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图标新语|图标打卡活动已经过去一周了,已有数十个同学完成了打卡作业,今天针对该活动进行一次简短的总结。也对提交的打卡作品进行一些点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后续的打卡作业。
针对同学们发布的作业发现很多作品包装不够讲究,除了图标本身的质量把控以外,图标的包装效果也需要加以注重。为了提高大家对图标作品的包装效果,特意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图标包装的技巧,希望可以带给大家一些帮助!
针对特别简单的线性图标或者面性图标,尽量多设计几个形成组合,不适合单个图标作为作品展示。一些比较复杂的质感图标可以单个展示,但是不建议放得太大,容易暴露图标设计中的缺点,适当增加留白可以让作品显得更精致。
完成一组图标之后,展示的时候可以根据宫格的方式去计算,尽量满足宫格的布局,让图标展示数量刚刚好。
展示系列图标时不要显得拥挤,相互之间的间距要适当加大。图标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图标大小值,这样作品包装效果会更舒适通透。
图标展示时不要完全挤满整个画布,四周预留更多的留白可以使得作品展示效果更加通透。
图标展示可以直接在单色背景上面呈现,如果图标比较简单且展示效果显得空旷时,可以考虑给图标添加固定造型背景,不仅可以丰富包装效果,也能避免图标单调的情况。
除了仅展示图标以外,想要增加作品包装效果,可以通过添加文字作为包装装饰。
图标作品包装更适合在单色背景展示,可以适当丰富背景效果,但是需要避免过度复杂的背景效果,过度的背景会干扰图标本身。
图标展示背景如果选择深色时,需要注意背景色与图标配色形成对比,不要过度融合。
图标规范或者参考线作为图标设计的参考,展示图标作品的时候不需要显示,观察系列图标视觉平衡度时也要隐藏规范或者参考线。
文字可以作为图标包装的点缀,但是不要太大,文字小一点显得更精致一些。
设计图标时就定好大小规范,线性图标不要放大了画再缩小,如果不确定包装大小,就先用色块作为占位符。定好图标大小规范之后再绘制,缩放会使得图标粗细存在误差,也会导致结构错位。
图标配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颜色控制不好就做减法,采用主色与辅助色搭配,就不会出现颜色过多而显得花俏。
作者发布了两次打卡作品,均获得了平台的精选推荐。图标设计规范且成熟,细节处理得也比较到位,作品包装也很不错,值得大家参考学习。
图标作品包装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体现出设计师输出作品的态度,也能通过包装助力作品质量。该作者的图标作品包装形式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多组图标作品组合包装,可以提高图标作品体量。
古风游戏类图标比较看重手绘功底,该组图标在游戏界面中的呈现效果非常融合。如果可以添加一些设计说明辅助包装,效果会更佳。
运用平面构成的知识和传统装饰图案作为设计灵感,是一组很受启发的作品。丰富亮丽的色彩和形象各异的几何色块,为设计增添活力与亮点,细节刻画得也不错。
该作者发布了好几次的作品打卡,但是过于分散,建议可以把同类风格的图标组合为一组,进行包装之后展示。线性风格图标不适合独立放大展示,多个图标进行宫格组合会更好,不建议每一个图标作品都单独发布作品,组合包装更适合。
这是一组 3D 图标设计,图标的配色细节可以再进一步优化统一,颜色深浅明暗不够统一。作品包装可以再加强,如果是项目中的图标,可以模拟一些项目场景进去(不方便展示的内容做数据脱敏)。通过新增辅助内容可以增加包装效果和体量,使得作品呈现出来的输出价值更高。
该作品适当包装一下更好,图标规范的参考线可以去掉。如果要体现出图标绘制规范,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展示示意,不要全部都带有参考线,会干扰图标呈现的效果。每一个图标独立展示会显得图标视觉张力过强,组合在一起进行包装展示会显得更精致。
质感图标设计还是不错的,后期加强一下包装即可。可以新增一些图标增加作品量,也可以辅助一些运用场景来提高作品量。
作者的功底是很好的,单个图标观看都非常不错。作为合集作品展示来说,作品包装需要再加强一下,加入设计思路和项目场景,避免平铺式的密集展示。
以上推荐角度和点评观点仅代表个人建议,图标设计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希望可以通过该活动培养大家输出作品的习惯。参与打卡的同学也能通过这一期的分享掌握一些图标包装的思路,避免一些常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