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收容物7 3 7——预知暗房
上海/插画师/2年前/1502浏览
版权
编号:收容物7 3 7——预知暗房
编号:收容物7 3 7——预知暗房
描述:在第七实验室的地下六层,有一个特殊的收容物,它是一间巨大的封闭房间,收容物7 3 7 预知暗房。
7 3 7 和我们认知中的冲洗相片的暗房最大不同是里面的灯光并不是红色的,而是一种诡异的青绿色。在这个房间里,悬挂着数万张相片,相片没有颜色,内容和各种异常有关,记录着未来某个时间段必将发生的画面。虽然“未来不能改变”,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相片上的内容,对一些未来事件做出一定的提前预警。
然而,预知暗房的收容限制非常大。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研究员长期驻守在7 3 7之中,一旦有人进入,预知暗房便会对其进行不可逆的污染,里面的人是不能出来的,在其中的研究员不会感到饥饿困意,也不用新陈代谢。他需要做的,就是研究里面的每一张相片,找到至关重要的信息,并告诉外面的人。
可是,7 3 7是全隔音的,里面的人只能通过敲击墙面,发出一些微弱的震动,把一些关键信息传递出来。为此我们还设计了一套类似摩斯电码的交流方式,每天12点至13点期间,7 3 7中的研究员会把他的发现传递给门外的接收团队。
7 3 7同一时间内,只能存有一个生命体,只有等前一个研究员被彻底污染,消失在暗房之中,我们才能打开大门,让新的研究员进入其中,因此,每天的交流是必要流程,一旦连续三天没有接收到内部信息,我们会安排新人进入。
所有的相片都没有色彩,上面也没有具体时间,只能确定是未来要发生的,至于是多久之后发生,需要研究员通过观察相片的细节去推测。相片中预示的事件一旦发生,原本相片会消失,一张新的相片会取而代之。
很多人以为,我们会让那些生命接近终点的研究员进入到7 3 7之中,其实不然,由于7 3 7中的照片数量非常多,因此需要强大的记忆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年轻优秀的研究员符合这个标准,而且年轻人的身体对抗污染也比年老的强很多。在里面呆的时间越久,能得到的信息就越多。
曾经有个年轻研究员,在里面呆了足足217天,他给出的讯息,对如今的我们也有极大的帮助。
38
Report
声明
4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38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4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