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互动功能如何设计
社区产品中,评论作为最基础的功能,扮演着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同时,也是众多社区产品吸引用户的利器之一。
概述:
社区产品中,评论作为最基础的功能,扮演着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同时,也是众多社区产品吸引用户的利器之一。在一些产品中,评论甚至比原内容会更加有趣,“内容决定平台的下限,评论决定平台的上限”,今天,我将以交互的角度去思考评论功能设计的要点。
下面的内容,我会通过CSDN的PC端博客详情页的评论区为例,具体分析用户发表评论的动机、他们想看什么内容,以及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细节问题,期望能够给看到文章的你有一些启发。
01
—
做设计前的思考
1.确定设计目标
用户需求/痛点分析,提炼用户体验设计目标及设计策略
做需求优先级排序
2.确定页面框架结构与信息层级
现有框架结构与信息层级梳理
3.交互方案摸索及详细交互细节设计
设计多种有效解决方案,以用户视角分析易用性
发散思维,创新交互形式及流程细节
好的,我们在做完一些初步的设计思考后,开始正式进入设计执行阶段:
第一步:
体验评测发现当前版本问题及优化点
当前版本的体验及功能梳理:从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三个方面考虑,现有版本存在的问题,发散思考创新点和优化点...
如果你是一个资深的交互设计师,或者你对产品定位、商业目标等很了解,加入这些内容去思考会更完善。

通过对现有版本详情页体验发现如下问题
发现问题记录:1、2、3、4、5...

第二步:
梳理用户评论互动场景及发表评论的动机

那么问题来了,用户到底想看到什么样的评论呢?
概括来说,用户对于评论的诉求无非是以下三类:时效性、逻辑性和趣味性。
时效性:我要看最新的评论;
逻辑性:我要看懂评论;
趣味性:我要看最好玩/有用的评论。

针对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开动脑筋对症下药:思考一下,提升用户发表评论,参与互动因素。
发散思考激发用户参与因素

第三步:
通过上述用户需求分析,挖掘到的痛点和机会点如下:

结合痛点和机会点,明确优化方向

通过KANO模型对需求分类:评论互动的需求类型/优先级

第四步:
确定设计优化策略:整体评论/互动优化策略

02
—
用设计解题,落地方案
根据设计策略优化博文详情评论区及整体页面
根据前面设计前的思考及分析工作,我们最后得出了很多具象的设计创新点及整体设计策略:
1.强化评论功能的位置呈现——强化呈现
2.内容精心筛选后再给用户——内容分类
3.酒香也怕巷子深,精彩评论要外放——信息外放
4.创新交互细节符合人性化体验——体验人性
5.其他交互细节优化
1.强化评论功能的位置呈现
根据「菲兹定律」可知:目标越大,指向越快,时间越短;同样地,目标越近,指向越快,时间越短。


优化后

优化前
2.内容精心筛选后再给用户
评论少不好,但是多而杂的评论也并不是用户想要的,热门/精选/神评,可以勾起用户的兴趣,引发用户参与其中。

3.酒香也怕巷子深,精彩讨论要外放
对于用户间的讨论、楼层回复是评论区的最精彩内容,正是因为这些互动内容才会更吸引用户游览,不要把回复内容收缩起来。

4.1.创新交互细节符合人性化体验
顶部导航,在用户向上滚动查看页面时,显示文章及作者简要信息(文章标题、用户头像/昵称、关注、赞赏)便于用户操作。
同样基于「菲兹定律」原理,有限的屏幕中,页面的四个角落及边缘最便于用户定位,查找固定且常用功能。

4.2.保证用户操作状态及时可见
用户点赞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标颜色变化及数字增长,可以在页面顶部设置Tip提示,这样用户更直观,点赞操作也更有仪式感。
现有生产点赞状态不明显,用户容易反复点赞,因为用户没有得到回应,不知道是否点赞成功。

5.其他交互细节优化
01.功能操作符合用户心理认知:用户想要回复博友评论内容,点击评论内容出现「举报」「回复」功能,点击回复应该在评论内容下直接出现输入框,而不是跳转回固定的回复区域,这样的回复操作才更符合用户心智模型。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依次加载展开内容,到最后评论结尾处,提示用户:没有更多评论,同时,重复展示「写评论」功能,再次激发用户参与互动。

02.补充热门评论,同时增加评论助手:引导话术可配,点击进入今日最热议的文章排行榜,查看更多精品内容及评论。全部评论中,点赞最多的设置精彩评论,在热门评论中展示并显示特殊标签。

03.赞赏功能无论对于平台还是作者都是重要的,平台可以抽成盈利、文章博主可以得到来自实际金钱的鼓励,这种鼓励的激励性远远大于用户评论内容好评,所以要提升「赞赏」功能的位置权重。

04.根据「交互设计4原则」及用户的使用频次,隐藏次要的收藏文章及举报文章功能,强化主要高频操作功能。

05.根据「尼尔森十大原则」中的状态可见/防错原则,用户未录入时,发表评论按钮置灰显示,输入文字后,按钮可点击。
增加表情功能,丰富用户情绪表达,纯文字的情绪理解不尽相同,但是表情符号对于整体用户的认知是一致的,便于用户传递情感。

06.评论区为空,空态展示,指引性文案,引导用户做首发评论,点击文字链接,焦点直接获取到评论输入框的录入状态,方便用户直接发表评论内容。


以上我对「评论」功能做的一个简单的分析和设计,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建议或者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喜欢就点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