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
武汉/学生/6年前/66浏览
版权
盲点
本次调研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很珍贵的体验,让我们看到了繁华都市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本次展览的主题定为“盲点”,也正有许多深意暗含其中。我们的调研活动由偶然追踪一个卖糖葫芦的老爷爷开始,由此发现了一条甚至在地图上都未曾标记的巷子。起初我们对巷内居民怀有文化水平低、冷漠、不易沟通的刻板印象。然而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对自己最初的认知感到羞赧。在几次和巷内居民的沟通中,我得知,这条巷子名叫鲁巷新一村,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本因在十几年前光谷的建设时被规划,村民得到相应补偿,或被安排进政府发放的新房内。但是部分村民因村支书的腐败贪污、与开发商的矛盾而被迫留在此地,风雨飘扬中,巷内剩余的十几户人家靠着经营小本买卖为生。调研中所听到的诸多故事是我们不曾想到的,我原以为只会在电影中出现的情节,却在真实上演。相较于其他组来说,我们的调研故事略显敏感和沉重,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设计者来说,设计不应该单纯是为了设计本身而存在,更应怀有一种共情能力,一种社会责任感。正如《熔炉》中的一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浮华桎梏的社会中,很难保持纯粹的本心,但仍希望自己不要丢失一些美好。本小组的调研也正在于此,也许微薄的力量不能改变任何东西,但是只求做到问心无愧,希望通过最真实的记录和呈现,让人们甚至政府看到光谷宏伟蓝图下的“盲点”,他们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次展览我主要负责的是展览策划的部分。展览的主色调定为黑色,符合我们调研的整体基调。因为我们的调研内容故事性较强,所以我选择在主展厅前加入长廊的部分,为主展厅的内容做一个铺垫。长廊在形式上基本还原鲁巷新一村的状貌,狭长而窄小,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长廊的地面及墙壁上铺设有玻璃,起到了视觉导视的作用。在内容上的安排,将我们调研过程中追踪到的几个重要线索放入其中,并配有相关的故事说明。线索嵌入墙体内部,使观众从第一视角上不易提取,也是为了契合“盲点”这一概念。主展区的观展顺序为由视觉记录和信息图表展开,接着观看本组成员plotting的产出。主展厅的地面上有一个富有巧思的设计,即将展览作品中提取的元素放进地面内部,使观众能更加直观地得到作品里的重要信息。
此次小组调研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魅力,从头至尾,我们小组一直保持着较为和谐的氛围,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将成为我在学设计的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1
Report
声明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1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收藏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