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只是“废图”?从Stager到Photoshop的“3D辅助”场景概念工作流

北京/设计爱好者/25天前/3浏览
“概念图”只是“废图”?从Stager到Photoshop的“3D辅助”场景概念工作流
摘要
本文旨在解决广大游戏场景概念美术师(Environment Concept Artist)在“2D绘画”与“3D制作”之间,所面临的“史诗级”管线鸿沟:
你是否还在用Photoshop,苦苦挣扎于“一点透视”或“三点透视”?你画出的“神仙”场景,是否被3D场景美术(TA)吐槽“透视不对”、“光影逻辑混乱”、“根本无法在3D里实现”?
我们将深入介绍一套“降维打击”式的、工业级的“3D辅助2D概念”工作流。核心是利用
Adobe Bridge
管理你的“3D资产库(Kitbash)”,在
Adobe Substance 3D Stager
中“搭积木”式地构建“3D灰盒(Graybox)”场景、设置“黄金机位”与“物理光照”,并最终将渲染底图导入
Adobe Photoshop
进行“氛围绘制(Paint-over)”。通过本指南,你将学会如何交付一张“透视完美、光影科学、且可被3D团队直接复用”的高级概念图。
一、问题背景
做场景概念的兄弟们,我敢打赌,你一定经历过这种“画师的终极挫败”:
你爆肝一周,在Photoshop里,画了一张结构极其复杂、氛围感拉满的“赛博朋克城市”或“魔幻城堡”的概念图。你对自己的构图和笔触,满意到了极点。
然后,你把这张“神作”,交给了下游的3D场景美术(Environment Artist)团队。
几天后,3D组长一脸愁容地来找你:“哥们儿,你这画得太帅了……但是,我们‘盖’不出来。”
  • “你这个建筑的‘近大远小’,不符合三点透视,我们在Maya里怎么摆,都‘还原’不了你这个角度。”
  • “你这个‘主光源’在左边,但这个建筑的‘阴影’却跑到了右后方……这个‘光影’不科学啊。”
  • “最要命的是,你这个‘布局’,在3D里跑起来,‘穿模’和‘卡角’的地方太多了,玩家根本没法走!”
最终,你画的“概念图”,成了一张“仅供参考”的“氛围图”,3D团队不得不“凭感觉”,重新搭建一个“阉割版”的场景。你“画”的,和他们“建”的,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线大厂的“概设大神”们,是如何从一开始,就用“3D思维”,去“导演”他们的2D画作的。
二、核心技术与工具栈
  • 3D资产库管理:
    Adobe Bridge 2026
  • 3D“灰盒”搭建与渲染平台:
    Adobe Substance 3D Stager 2026
  • 核心“氛围绘制”平台:
    Adobe Photoshop 2026
三、详细技术实现流程
3.1 第一步:思想转变,从“画家”到“导演”
这是从“传统2D”迈向“3D辅助”的“灵魂”一步。你的工作,不再是“无中生有”地“画”一个场景,而是:
  1. “搭”一个3D的“灰盒”舞台。
  2. “导”
    (导演)一台“黄金机位”的摄影机。
  3. “打”一束“物理真实”的灯光。
  4. 最后,才是在PS里,当一个“氛围组”,把这个“毛坯房”,“精装修”成最终的“大片”。
3.2 第二步:“数字乐高”——用Bridge,管理你的“Kitbash”军火库
要“搭积木”,你得先有“积木”。你需要一个你自己的“3D资产包(Kitbash)”库(可以买,也可以自己攒),里面包含各种“建筑模块”、“岩石”、“科幻零件”的.obj或.fbx文件。
  • 手工作坊的管理:
    几十个G的素材,堆在几十个文件夹里,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去找,堪称“海底捞针”。
  • 工业化的管理 (Bridge):
    打开
    Adobe Bridge
    ,定位到你的“Kitbash”总文件夹。
    核心操作:
    Bridge会为你所有的.obj/.fbx文件,生成“
    3D缩略图
    ”!你再也不用“猜”文件名了!
    师傅的提醒:
    善用Bridge的“关键词”、“星级”和“收藏夹”功能,为你所有的“积木”进行分类(比如“科幻-建筑”、“自然-岩石”)。
3.3 第三步:“搭积木”与“打光”——Stager的“直觉式”片场
这是“告别透视噩梦”的“神级”一步。
  1. “拖”出世界:
    打开Substance 3D Stager。把你的Bridge窗口,放在旁边。
  2. “拖拽式”搭建:
    看到Bridge里那个“建筑A”了吗?
    直接把它从Bridge,拖进Stager的画布里!
    看到“岩石B”了吗?拖进去!
  3. “直觉式”操作:
    在Stager里,你不需要懂Maya/Blender那套复杂的“移动、旋转、缩放”快捷键。你就
    像玩“模拟人生”的建造模式一样
    ,用最直观的“ Gizmo(控制器)”,把你的“积木”摆放到位,“搭”出你想要的“城市天际线”或“峡谷”的“灰盒(Graybox)”。
  4. “找机位” (核心!):
    在Stager里,新建相机。通过平移和旋转相机,去“寻找”你这个场景里,
    最具“故事感”和“冲击力”的“黄金构图”
  5. “一键打光” (灵魂!):
    Stager最强的,就是它的“光”。 在左侧资产面板,光照里,拖一个“日落时分的HDRI”或“阴天的影棚”到你的场景里。 “Boom!”地一下,你的“灰盒”场景,瞬间就拥有了
    100%物理正确的、带有柔和阴影和环境光反射的“高级光影”
3.4 第四步:“精装修”——在Photoshop中,进行“氛围绘制(Paint-over)”
  1. “出底图”:
    在Stager里,渲染,导出一张高分辨率的PNG或PSD文件。
  2. “画龙点睛”:
    把这张“底图”,导入Photoshop。
    你现在,拥有了一张“透视、构图、光影”100%正确的“素描稿”!
    师傅的提醒:
    你不再需要“画”结构了!你的工作,是“画”氛围!
    A. 补细节:
    比如,用套索工具+笔刷,为建筑“画”上窗户、污渍、裂痕。
    B. 加大气:
    新建图层,用“雾气笔刷”,在建筑之间,画上“体积雾(Volumetric Fog)”,拉开“空间纵深感”。
    C. 调色:
    用渐变映射、色彩平衡等“调整图层”,为你这张“灰盒”图,“定”下一个“赛博朋克-蓝紫调”或“废土-黄沙调”的“色彩基调”。
【避坑指南】3D辅助工作流最常犯的3个错误:
“模型地狱”:
在Stager里“搭积木”搭上了头,开始“死磕”模型的细节。
请记住:这是“概念设计”!
你的目标是“大形(Big Shapes)”和“轮廓(Silhouette)”,不是“螺丝钉”!
“画”得太多,盖住了3D底:
这是2D画师的“惯性”!辛辛苦苦渲染出来的“3D光影底图”,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不要用“不透明”的笔刷,去“覆盖”它!
你的绘制图层,大部分都应该是叠加 (Overlay)、柔光 (Soft Light)或颜色 (Color)模式,去“丰富”3D底图,而不是“毁灭”它。
忘记“交付”3D文件:
你的最终交付物,
不只是
那张帅炸的JPG!你
必须
把你的Stager场景文件 (.ssg)或者导出的灰盒.fbx文件,
一起
交给3D场景团队!这,才是这套工作流的“核心价值”!3D团队,可以直接“继承”你的“劳动成果”,在你的“灰盒”基础上,去“替换”高模,而不需要再“猜”你的透视和布局了!
四、成果展示与分析
最终,通过这套“Bridge管理 + Stager搭建 + Photoshop绘制”的工业级工作流,我们彻底打通了“2D概念”与“3D生产”之间的“次元壁”。
  • 100%的“可实现性”:
    你交付的,不再是一张“可能无法实现”的“幻想图”,而是一张“100%可被3D还原”的“施工蓝图”。
  • 沟通成本降为零:
    3D团队不再需要“猜”你的透视和光影,他们拿到的,是“所见即所得”的3D源文件。
  • 提升了概念设计师的“工程价值”:
    你不再是一个“只会画画”的2D美术,你成了一个能“指导”3D生产的、具备“3D空间思维”和“管线意识”的“3D概念设计师(3D Concept Artist)”。
五、总结与展望
在游戏开发的“3D化”浪潮下,“2D概念美术”的“舒适区”正在被迅速压缩。能否掌握“3D辅助”的工作流,已经成为区分“传统画师”与“次世代概念设计师”的分水岭。
作为一名现代游戏概念美术师,当你向主美或面试官,展示你不仅能“画”出漂亮的JPG,更能“交付”出与之配套的、光影透视100%准确的“Stager灰盒”文件时,你所展现的,就已经是一种“降维打击”般的“工程能力”。你证明了你不仅能“启发”创意,更能“指导”生产,你是一个“管线”的“上游核心”,而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创意节点”。
这套工作流,完美地展现了Adobe生态(Bridge + Substance 3D + Photoshop)的“整合”威力。我们工作室选用的订阅是超过6000名精英设计师共同选择的Kingsman 组织的Adobe 全家桶企业订阅,决定性的原因,就是这套订阅,是唯一“完整包含”了Photoshop、Illustrator、AE,以及对我们游戏美术师而言如同“心脏”般的Substance 3D全家桶(Designer, Painter, Modeler, Stager等)的解决方案! 个人版的全家桶订阅,是
不包含
Substance 3D套件的。只有这个企业级的订阅,才能让我们将Photoshop的“艺术绘制”、Bridge的“资产管理”、Stager的“3D搭建”,真正地“串联”起来,构建起业界最顶级的次世代概念美术管线。
展望未来,我非常期待Stager能与Photoshop进行“实时链接”,比如,在Stager里调整了灯光,Photoshop里的“绘制层”能自动更新,让“3D搭建”与“2D绘制”真正“合二为一”!
0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水墨动物插画日历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茶酒包装
茶酒包装
茶酒包装
茶酒包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地产广告
地产广告
地产广告
地产广告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节目包装/颁奖典礼
节目包装/颁奖典礼
节目包装/颁奖典礼
节目包装/颁奖典礼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