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全面了解3D表面薄膜装饰工艺:TOM
一、什么是TOM?
二、工艺特点有哪些?
三、工艺流程介绍
四、TOM工艺的主要应用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CMF(色彩、材料、工艺)
一直以来,膜内及膜外薄膜装饰工艺深受各行业喜爱,在汽车、家电、包装等领域的产品外观件上经常会见到它们的身影,可谓是应用广泛。膜内外装饰工艺中,用的更多的有INS、IML及TOM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或将大范围取代传统工艺来制作更丰富的装饰效果。本文,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TOM工艺,主要内容包括:

图 别克GL8 Avenir内饰复杂曲面零部件采用TOM工艺制成,由一位汽车CMF专家提供

CMF设计军团专门成立了表面处理及成型工艺技术交流群,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站酷和公众号:CMF设计军团号,备注“工艺交流”,加入技术交流群,与专业人士一起探讨!此群仅限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入群需实名制!
一、什么是TOM工艺?






前不久,笔者去过一家做TOM很专业的企业参观学习,与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实地感受了这种工艺所做成的产品效果。笔者亲测,质感确实非常逼真,无论是仿皮革、木纹、石纹、渐变色还是金属等,有想了解这家供应商及深入探讨这种工艺的朋友们可以加笔者微信13713875667,一起交流。下面这些产品样件都是采用TOM工艺制成。





图 TOM工艺制成的产品样件效果拍摄

图 笔者拍摄的一个TOM工艺样品,曲面包覆的非常自然顺畅,触感非常不错,手机拍摄条件较差
二、工艺特点有哪些?
触感更真实,TOM工艺过程中的薄膜软化温度较模内装饰的低100-200℃,加压压力不需要太高,因此,触感会被更好保存,并且不容易减弱或消失,摸起来更真实一些;
性能稳定,可塑性强;
色彩表现力更强,更丰富;
适用的材质多样化,不仅是塑胶,还包括玻璃、金属、木材等;
加工效率还不错,小件产品可一模多腔,同时披覆,但方向需一致。大小件均可实现表面装饰;
相比于水转印、电镀、喷涂等传统工艺,更环保,工艺可控性更高;
设计自由度大,可适用各种复杂形状,更“深入”地加工,加工过程中可以包覆到产品的逆勾部位及末端;
包裹边界的范围较大,可满足复杂形状的成型拉伸,膜厚大概在0.05-0.5之间;
定位更容易一些,比如文字或图案部分,精度更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工艺流程介绍






四、TOM工艺的主要应用



图 别克GL8 Avenir,图片由一位汽车CMF专家提供



图 丰田凯美瑞,图片由一位汽车CMF专家提供
目前军团正在开设CMF设计课,了解+CMFDESIGN01,具体内容如下:
一、《CMF设计的管理与应用》:1)CMF设计模型讲解:CMFPSE模型;2)个人的CMF技能与管理方法;3)企业中的CMF管理方法和团队构建;4)企业做CMF需要具备的6大硬件设施。
二、《色彩搭配与管理》:1)如何通过色彩建立品牌形象;2)产品颜色管理及标准色样制定;3)色彩优化和色差控制;4)高级色彩搭配技巧。
三、《汽车内饰表皮材料设计开发与流行趋势》:1)汽车内饰表皮常用材料介绍;2)汽车内饰表皮材料的CMF设计开发流程;3)汽车内饰表皮材料的CMF设计流行趋势;4)汽车内饰表皮材料的多重感官设计;5)汽车内饰表皮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四:《汽车CMF设计流程与案例》:1)汽车CMF设计研发流程;2)汽车CMF设计的方法;3)汽车CMF材料、工艺、应用经验;4)量产车CMF设计案例分享;5)新能源车型CMF设计亮点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