巧,以便双方达成一致。推荐沟通技巧的书籍《沟通的方法》——脱不花著,书中有很多实用技巧,以“说服”为例:成功的说服是不说服,说服一个人不是拿这个方案按着对方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接受,而是让他觉得我们是一伙儿的,我的目标就是他的目标。对设计师而言,最好的“说服”方案:通过可视化的、数据支撑的形式,让对方意识到你的想法是有据可循的,而不是和对方说:你这样改不行,不合适之类的,这些语言过于空泛,无法让人直观的感受到结果;或者从第三方(消费者)的角度,这样进行沟通:如果按照……的方案优化,消费者可能……,产生的转化或点击可能不会很理想。当然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的。有时未上线的内容无法产生数据,那么将优化前后的效果直接对比会更具说服力。

基于以上几种常见情况分别罗列了一些应对方法,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关键节点主动反馈来提高成品率(这在完善的OA系统中都能解决)。越是缺乏反馈的结果,与需求方的意图差异也可能越大,如果结果不是需求方预想的,甚至要求重新设计,项目的整体周期会因此而耽搁,产生的损失就不止一点点了。尼尔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则(交互)中有一“状态可见原则”:系统状态需要即时反馈给用户,不让用户因对系统状态(过去、当前、未来状态)的未知而产生焦虑。所有的体验中,反馈都是重要的一环。如果在关键节点及时给到反馈,对方能更好的知道设计师对需求的理解和执行程度,结果的确定性才能更高。常规电商设计流程包含创意规划-草图-线稿-上色-成品这几个阶段。

以上内容总结:可执行的最小化行动+可持续的沟通。


展开知识点:沟通中有一个著名的“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视窗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开放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信息;盲目区:是自己不知道、别人却可能知道的盲点;隐藏区:是自己知道、别人却可能不知道的;未知区: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这四个视窗能让我们了解到为什么我们说的别人听不懂,或是别人说的我们无法理解,只有当这几扇窗户全部打开的时候,有效信息才尽可能的被双方所获取。通过有效的沟通,努力消除彼此的盲区,拓展双方共识。就像《沟通的方法》中说的那样:沟通是一场需要不断打磨方案的无限游戏!设计也是如此,本就不存在一开始就十全十美的方案,在沟通中反复测试、调整、确认,以达成理想目标。


3.工作堆叠

工作量扎堆是电商设计师活动时期的常态,公司主营大健康类目,年均活动数20+,平均每月2场活动;假设设计师人均负责3个项目,每月至少6场活动设计,更别说快消、美妆品类了,这些类目的活动只会更多。所以设计师要掌控好自己的时间。我们需要做的有两点:事项记录,事项分类,时间分配,分析时间。

①事项记录:这边介绍一种高效工作方法:GTD(Getting Things Done),其核心理念是记录下来要做的事,然后整理安排。如果有完善的OA系统,可以直接通过系统处理。基于实际情况,团队成员每日到岗后30分钟内梳理近两日需求,月报对接下月重点工作事项,飞书在线表同步汇总;个人使用的记录工具是“滴答清单”(部分功能截图示意),可对提醒事项做重要程度区分,如果记录的事项中包含时间会自动在对应时间闹铃提醒,可同时设置多个提醒,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试一下。

②事项分类: 要事第一。如何区分重要和不重要?区分的原则我称之为百次原则:即假设你把这件事做一百次,对你的人有没有帮助,个人会不会成长?(引用你了解的时间四象限矩阵,可能一直都是错的)。事件的重要度越高,事件消耗的时间长度越短,单位时间的效益越高,这样的事件越应该得到更高的优先。但事件消耗的时间长度并不是固定的,还应引入一个变量:成果的完美程度。如果需求优先以上线为目标,有时适当降低完美度是可行的,因为此时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有时要坚持完美,因为某些事情某些场合不够完美不如不做(引用在时间管理中如何区分事件的重要和紧急)。

③时间分配: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分类,精力较好的整块时间处理重要的事情;剩余的时间以及碎片时间处理不重要的事情;做一件事时决不想另一件事,保持高度专注。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的事上。比如个人上午与他人沟通较多,会集中处理;下午处理需要高度集中的事项,可以较少的被打断;又或上午精神状态较好适合创意思维发散。大家可以结合各自的工作要求和习惯安排时间。这边收集了一些注意力的保护法则,比如减少事件切换:工作时把手机锁进柜子里或把静音的手机放在右手边(工作时右手使用率高,左手空闲时到右侧拿手机不便,可快速降低使用频次);对于他人的打断集中处理或者换时间时间沟通;在注意力不集中时,主动休息10分钟,给大脑换个环境。

③记录&分析时间:最稀有的资源就是时间,如果要管理好的自己的时间,就应该了解自己的时间是怎样耗用的。团队的日报包含每个人对自己每日完成需求的时效记录。对于不同的需求,会有不同的标准时间(团队成员能力不均,时效会有所差异,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时效标准经全员认可)。如果个人时效超过标准时效,那么需要拆解是以上哪一个步骤耗时较多,并分析原因,这样才能在下次遇到相同需求时更高效的处理。(左侧表格为日报模板,右侧为标准时效)



4
Report
|
13
Share
相关推荐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作品收藏夹
Filmora V14 官网升级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淘宝618淘金仔|互动设计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作品收藏夹
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
作品收藏夹
矢量插画
矢量插画
矢量插画
矢量插画
作品收藏夹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