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大咖访谈】好未来产品总监贾子健:“AI + ” 的产品养成

北京/UI设计师/6年前/435浏览
【蓝湖大咖访谈】好未来产品总监贾子健:“AI + ” 的产品养成

AI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必将带来行业的变革

本期大咖

贾子健,好未来产品总监

九年产品之路,先后服务于网易( 163.com)、奇虎 360、摩比神奇,现任好未来产品总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其应用已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与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越来越普遍,“AI + "蔚然成风。



“好未来开创了“AI + 教育”的先例,卓有成效,本期【蓝湖大咖访谈】有幸邀请到好未来现任产品总监贾子健老师,为大家分享智能时代的产品之道。”



“ AI + ”的现在和未来

人工智能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应用层面,以文字识别、面部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依托于传感器及对应识别算法的应用为主,例如:旷世科技的面部识别、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拍照搜题的 OCR 识别,以及各种教育课中的语音识别和面部识别等。


另一个方面为数据层面,以推荐算法、数据挖掘和算法策略等场景为主,例如: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抖音的数据挖掘,菜鸟物流的仓储流转策略等。


不管是应用层面还是数据算法层面,人工智能都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而这种新体验的背后带来的是效率的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注定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在教育行业,AI 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课中、课外场景。教育场景比较特殊,面向的人群也比较特殊,以 12 岁左右的学生为主。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应不同的行为,造就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 AI 技术应用。


我们都知道小朋友在幼儿时期注意力分散,对于产品交互方式的掌握比较少,10 岁以下的小朋友基本只有听、说、点选这几种交互方式。在做面向小朋友课中教育产品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针对他们的这个特性进行针对性设计。比如:

👉 用可视化的语音条,引导学生开口;

👉 通过语音识别来判断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流利度;

👉 用面部识别来监控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是否离开了摄像头的监视范围,有没有好好听讲;

👉 同时也用面部识别来记录同学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以分析不同课程对于同学们的影响。


以上的例子只是课中场景“AI +教育”的应用。还有课后练习,在自适应推题的数据算法层人工智能的探索。随着近两年教育的逐渐火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适用范围和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广。


除了教育行业,AI 技术还被成功应用在诸多领域,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有两个:一个是我们每天要订的外卖,另一个是我们每天打车用到的滴滴。外卖的订单派送系统就是通过计算每个派送员的位置和单量,来选择推送外卖单,给外卖小哥进行调度选择。


而滴滴的车辆调度更是如此,当有乘客下单打车的时候,司机接单,平台通过车辆路线、车辆类型、接单类型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演算,智能分配给各个终端司机的手中,或者推荐最容易接单的几个司机。


以上提到的领域在成功结合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都共同做对了一件事:利用人工智能去挖掘实施数据中的可能性,并通过一些算法和规则把效率提高到一个人类无法企及的高度中。


人工智能,现阶段还是人工+智能的阶段,未来才会是真正人工智能的时代。现阶段无论哪种算法和实例,人工智能大多数都依托于深度学习这一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衍生和繁茂。


未来伴随着 5G 的到来,网络基础设施会更加体现在低延时性、高带宽、高速率传输等方面。基于这些基础设置的完善,人工智能将会大放异彩。例如自动驾驶,其实就是依托于我说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增强。



万花筒产品经理的养成


很多产品经理都说这个岗位是一个“杂家”,贾子健曾提出想成为“万花筒一般的 PM ”,他从事的行业跨度很大,在新接触的行业内要快速发掘用户痛点、解决用户需求,并对行业和产品有一个深度思考,他分享了自己的方法论:

👉 用户视角是最重要的一个点,多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用户行为,观察用户。

👉 将业务本身的目标和用户行为相结合,去洞察其中的共同利益点,再输出方法和需求,演化成功能。

👉 各种行业资讯的输入,多向前辈虚心请教,用其他行业的经验来验证本行业的经验和结论。

当然,不同行业的产品在产品的体验设计,交互设计一定有不一样的思考,以贾子健从事过的行业来进行对比,他总结了三个方面:

👉 服务客群不同。教育用户更多是面向于学生的上课场景进行设计,而 360 和网易等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更多是面向成年人的 C 端产品。

👉 体验需求不同。学生产品的设计其对于交互、色彩、引导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简洁的追求。比如一个传统背单词的场景,面向小朋友的产品设计就更倾向于使用高对比度的图形化语言与点选的极简交互操作进行设计。

👉 交互目的不同。贾子健曾做过的一个 AI 的课中产品,通过课中游戏化的引导设计为同学们提供听与读的练习,通过闯关设计,达到学习目标和教学目的。


从零经验的毕业生成长为硕果累累的产品人,贾子健认为,不同阶段的产品经理应该给自己设立不同的产品目标。


刚毕业时,争取进入大厂磨炼,积累丰富的产品经验,为自己建设独立的价值观和夯实的产品经理基础素养。


初阶产品,要求自己有更丰富的产品厚度,可以尝试去做大流量、大用户群的产品,让自己的产品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最终目标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建立。


贾子健推荐大家从建立自己独立思考的产品思维习惯入手,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就会逐渐发现自己和用户真实的需求。



专业与职业的养成


贾子健在工作几年后选择攻读视觉艺术设计,一方面,是源自他对艺术的热爱,另一方面,是因为对艺术的思考和观察能让他更清晰的认识到每个作品的设计思路,对于版式、色彩和情绪传递都有着自己的思考。


他建议希望从事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要过于计较功利性的得失。如果可以,优先选学校,再选择专业。


产品技能是可以锻炼并且学习的,产品经验是可以不断积累的,唯独产品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是需要产品人自己加强和思考的。


贾子健曾经带过一个学哲学的同学,按理说,哲学专业和产品经理没有一点关系。但经过 1-2 个月的适应期,他掌握了基础工具的使用、PRD 的撰写等产品基础素养,到后期,他学哲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哲学讲究辨证思考,所以他的思辨能力极强,对于产品的逻辑洞察,用户的行为和情感洞察都非常到位,利用娴熟的产品技能,他便很快展现出超出同年龄段产品同学的产品素养和能力。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着重于思考产品内在逻辑和思路。多思考、多观察才是我们把产品做好的唯一出路。


同时,贾子健表示,理性思考和感性思考完全可以同时兼得。对于目标和动作计划要理性思考,对于过程的处理可以感性处理。感性处理更有温度,理性思考更有科学性。科学+有温度,才是一个成熟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素养,这样既能够感受到来自生活的热情,也更能做好产品目标和计划,跟同事交流更为顺畅,从而有效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智能时代已然到来,智能时代的产品经理该如何与时俱进,想成为产品经理的你该如何选择,希望本次访谈能帮你找到一些灵感。


感谢贾老师接受采访!本期【蓝湖大咖访谈】就到这里。下一期,你希望湖湖采访哪位大咖呢?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湖湖哦~

用蓝湖,不加班~

蓝湖网址:LanhuApp.com

蓝湖,高效的产品设计协作平台~


0
Report
|
1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装东西Packing.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