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大咖访谈】数据思维让体验设计更科学
通过数据挖掘机会点,打造更佳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
本期大咖:李可
联想 SMB 官方直营设计中心负责人,负责 SMB 官方直营所有业务的设计把控,包括联想企业购官网、联想 ThinkPad 商城官网,ThinkPad 天猫店、ThinkPad 拼多多等(UI 改版、大促活动、拍摄、线下活动设计等)。拥有近 10 年用户体验设计经验,曾任职于、美丽说、小米等企业。
如今,数据驱动渗透各行各业。为了带给用户更优质的服务,体验设计师也开始谈论“数据思维”,通过数据挖掘产品机会点和用户需求,为用户打造更佳的产品使用体验。本期【蓝湖大咖访谈】,深谙用户体验设计的李可老师,将为我们分享“数据思维”和体验设计之道。
什么是数据思维?
在大数据没有成为普遍的时代,人在做决策时,一般会依赖过往的经验和直觉判断,决策存在极大的风险。
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发展,人的行为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录和保存,数据帮助企业和个人能更快、更准确的做出判断,规避了一定的风险,数据驱动已成为大势所趋。于是,很多企业要求设计工作者具备“数据思维”。

📌 什么是“数据思维”?
对设计师来说,指的是:具备借助数据进行思考的能力,为产品和用户提供有效的设计。通过大量的产品信息数据,更科学的做产品功能和方向的改版与测试。把个人主观意识、先入为主的概念降到最低。
数据对设计而言是辅助,体验设计师具备“数据思维”,不要求精通数据研究,而是通过看数据,确定项目业务目标和产品现存问题,再分解问题本身,确定有效、可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
如何建立数据思维?
在我的用户体验团队,我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产品经理的角色,因此我很关注数据,经常研究数据表格。
设计师大多感性认知会高于理性认识,对于很多体验设计师来说,建立“数据思维”是很一个难攻克的难题。但是设计的本质是提升目标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用户体验的好坏体现在数据中,要做好用户体验设计,就不得不了解数据,掌握“数据思维”。

我的设计团队 SMB 设计中心成立后,将整个 SMB 业务进行了整合,负责的设计业务对接三个平行业务部门,Thinkpad 官网、联想企业购、惠商(天猫,拼多多)等。负责业务企业官网的改版、日常电商活动等设计工作,为之打造优质的 B 端与 C 端产品的用户体验。
📌 为了帮助团队的设计师建立“数据思维”,作为设计负责人,我的方法是:
在部门例会和日常中,我会分享很多公司的数据运营案例以及设计案例(包括:行业设计案例、运营业务案例、营销方案案例等),大家一起学习。设计师从中能学习数据和逻辑的相关知识,建立起“数据思维”和“逻辑思维”。
同时,我也会买一些“设计”和“数据”相结合的书籍和资料,供大家学习,读书是汲取经验的好方法。
在设计师建立起一定的“数据思维”逻辑后,再让设计师与所支持业务团队沟通,深入了解业务的数据模型。
让设计师在每一次的设计执行前,通过数据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在每一次的设计落地后,通过数据验证设计的效果。数据验证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不同的 AB 测试。
脑暴更多,关于思维逻辑的深层次的业务产品交流,设计分享和提升日常必须要做。
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总是会结合数据分析用户诉求,更好地了解用户。
数据思维让体验设计更科学
“数据思维”帮助体验设计师更好的理解业务需求和产品的痛点,更科学的做设计,最大化的发挥“设计解决问题”的价值。

📌 如何结合“数据思维”提升用户体验呢?
大家都知道,现在每个互联网产品都会有用户满意度调查,包括:用户基于产品的各种问题和 NPS。
除了用户满意度调查,还要对产品的每个功能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转化率、点击率等信息。
最重要的是用户的行为路径信息,通过用户路径的行为,模拟用户体验场景,深度剖析用户心理,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功能和问题。在有问题的时候,进行不同维度数据的交叉验证,从而找到快速解决方法。
👉 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次,天猫运营的同事问我:“品销宝”的效果不好,设计上应该怎么进行修改呢?
首先,我了解到,“品销宝”是天猫的一个投放广告类型,后台可以做 ABC 三种投放素材,点击率受画面信息影响很大;
📌 于是,在画面和信息上,我改了三套文案逻辑:
A 方案讲性能
B 方案讲使用场景化
C 方案讲价格战
三个不同的方案,分别去做点击率的测试,由此找到最好的设计解决方案,“品销宝”的点击率也有所提升,效果更好。
“数据思维“在设计中的应用渗透在很多方面,无论是电商活动设计,还是产品功能的 UI 设计,数据都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产品设计本身更好的解决用户的社会需求。
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道
📌 设计师成长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不要成为一个工具人,而是成为有力量的合作伙伴。

做设计要注重细节,但一定要避免变成流水线,自己要有对设计的思考、业务的思考、体验的思考。
同时,除了设计师的本职工作,我会建议我的团队成员去体验不同角色的工作。比如抖音直播卖货(主播)、拍视频(博客)、写文案(运营)、从业务端出发去画产品逻辑框架(产品)、每天看自己业务的各种数据(商业数据分析),甚至写诗,我期望大家在提升设计能力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在我的团队,设计师会各自负责不同的业务,有 UI 用户体验设计组、活动组、拍摄组、渲染组,在过一段时间后会轮换,根据业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让每位成员都可以多方向发展和学习,以此增加每个人各项发展的能力。
📌 最后,一定要多读书,任何方面的书。如果你不爱读书,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学习,就像看抖音,有的人是去看笑话,还有的人是去学习。另外,大家一定多看来自国外不同的设计风格的作品,以及关注设计的主流趋势。
看了李可老师的分享,大家一定对体验设计师的“数据思维”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期【蓝湖大咖访谈】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