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PT-4o,带你读懂艺术史上的100种风格
北京/教育工作者/195天前/900浏览
版权
用GPT-4o,带你读懂艺术史上的100种风格
如果只用一张合照,就能穿越整个人类艺术史,会发生什么?
高高手最近做了个疯狂的实验:用GPT-4o,把同一张80年代风格的合照,输入100条艺术风格提示词(prompt),让它逐一变装,生成100张风格各异、气质拉满的作品。
令人震惊的结果
每一张都超出预期。它不仅能拿捏古埃及壁画的神秘构图、印象派的光影笔触、包豪斯的几何秩序,甚至还能“画”出宫崎骏的柔光世界和皮克斯的3D质感。
今天,我们就用这100张AI变装照,顺着时间线,从三万年前的洞穴壁画,一路走到AI的未来感,带你一次读懂:
艺术史到底有多百搭、多疯狂、多迷人。
ChatGPT 4o,MJ
小白使用指南
从入门到精通
100个艺术风格prompt
12万+绘画关键词
💡 添加小星星,回复“资料包”领取免费资料!
O1.
史前到古典:我们是从岩壁走来的
在纸和画布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开始“发朋友圈”了。从洞穴石壁到神庙浮雕,从青铜铸像到大理石肌肉秀,每一笔都写着一个文明的自我表达。
这一段,是艺术史的起点,也是人类视觉语言的开端——粗犷、神秘、但野得有美感。
● Cave Painting :
洞穴壁画风格(公元前30,000年),颜料涂在石壁上,最原始的“朋友圈合照”。
● Bronze Age:
青铜时代风格(约公元前3,000年),金属质感、神秘感拉满,好像刚刚建完一个王朝。
● Ancient Egyptian:
古埃及风格(公元前2,600年),人人侧脸,神情永恒静谧,站姿就像自带象形文字注解。
● Mayan Art:
玛雅艺术(公元前1,000年),几何+神性,古文明的朋友圈自拍,灵性十足。
● Greek Marble Sculpture:
大理石雕塑风格(公元前500年),肌肉线条精致得像PS过,古希腊人审美太卷。
O2.
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信仰的画笔动了起来
当艺术不再只是“壁画上的神”,而开始讲故事、画人像、画植物,甚至画命运。画笔从神庙走进了宫廷与书房,从金色圣光走向人性之光。
这一时期的作品,不仅有敬畏,不再只是神的代言,也成了人的肖像。
● Byzantine:
拜占庭风格(4世纪),金色背景,眼神深邃,仿佛圣光自带滤镜。
● Medieval Manuscript:
中世纪手抄本风格(9世纪),图文并茂,贵族版的“小红书”。
● Gothic :
哥特风格(12世纪),尖塔与暗黑,美中带诡,浪漫也可以冷峻。
● Renaissance :
文艺复兴风格(14世纪),光影透视全解锁,人人都是米开朗基罗的模特。
● Botanical Illustration :
植物科学插画(15世纪),比拍照还真实的植物速写,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
O3.
洛可可到浪漫主义:艺术开始“谈恋爱”了
当理性退场,感性登台,艺术终于开始学会“撩人”了。从洛可可的甜美轻盈,到浪漫主义的风景告白,再到东方画卷中的一笔留白、一缕风情。
这一时期的艺术,不再只描绘世界,而是在表达情绪、讲述爱意,轻轻一画,都是情书。
洛可可到浪漫主义
● Rococo :
洛可可风格(18世纪),珍珠粉+蕾丝边,艺术也想撒娇。
● Romanticism :
浪漫主义风格(18世纪末),风景辽阔,情绪澎湃,每张脸都在思念远方。
● Chinese Ink Painting:
中国水墨画(千年传承),空白比笔墨更重要,写意比写实更深情。
● Japanese Ukiyo-e
:日本浮世绘(17世纪),和风一梦,江户男女皆风情
O4.
现代主义炸裂:画面“失控”但好看得要命
当艺术不再照相,而是开始拆解、重构、发疯、撒糖、留白,画布成了情绪的试验场,风格像开挂一样一波接一波。
这一时期的艺术,不讲规矩,只讲表达,看不懂是常态,被震撼是必然。
现代主义炸裂
● Impressionism :
印象派(19世纪),光影迷离,仿佛梦刚醒。
● Van Gogh:
梵高风格(19世纪)每根线条都在吼情绪。
● Art Nouveau :
新艺术风格(19世纪末),花藤线条飞舞,仙气十足。
● Surrealism :
超现实主义(20世纪初),梦境进入现实,时钟也能溶解。
● Pop Art :
波普艺术(20世纪中叶),艺术界的可口可乐,谁都懂,谁都喜欢。
O5.
数字时代来袭:像素、蒸汽、霓虹乱入
当艺术走进电子屏幕,风格也开始“数据化”。像素变成语言,故障成了设计,霓虹是情绪,连未来也能被渲染出来。
这一时期的艺术像互联网本身,复古又超前,混乱却迷人。
● Synthwave :
合成波(1980年代起):紫+蓝+80年代回忆,穿越到卡带音乐里的你。
● Cyberpunk 赛博朋克:
(1980年代概念兴起,2000年代视觉成型),霓虹夜景,机械灵魂。
● Glitch Art :
故障艺术(1990年代起),当画面出bug,也是美。
● Y2K 风格:
(1997–2003年),千禧年的“数码女团风”重出江湖。
O6.
卡通手绘大联盟:童心未泯是艺术的长寿密码
当艺术开始“变萌”,风格也开始有了温度和笑声。从迪士尼的公主梦,到吉卜力的森林魔法,从蜡笔、剪纸到钩针娃娃,这些看似为童年而生的风格,其实都藏着温柔的叙事力与经久不衰的想象力。
因为童心未泯,才让艺术一直年轻。
● Pixar :
皮克斯3D风格:细节拉满,眼神有戏。
● Kawai Style:
可爱卡通风格,萌到心化。
● Crayon Style:
蜡笔画风格,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的作品。
● Crochet Doll :
钩针娃娃风格,质感派的童心守护者。
O7.
后现代混搭时代:风格即态度,表达即力量
在这个风格无主、人人皆可创作的时代,艺术不再是“怎么画”,而是“你想说什么”。街头的墙、皮肤的纹、拼贴的纸、打字的屏幕,统统都是画布。
越边缘,越有力;越碎片,越真实。
● Street Style:
街头风格,墙就是画布,街头就是美术馆。
● Collage Art :
拼贴艺术,撕裂也是一种重组。
● Emoji Style:
表情包风格,语言退场,表情上线。
●Typography Art:
字体艺术,字体即个性,排版有哲学
艺术不是美术馆里的严肃名词,它活在每一次造型、每一个滤镜、每一种风格里。
从洞穴壁画到AI未来感,这是一场风格的接力赛,也是一段从“手画”到“算画”的美学旅程。
也许这就是AI真正的意义之一:不是取代艺术,而是让经典以新的方式重现,让更多人
“看懂艺术”,玩懂艺术
。
福利放送 !AIGC 课限时免费试听!!
📢 ChatGPT、Deepseek、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AI绘画、AI设计……从小白入门到高阶进阶,站酷高高手AIGC课程限时免费试听!
🎁添加小星星回复【AIGC】进群,不定时投喂AIGC福利资料包,还有各类AI课程随便试!
👇别犹豫,机会别错过!
福利放送 2 !艺术史课限时免费试听!!
📢玩AI画图容易,看懂背后风格的门道才是真本事。
顾爷的《10堂课看懂西方艺术史》,用10堂短课+超强故事力,帮你真正拥有“艺术审美脑”。
添加小星星回复【顾爷】免费领取试听课!
这一波,不止有趣,更涨审美!别犹豫,机会别错过!
关注站酷高高手,解锁更多设计秘籍,与高手过招,进阶神级创作!
32
Report
声明
49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32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49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