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问冯炳焜 | “设计思”比“设计师”更有价值!

Recommanded by editor
北京/教育工作者/6年前/4902浏览
10问冯炳焜 | “设计思”比“设计师”更有价值!Recommanded by editor

前东道设计总监冯炳焜帮大家解决设计进阶疑问。

(冯炳焜参与设计作品)

 

品牌设计不只局限于logo图形、字体设计

|  高手看似遥不可及、背后却有迹可循

方法和流程对了,设计方案才能落地

 

为解决大家设计进阶路上的困惑,站酷高高手特地采访了前东道设计总监冯炳焜!干货满满,速看!

 

(冯炳焜参与设计作品)

 


···  10 问 冯 炳 焜  ···

 

NO1:

「在东道品牌创意集团,工作10年是一种什么体验?」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一个转折点,进入东道的十多年就是我的转折点,它给了我希望。


(冯炳焜参与设计作品)

 

进公司之前,我对设计的理解非常狭隘、做东西比较偏执,所以四处碰壁。我会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公司、行业、市场的问题。进公司以后,我发现,我之前对商业设计的理解都是错的。当然,我强调的是商业设计,中国很奇怪,会把设计分为艺术设计和商业设计。其实在国外,设计的起源就是为商业服务的,设计=商业。

 

我在东道的收获主要有2点:

A 重新理解客户

 

 

以前的客户,不专业,比较小,目的性强很、难对付,我会一味的迎合他们。但来东道之后,虽然也不都是大客户、也会出现问题,但我们会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理解他的需求,有一句话叫“存在即合理。而我以前理解的是:我的存在才合理,客户是弱智。


B 重新理解设计

 


设计的价值到底在哪?是为了满足客户么?是自己爽么?也是,也不是。“设计师容易主观”这点我能理解,但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主观情绪,应该去思考设计对于客户的价值是什么?


NO2:

「鲁美跟其他艺术院校有什么不同?」



我大学读的是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平面设计专业。

说实在的,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就是可以看到很多现代艺术的作品、可以接触国际上主流艺术的趋势。


NO3:

「国外的甲方和中国的甲方,有啥不一样?」

 

可能大多数人认为老外的审美很高、老外很有眼界,其实你错了。甲方就是甲方,不分国内还是国外。我个人认为:甲方就是有设计需求的非专业人士。无论国内国外他们都是非专业人士、有需求且对专业的认知很低,当然了,也有高水准的但比较少。



我想表达的是,其实无论国内国外的甲方都有好的也都有坏的,不是按照地域划分的。唯一的区别是,设计公司对于专业的理解是不同的。在KMS遇到了不好的客户,我们会用专业的方式去建议。但老外真的会听你的建议。这一点国内的甲方做的比较差一些。只有少数人会听。

 

(冯炳焜参与设计作品)

 

NO4:

「如何给上市公司CEO提供设计咨询呢?」


企业的形象就是老板的形象,所以一般企业在升级形象前,老板会提前找我做形象升级的咨询,我会从第三方的角度给出客观意见,包含方向和升级策略。


(冯炳焜参与设计作品)

 

NO5:

「出任多所大学客座讲师,出于什么缘由呢? 」


现在的学校非常开放包容,我想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衔接到社会这个商业体系中,所以在课程配置上,除了安排好本职教学工作外,我还会给大家安排一些商业课程。

 

 

NO6:

「不做设计的时候都喜欢做点什么? 」

 

一般不做设计的时候我会跑步和逛商场,坚持最久的事情是跑步:我每年可以报六百公里。

商场就是一本活体设计师教科书。

 

(冯炳焜参与设计作品)

 

NO7:

「最满意的设计作品是? 」


我对“满意”这个词的理解是喜欢,有了喜欢就会有主观的成分。

但我个人认为:商业设计是不需要有个人主观的成分在的。比如苹果的形象有可能不是设计师喜欢的,但确实符合乔布斯对于苹果的理解,这就可以了。

 


我从不欣赏自己的作品,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因为淘汰更新太快。当年红极一时的logo谁还记得,对吧?我在站酷高高手《品牌思维训练营》里也讲了:因为设计本身是工具、有他的实效性。我不会强行加入自己的情感在里面,我会把设计的边界分的特别清晰。



NO8:

「您迷茫过么?普通设计师进阶时最大的瓶颈是?」


我的迷茫期可以说是特别惨淡、比普通设计师更艰难。大学毕业时在沈阳找工作连续打了几十个求职电话,一个通过的都没有,特别沮丧、那一幕记忆犹新。

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北上,好不容易在北京找到工作但也没得到公司认可。我当时比较心浮气躁——不停地换工作。最后发现到哪都一样,我开始反思到底是公司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显然,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发现了问题的症结,一切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我的经历告诉我:一个设计师最大的瓶颈就是思维。你看“瓶颈”这个词非常有意思,瓶颈就是指瓶身以上脑袋的部分,所以瓶颈的寓意就是指思维出了问题,“设计思” 比“设计师” 更有价值

当你做不好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真的不一定是你的设计出了问题。就像医学中有个术语叫“牵涉性疼痛”:你的后背疼,并不是真的后背疼,而有可能是你的心脏出现了问题。

 

(冯炳焜参与设计作品)

 

NO9:

「一线品牌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 」


思维、思维、思维!


设计师走到一定高度后大家比拼的不是技术、不是能力而是思维。因为能力和技术都是有边界的,而思维恰恰没有边界。因为层次高了项目随之就更复杂了,你的手段、软件、效果还是老三样,但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不同的。

这就是国际上所有的品牌形象的手法,从技术上讲你都能达到,但你可能就是无法操盘的原因了。


(冯炳焜参与设计作品)

 

NO10:

「为什么想到做一个「品牌思维」的课程?」

 

平时有太多的设计师苦于职业压力、碍于收入压力无法职业进阶,像压缩饼干一样要么改行、要么痛苦地忍着。


我每年招人,有来自一、二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的设计师,给设计师一个简单的工作,但是他干不好,而且你说他不努力吧,也不是,加班通宵一个都不少,后来发现,他们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思维有偏差、做事的方向不对。如果你朝着相反的方向努力,只会越错越离谱。一般的品牌设计师的意识里可能只有标志图形,眼睛里都是感性的东西,缺乏思考。

 


这里有一个底层逻辑,就是设计师学习都太注重「即时性快感」。你看很多人刷抖音,几十秒一个视频,特别刺激感官,但是你让ta看40分钟的电视剧就没耐心了总要快进。这就是即时性快感让你缺乏耐心。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需要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的。


所以我希望把思维方式介绍给大家,毕竟设计师好了市场才会越来越好。


(冯炳焜参与设计作品)

 

「最后,您想对报名《品牌思维训练营》的朋友说点什么呢? 」

 

作为过来人,我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的总结避开所有的坑,但是避开要有个条件,把自己的内心打开、能够看到设计的更多可能性、按时完成作业练习。学习的本质是学习你不知道的东西,而不是你已经知道或认同的知识。



··· 黄 金 课 程,真 诚 推 荐 ···

 

思维是1,技能是后面的0!应广大设计朋友要求,站酷高高手特邀前东道设计总监冯炳焜开设《品牌思维训练营:思维+方法+流程+案例》!限时优惠倒计时,有意者请戳下图或原文链接查看详情:



今日愉快呀~



更多干货内容请继续关注站酷高高手

每周三篇干货文,喂饱你的求知欲~

91
阅读原文
|
Report
|
105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指引
指引
指引
指引
作品收藏夹
思维
思维
思维
思维
作品收藏夹
品牌
品牌
品牌
品牌
作品收藏夹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作品收藏夹
深度文章
深度文章
深度文章
深度文章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