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大咖访谈】新东方 | OK 视觉总监马晓伟:如何用创新破局设计难题

北京/UI设计师/3年前/416浏览
【蓝湖大咖访谈】新东方 | OK 视觉总监马晓伟:如何用创新破局设计难题

我们相信所有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大胆的去突破,这种突破还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或者你想给用户什么样子的场景。

本期大咖马晓伟:新东方 | OK 视觉部总监

十余年视觉设计经验,历任 Wunderman/AGENDA(伟门/安捷达)美术指导,Saatchi & Saatchi(盛世长城)美术指导,乐蜂网 UED 副总监,神州租车 UED 总监, 现任新东方 | OK 视觉部总监。

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对于毫无新意、没有特色的产品仅仅只会昙花一现,所以产品设计的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设计的根本要求就是创新,只有时刻保持创造力的艺术才能体现时代价值感,才能被社会认同和接受,不断的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设计中亦是如此。

由于产品信息越来越复杂,产品的表现形式和传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让用户“多看一眼”?是设计师需要深思的问题。本期大咖访谈,我们邀请到了新东方 | OK 视觉部总监马晓伟老师,他分享了团队曾做过的创新设计案例,对设计从业者如何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内卷时代下设计师的机会

我认为内卷是国内互联网设计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它会倒逼出好的设计规范,设计流程,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团队小伙伴的交付件质量。

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之内,这是一个好的方式。

当然,有好的一面同时也会带来坏的一面 —— 设计的同质化,设计师的作品无法有更好的区分,很多有想法的设计师还能 redesign,再突破或者提高,一些设计伙伴就只能在规范下规矩创作,成了复制者。

对于 UI 设计,直白点说,入门相对简单,素材源文件、简历包装方法、设计思路教程整一套,找个 APP 仿一下,改个颜色,换个 icon,换换运营图,就能让一个萌新从表现上看起来像一个不错的设计师。这样的设计师跟有一定经验的设计师混在一起,在做选择的时候其实比较难,你不知道真假,这就导致选择时的主导因素变成了你的产品好不好?你的产品知名度怎么样?为什么?因为成熟的产品经过了市场的筛选机制,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他的经验是符合规范的,他有一定的设计方法论、设计流程和团队协作意识。

另外跟品牌设计师不一样,通过过往作品,你能够从美术、版式、想法 、工艺等角度对设计师的水平有一个大概的预测范围,越有经验在设计方面体现的就会越明显,而不是他在哪个很好的设计机构或者服务过哪些大品牌这种标准来去判断这个设计师的水平。目前设计的选择上,慢慢趋向于在千篇一律的设计作品里,寻找更有想法,风格更鲜明的设计师。建议做设计的同学,如果想让自己保持竞争力,创新的设计方向会让你变得更有未来。



位设计中的思考

OK 创立于 2014 年,是一家专注于教育领域 AI 技术应用研发,面向全球提供包括教育云、软硬件以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在这里我分享下我们在展会和展位设计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展位设计上,都会考虑用什么样子的方式,来去获取用户,希望用户走进来。那么,如何从千篇一律中跳脱出来,成为最靓的仔,这几个角度需要考虑。

第一,OK 希望在教育领域,开创一个全新的智能化品类,

第二,基于品牌目标,品牌调性自然而然,就应该是科技、创新、还有最基本的,就是教育。

第三,展位设计模式化,适配各种不同的展会大小。

第四,控制成本的同时,做出最好的效果。


 

产品设计中的创新

一直以来,大家了解到、看到的学习机,如步步高、优学派等,形式上都直接沿用了 pad。

OK 智慧学习机,我们在考虑学习机设计的时候就在想,提到 pad,一般都是玩儿 pad,它天然有娱乐和社交游戏的属性,用户心智根深蒂固了,学习只是附加的功能,玩儿的逻辑和学习的逻辑是完全相反的。我们既然要做,就要围绕专注学习的场景,去定制专属的教育产品。

基于此,我们设计了基本原则。

第一,它是完全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于场景的,能够边看边写。

第二,当有文字开始,书写就被刻在了教育的基因里,键盘操纵下的提笔忘字已成趋势,当设计教育的智能产品时,必须要保留传统的书写习惯,同时要有笔随心动,非常流畅的书写体验。

第三,护眼,保证孩子的健康。我们想了很多个方案,最终,创新性地将电子纸技术加入到了学习机中。

当和市面上其他学习机摆在一起,OK 智慧学习机一眼看上去就完全不一样。他有两块屏,上屏是彩色的,但是下屏却是一个可以书写的墨水屏,能够直接书写,写起来和纸张的触感一模一样;同时,这样特殊的材质,完全适应眼睛,看书、做题,大量的用眼场景,都得到了保护。

我们相信所有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大胆的去突破,这种突破还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或者你想给用户什么样子的场景。

能够做出破圈的设计,是因为我们团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共同的歌曲《我们不一样》,这是我们设计的团魂。当然不会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是在这个行业里,保持不一样的设计,跟其他的区隔出来。

当你在下意识做出的设计,设计师自我淘汰这种设计,经过几轮下意识的设计,设计师才会真正进入深入的思考,基于市场、用户的需求 ,我们到底想给用户呈现什么样的设计。


创新设计的驱动与提升

一般情况下,对于创新的驱动因素,大家都会想到市场驱动和技术驱动,但也有人认为是设计驱动,我认为不管是哪种驱动,其实都是遇到了问题时的一种最优解决方案的博弈与选择。

有的市场行为可以解决,有的通过技术也可以解决,当然也可以通过设计解决,我觉得重点是分析问题或者需求,得出来对应的解决方案,当对方案的选取达成一致, 大家就有了一个核心目标。

具体例子,我们公司最早的 logo 是 OKAY , 这个 logo 让我们遇到了几个问题:

第一, 这个 logo 在商标注册过程中,遇到很多类别无法注册。

第二,我们的用户。二、三、四线的用户,都是分开读 OK , A、Y 、这样读。而我们其实是个组合词,在国外这是很口语化的词,但是在国内其实很容易读错

第三, 因为无法注册的问题,导致了我们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 logo ,整个品牌无法做到统一。

我们团队在思考的过程中,刚开始基于 OKAY 进行视觉化,非常的不理想,最后我们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用国内用户最熟知的 OK 字母。

当然,这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之前基于 OKAY 做的市场努力都沉没了,要让大家重新认知,这个成本是很高的,但是最终团队用设计方案说服了市场,这就是设计驱动去解决公司的市场以及产品带来的问题。

当然不是每家公司都会让你去做改变,基于公司背景,会遇到不一样困难, 所有的想法都需要去落地,满足公司的阶段性发展需要。

做出有效的创新设计,除了具备“创新力”,设计从业者应还可以从以下维度提升自己:

下意识的设计,永远不是最好的设计;

不要陷入创新的怪圈,不要着急创新,多积累、多看、多练习、多思考,这样你在进行创新的过程,才会知道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

时刻保持新鲜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设计, 除了 UI ,可以去了解工业设计、广告、 创意视频等,这样能思考更多。 以上仅供参考,毕竟每个人的对于设计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本期的【蓝湖大咖访谈】就到这里啦,感谢马晓伟老师的分享。相信通过本次访谈,大家对产品设计创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大家有什么疑问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1
Report
|
3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什么是好的设计
什么是好的设计
什么是好的设计
什么是好的设计
作品收藏夹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