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OKLYN 2019
深圳/产品设计师/6年前/59浏览
版权
BROOKLYN 2019
离职已经一个多月了
很感谢这段时间里的沉淀和学习
如今什么都想理论化的我
就连把做简历和作品集都要
玩!出!花!
不不不
是做一套更适合自己的简历和作品集
想着怎么从「产品设计」角度
把一个简历做的简单、有趣、直白
虽然不一定为人所接受
但我觉得作为设计师
「要有一份革命的勇气」
这次给自己的限制是:
01.形式上的极简主义
02.要有方便和有趣的阅览方式
03.合并简历作品集
04.内容简要,忽略不必要的信息
05.页数精缩到十页以内
06.更少的篇幅,更多的内容
因为传统的简历信息都太繁杂
而且没办法使人集中注意力看完
于是我能想到的方法是:
01.把详细内容精简成二维码
用手机扫码的方式获取感兴趣的内容
02.以年限和所在地为引导符号
介绍个人经历同时带入作品
寄语:
值得提醒的是
所谓用「产品设计」的方式去做简历
思路是怎样的?
请思考一下
面试官看资料的顺序!
首先是不是先看的作品?
然后才会考虑要不要联系这个人?
封面就是一张名片
封面以下的内容
都是每段时期、每种类型的作品
每一页都是相应作品的缩影/预览/封面
每一页都只有一个二维码
如果想要了解详细内容
手机长按就可以直接识别
而封面,就是让面试官看完
真正感兴趣了才会想回去了解的信息
微信二维码让你可以直接联系我
微信公众号让你可以深入了解我
普象个人页让你可以粗略考量我
到最后只需要保存封面就够了
PS.英文里面没有任何工业设计的术语😊
最复杂的莫过于是学校的英文名称
面试官真的在意吗?
况且,说不定学校还是我的劣势
为什么不可以装逼用英文掩饰一下呢?
有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抉择
标新立异有时并不讨好
甚至并不现实
因为有差异的东西
国人不像外国人那般习以为常
所以很难在第一印象中能多留人几秒看见
但我觉得我要坚持
我相信
只要我愿意坚持
总有一天会更多人开始欣赏
我的坚持
加油!共勉!
愿自己是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愿明天是一个有面试的明天
2
Report
声明
1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2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1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