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大咖访谈】搜狗输入法之父马占凯:想到就能做到
每一次潮水涌来,都是命运轨迹的一次改写
本期大咖:
马占凯,搜狗输入法之父。年少时被称作“数学天才”,只身北漂成为“搜狗输入法之父”,历任奇虎 360 产品经理、美团网顾问,现任秒熊 App 创始人。
满世界充斥着成功的奇迹,可若想凭一己之力让奇迹发生,似乎比登天还难。你读过那么多书,懂得那么多大道理,为什么却没有过好自己的人生呢?本期蓝湖【大咖访谈】有幸采访到一位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奇迹,从而改变命运、实现财务自由的骨灰级产品大咖,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吧。
高起点始于“有想法”
2005 年的时候,还没有 BAT 的说法,百度还没有 IPO,淘宝还只有少数人知晓,三大门户是互联网工作的最豪华配置。同年,机械设计专业的马占凯成为北漂一族,他随身携带的只有 1300 元现金和对互联网行业的满腔热忱。
与绝大多数找工作的年轻人不同,马占凯没有盲目投简历,而是先有了一个“想法”,再去找适合这个“想法”的东家,他先后给百度和搜狐发去邮件,被百度四次拒绝之后,时任搜狐高级副总裁的王小川约见了他。

为了这次来之不易的会面,马占凯做了充分准备。他通宵待在电脑前,使用搜索引擎、阅读相关理论,完成了一篇 32 页的文档,名为《我对搜狗易用性和创新的思考》,其中包括上万字的搜索笔记、200 个灵感和关于搜索引擎的 100 个小创意,图文并茂。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沟通,他还完成了一个《关于搜狗输入法的设想》的 PPT 。
正确的付出必然得到相应的回报,马占凯成功入职搜狐。由此,一个毫无产品经验、甚至毫无互联网经验的年轻人,担任了搜狗输入法的第一任产品经理,经历了从零到一亿用户的最初阶段的产品工作,马占凯也被业界称为“搜狗输入法之父”。那年,马占凯年仅 24 岁。
“理解”你走过的路
搜狗的这段经历,成为马占凯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他总结了自己的成长关键点,希望能够为众多产品经理的成长之路指明方向:
1⃣️ 对产品框架的理解
一个产品想法是怎样被提出的,又是怎样做验证的,又是怎样迭代的,又是怎样被推广的。就像装修和生娃,无论之前自己想多少,别人说多少,只要没有经历过,一切都是假想状态。他把 3 年以内的产品经理阶段称为『新人狗』,新人狗阶段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我有一个想法』『只要把这个做了就成功了』等初级思想。
没有完整的产品闭环,就没有真正的产品理解。

2⃣️ 对用户体验的理解
因为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比特,所以人们可以零成本的替换,如果一个产品体验差一个 Level,注定在市场中失去用户,用户只会用脚投票。只有用户体验在每一个细节都略优于对手,推广才能发挥作用。
推广是放大器,既能放大产品的优点,也能放大产品的缺点。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只有 6 万词汇,大英百科全书只有 8 万,而搜狗输入法的第一版就有 30 万词库,而当时的智能 ABC 连周杰伦这个词都没有。
3⃣️ 对推广的理解
产品并不是你做好用户就来了,推广一直都是互联网里极为重要的一件事。虽然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但做产品和做产品推广是两件事。很多产品经理往往只擅长其一,但两者都有必要深入研究和细致的执行,否则产品再好却没有活下来也只是徒增遗憾。
两者的共性是:底层人性是一样的,都是寻找到突破点。当时,即使搜狗输入法有碾压对手的产品体验,但仍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搜狐把当时数千万价值的广告位都给了搜狗。任何时候一个 Idea 本身是不值钱的,寻找高留存率的推广渠道,才能够拿到一个好结果。在渠道为王的时代,渠道的重要性总会超过产品。
4⃣️ 对非线性的理解
非线性是世界的一个本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很多非线性的东西。
例如搜狗输入法的扩散,一个班级 30 人里总有 2-3 个电脑爱好者,是他们影响了班级里的人在用什么。有一个用户和我说,他推广了 3000 个搜狗输入法,因为他管整个机房。
线性思维是一种单向的、均匀的、直线的思维方式,就像 y = A * x + B 这个函数一样,y 随着输入 x 的变化而可预期的、均匀的变化。线性思维方式有助于深入思考,探究到事物的本质。
非线性思维就是和常规线性思维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它很可能就会不按逻辑思维、线性思维的方式走,有某种直觉的含义,是一种无须经过大量资料、信息分析的综合系统,如果其输出不与其输入成正比,则它是非线性的。非线性思维方式有助于拓展思路,看到事物的普遍联系。

线性思维方式是目的,而非线性思维方式是手段。非线性思维的建立和培养是人们应用技术的关键,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线性思维即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5⃣️ 对浪潮的理解
这是离开搜狗很多年后才得到的一个收获。很多事当初认为是能力问题,但是长远来看,都是在浪潮中发生的。是时代造就了机会,而不是自己能力强。只是在恰好的时间点,我出现在那个恰好的位置而已。
马占凯曾经在朋友圈中总结到:成功人士不过是时代的代言人,最牛X的是时代。每一次潮水涌来,都是命运轨迹的一次改写。
“有感觉”就勇敢去试
迎来事业高峰之后,马占凯决定自主创业。从一个产品经理转变成为一个创业者,就像是一个厨师去开餐厅。产品经理的所有技能不过是创业者的 20%,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角色和工作方式。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也是探索物理世界的方式。
其中,他体会到了人类文明的运作模式。
协作是根植于大脑中的硬件,人类的大脑相连,所以才能做成很多不可思议的事。人类文明是一个多核计算机,而商业体和技术都是一个物种,都会自我进化。所以,像蓝湖这样的产品协作平台,其诞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商业和技术自我进化的一个重要结果。
说到创业,马占凯表示,从来没有完全准备好的状况,生活中许多重要的事,如恋爱和结婚,大多是凭感觉,创业也是如此。创业太复杂,没有谁可以清晰的看到会发生什么,没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做出一年的准确计划。只要年轻,有失败的资本,有感觉了就开始做,即使创业失败了也未必是坏事。
当然,如果一个好想法,时机没有成熟,自己没有准备好,那就多和人聊聊,过段时间,自己就会有答案。马占凯现在的创业项目是“秒熊 App ”——通过看电影学英语的应用。这是一个 2C 的项目,小视频浪潮涌过来,如果用 15 秒小视频来学英语会是一种很有趣的方式。
掌握本质,想到就能做到
30 岁后,马占凯实现了财务自由,开始不断学习新东西。
他被定义为一名“职业学习者”,从克服拖延症到学习游泳,从练习幽默和演讲技巧到理财知识,他做了很多有趣的尝试和思考。他钻研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底层原理是什么。
例如,拖延症的本质是成瘾,减肥的本质其实是胰岛素。
这些对底层原理的认知让他成功改造了自己。比如,治好了困扰自己 20 多年的口腔溃疡,还影响了朋友圈 50 个人减肥成功。这些改变为他带来像泰山一样的自信感和成就感。
当所有的探索都最终形成闭环,让他确定目标、探索底层、改变自己的循环充满了自信和快乐。至此,他找到了人生使命,那就是追求真理。
追求真理成为马占凯不断探索的动因,而探索底层原理的过程,也让他拥有了迅速掌握一项新技能的技巧。
马占凯表示:没有什么能力是天生的,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他曾经从只能做 1 个俯卧撑,通过 4 个月达到了一口气 100 个俯卧撑的目标。
他曾经从 162 斤减重 40 斤,让身边 50 人减肥成功。
他曾经看了 30 本拖延症和时间管理的书,不仅治好了自己 20 年的拖延症,还开了 15 次治疗拖延症的沙龙,在知乎的拖延症的课卖了几千份。

他总结快速掌握一项新技能的捷径是做好两件事:读书和聊人。
如果你遇到的问题是一个已知问题,几乎一定有别人探索过的方法论。例如拖延症的书,只要你看 3-5 本正确的书,不用听任何课,你都可以解决。减肥也是如此,正确的答案早就在书里了。
另外一个就是聊人,不断找到你的问题所属领域的专业大牛聊天。
学习不是在小黑屋里进行的,而是在饭桌上进行的。
人类几十亿人每天都喋喋不休,正确的八卦也是一种学习。他买的很多书都是饭桌上听人讲到书名, 60 秒内就支付下单买书完毕。
马占凯说:不要依靠自己一个人去战胜目标,要学会利用别人大脑中的 CPU 资源。
长期目标“喜欢”就好
马占凯有日读和日记的习惯。日读是为创业做大量知识储备。即使在聚焦创业期间,他也坚持一年读 50-100 本书。其中,70% 是管理、创业、财务、增长、营销等与创业相关的书籍,还有 30% 是进化、传记、金融、科技史等,追根溯源也与创业相关。
他几乎只看非虚构类的书,因为这样的书都揭示了物理世界的底层本质,这些都有助于创业。例如,巴菲特的很多对商业发展的理解就来自物种的进化。日记是为了自我监控。
绝大部分写日记的人几乎都不回看日记,日记主要在输出时提供了对自我的审视。能观察自己是一件很好的事,很多人都只会打听别人口中的自己。
他反复做的一件事是 Review,Review 每一件觉得不够好的事,收获特别大。例如,在演讲后,询问听众中的演讲高手,给出三个负反馈。
每周认为自己错了三次的人才是自由的。如果你没机会发现自己错了,那么你将永远把自己固化在原来那条错误的路径上。
马占凯坦言,做这两件事完全不需要坚持,因为本身就超级喜欢。人们不会说坚持刷抖音,坚持吃烤肉,需要坚持的只能是短期目标,长期目标都是因为喜欢。
本期的采访接近尾声,你是否从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赶紧在评论区说出你的高见,让湖湖看见你吧~
用蓝湖,不加班~
蓝湖网址:LanhuApp.com
蓝湖,高效的产品设计协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