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毕业生#决定你高度的不是上课时做了什么,而是不上课的时候做了什么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北京/设计爱好者/6年前/36611浏览
#我是毕业生#决定你高度的不是上课时做了什么,而是不上课的时候做了什么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接受挑战,不轻易屏蔽新领域


2019青春答卷[我是毕业生]系列故事


毕业的高度

取决于不上课时在干什么


毕设作品:《Friday》

分类:三维 – 动画/影视

作者:肖鑫

毕设团队:

导演&建模&材质&VFX&渲染&后期 - 肖鑫

模型与贴图 - 陈杰/角色贴图 - 王子潇

动画 - 刘琨琳/制片人 - 林潇迪&李浩翔

声音设计 - 刘畅/对白 - David

HUD - 林敏发/概念设计 - 许志安&欧杨钊

院校:福建江夏学院

专业:动画

站酷ID:姓萧旳陈冠森


毕设作品

👇👇👇






我的大学故事

走“弯路”最终会走出自己的“路”


大家好, 我叫肖鑫, 今年 24 岁,来自福建福州, 毕业于福建江夏学院,主修专业是动画,喜欢Sci-fi电影、Low-fi 音乐和 hiphop 文化。对一个 19 届毕业生来说,可能我会有些显老哈哈,因为我在高中的时候曾经留级过,在大学的时候曾经意气风发地休学去参加工作,所以会比大家大一两岁。


大学一直处于一边摸索一边网上学习的状态,从开始的平面到插画到实拍到二维到三维全都走了一遍,最终把自己定位在了三维动画上,感觉这是一项可以抒发自己艺术情怀和练习技术能力的一个不错的方向。


大三作品:《Mobius》



大一的时候想成为一个平面设计师或者插画师,可是当自己对着电脑画画或者做设计的时候,心总是静不下来,很容易去玩游戏和看视频,没有一种需要“重度思考”的压迫感,发散思维会使自己走神。


大一下期的时候听说 AE 好像很难,想去试试,就一头钻进去,当时也有机会接触到了实拍,对影像处理也开始感兴趣,从此就开始了影像之路。大一暑假的时候为我们的街舞社拍了一部宣传片《Alien is comming》。


大二下期的时候趁着摄影课拍摄了一个微电影《机魇》,同时又给舞社拍摄了第二条宣传片《异视客》。


大二期间在外兼职工作,当时挺喜欢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又能赚钱的感觉,再后来一年,放弃了大三,休学一年,凭着当时 PS 和 AE 的三脚猫功夫热血来潮投奔工作,开始了我的短暂的“社会体验”。


在工作半年后,也就是 2017 年初,觉得自己能力还需要再突破,就开始了三维之路,从 C4D 到 Houdini,从白天学到黑夜。当时 C4D 学了几个月,紧接着出了一部实拍与三维合成的短片《丝绪》,但发散性思维还是很容易让自己走神,就接着开始接触 Houdini,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结合,一下投入当中,直到今天。


在 2018 年初的时候自己做了一部短片《Mobius》作为 Houdini 的学习总结,而后又在 2018 年暑假开始着手准备《Friday》,而后一直到 2019 年 5 月才结束。


《Mobius》静帧


整个大学其实经历了五年,感觉自己都是在走“弯路”,但回头想想,这些“弯路”正好形成了自己的“路”。





我的毕设故事

接受挑战,不轻易屏蔽新领域


《FRIDAY》讲的是在未来人类灭亡的时候,两个高智能机器人 Chris 与 Charlie 担负起复原人类基因的任务, 但其实 Chris 恨透了人类, 并不希望人类复原,而正好他接收到了来自其他高度文明的星球的信号, 并回复了他, 与其沟通建立联系, Chris 希望对方能够来地球,在复原计划成功之前替代人类成为地球的主人。



之所以选择末日题材,是受到了《三体》和《西部世界》的影响,也是想探究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当然,我的作品还远不及他们,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吧。



关于团队,在毕设中,学生团队并不比公司团队,很多能力上的短板需要“现学现卖”,导演更是如此。校内团队,主要是由我和指导老师林文畅、陈杰、刘琨琳构成。林文畅老师对我们片子进行指导和编剧,我自己负责的部分就是贯穿前中后全流程,陈杰是负责建模和贴图,刘琨琳是负责其中的角色动画的部分。校外团队,主要是以我们的制片人林潇迪、张浩翔为中心,对我们的HUD、室内场景的概念设计和声效上对我们进行帮助补充。另外还有就是受惠于王子潇和欧杨钊的帮助,他们分别对我们的角色贴图和角色设计上进行了补充。



整个过程中,比较困难的地方是寻找技术和内容上的平衡,要保证内容上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同时又保证自己技术能够实现,还是挺难的。


影片的经验上,有几点吧,一个是在技术上,大家的进步和学习是无可厚非,但个人觉得在影片之外,心态有很大的变化,更能“沉住气”了。在内容上,人物塑造还比较欠缺。



这次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就是不要轻易去屏蔽一个领域,你可以不做深入的研究,但不能屏蔽甚至歧视,要接受挑战,不能主动屏蔽任何事情,就比如在做毕设的时候,其实自己不擅长建模,但还是重新拿起了“建模宝典”,只想着把片子做好。


《FRIDAY》毕设进行了 10 个月,最煎熬的地方就是在想不出镜头的时候,或者想不出如何“更好”地表达的时候,但这些东西并不像做算术题那样简单算算就行了,需要等和寻找灵感。最开心的话当然是在做完片子发布以后,受到站酷与其他各方的肯定,感觉这几个月的煎熬是值得的。





对话

决定你高度的不是上课时做了什么

而是不上课的时候做了什么


站酷网: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平时是如何学习的吗?


肖鑫:制定不详细的可循环的To-do list,上面写着做什么就好,比如每天都安排自己背单词,学软件,学理论,但不必太严苛具体的时间做什么事情,这样突发事件不会打乱计划。


完成了一件事也不要想着去打打游戏看看剧犒劳自己,要想那是自己该完成的。没完成,也不要责备自己,想着自己明天继续保持就行,避免进入“因为昨天没做而想着今天也算了吧”这样恶性循环中去。


英语对于一个图形图像生产者来说非常重要,它能让你看到和读到世界级的东西,应该抛去艺术生不用学英语的思想,自己高考英语 75 分,但是从大二开始重新开始学习,英语对我的潜在帮助是不可估量的。



站酷网: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看,你觉得什么样的动画是好动画?


肖鑫:从我的角度来看的话,一部好动画应该具备能讲出大家心中的故事,让观众觉得自己就是主角,同时有社会、人文反思的内容。当然这些自己现在还没有做到,但一直会向这个方向努力。



站酷网:平时喜欢看科幻题材的作品吗?可以说说你最喜欢的科幻片吗?它们带给你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


肖鑫:极其喜欢了,最喜欢的当数小说《三体》,同时也非常期待它的动画版本,再者就是《星际穿越》。他们给我的感受都是“尊重现实又高于现实”。



站酷网:你如何看待目前国内外科幻电影的差距?


肖鑫:我现在还没有资格去做这样的评论,但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的话,个人觉得差距在于文化上的差别吧,我们注重“玄学”,而国外注重“理学”,科幻文化又是来自国外,要跟我们的语言、思维和文化进行匹配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演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锻炼。


科幻作品其实跟国家的科技发展有着重大关系,当人们开始注重“理学”的时候,观众也更愿意看到更多有深度的并且合理的东西,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正是如此。



站酷网:对你创作影响比较大的是什么?


肖鑫:对我创作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三体》了,看完这本书更加坚定了我创作的主题与方向。



站酷网:大学的学习,学校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的?


肖鑫:学校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它让我们知道做什么,该朝什么方向走,我觉得这就够了。剩下的路可以由着自己的个性来。决定你毕业的高度的,不是你在大学的课堂上做了什么,而是你不上课的时候做了什么。



站酷网: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大学这几年让你最难忘的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


肖鑫:最难忘的当属自己大一青春年少不懂事的时候半夜 4 点与同伴买了趟 6 点半从福建去往江西的绿皮火车,去做什么就是个秘密了,怕说出来太蠢哈哈。


其他的兴趣的话还有就是热爱 hiphop 文化,以前是跳 breaking 的,但是因为脚疼所以已经放弃很久了。



站酷网:能谈谈你对未来的规划吗?


肖鑫:未来在什么时间点成为什么人我觉得不是我能定的,我想的是只要向正确的方向不断学习,那些想成为什么人的条件自然而然地就会被触发。




专访主持:鬼马

视觉设计:海边的卡夫卡

2019青春答卷仍在征集毕设作品,欢迎上传毕设

https://www.zcool.com.cn/special/biye2019/



856
Report
|
211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工作渲染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7.8月的一些作品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影视包装/片头
影视包装/片头
影视包装/片头
影视包装/片头
作品收藏夹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优秀的
优秀的
优秀的
优秀的
作品收藏夹
教程技术方法
教程技术方法
教程技术方法
教程技术方法
作品收藏夹
绘画教程心得
绘画教程心得
绘画教程心得
绘画教程心得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