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设计如何为业务赋能?

北京/设计爱好者/104天前/89浏览
体验设计如何为业务赋能?
一、体验设计到底在设计什么?
1、什么是用户体验?
唐纳德·诺曼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心理学》中提出:“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某产品过程中积累的对该产品的主观感受、情绪。”这个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角色,一个是
用户
,一个是
产品
,一个是
感官体验与行为
体验设计如何为业务赋能?
Collect
2、用户体验在实际项目中有什么用?
在实际产品过程中,大家都希望用户在进入产品之后,可以在某些页面
停留更长
的时间,而一般长时间的停留就会增加转化的可能性。
所以,产品和运营同学想要留住从各个渠道引流过来的用户,一方面增加转化(主),一方面提升书籍曝光(次)。
那么怎么让这些需求更容易被用户接受?不触发用户反感情绪?
举个例子:
不考虑体验
不考虑体验
Collect
设计师优化
设计师优化
Collect
设计师将产品化的需求转化为更符合用户习惯的界面,让用户更舒适的使用产品,更高效的获取信息,更愿意为我们的产品付费。
二、设计师的工作流是怎样的?
  1. UI流程一览
设计师参与产品链路的交互、设计、走查环节,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
体验设计如何为业务赋能?
Collect
2.案例:书城8.0改版
(1)项目前期
在项目前期UI设计师会把设计目标进行沟通与拆解,利用数据库、专业的设计方法对需求改版的模块进行分析。
体验设计如何为业务赋能?
Collect
第一步先明确问题:
  • 用户侧:利用大数据进行初步的调研,得到结论:用户注意力时间减少;用户论坛反馈找不到功能入口。
  • 数据侧:根据产品反馈,2屏及以下模块点击惨淡;
此刻核心的矛盾以浮出,即:如何将入口做的更容易找到,且能让用户下滑浏览,增加停留时间。
其次明确改版思路:
在设计上通过回归用户,从用户的维度进行思考:「用户是谁—用户为什么来—用户需要什么」进行进一步对用户的类型和诉求进行数据分析和产品下探。
  • 用户人群:主要的人群是网文爱好者,有追更需求;
  • 用户动机:追更、找兴趣书籍;
  • 用户偏好:希望快速找到感兴趣的书籍。
利用模型进行模块优先级划分:
kano模型
kano模型
Collect
(2)项目中期
在梳理完业务目标和用户需求后,利用专业的设计手段,“形、色、字、构、质、动、图”来把需要刺激用户行为、心理感官感觉的信息元素进行包装,合理放大主次信息,引导用户完成我们设定的浏览动线。
改版前后对比
改版前后对比
Collect
设计策略:
基于用户的人群类型和动机以及偏好的差异,根据用户的行为路径进行了产品的结构优化、去掉了视觉重、转化差的banner,通过kano模型,结合产品需求、用户需求做了入口的主次区分,并且加入榜单、限时活动、feed流等多类型卡片增加曝光,吸引用户下滑浏览。
(3)设计价值
  • 帮助产品深挖用户的深层痛点,能做到比用户还要了解用户,助力产品型态匹配用户真实的心理模型。
首先,UI设计师的最大存在感就是
比用户还要了解用户
。(毕竟在汽车发明之前,人们的愿望是要一匹跑的更快的马)
在产品设计的很多情况下,产品的需求文档往往是描述用户问题和技术可解决的产品方案,而不是从源头还原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痛点。设计师的存在就是让产品的实现模型无限贴近用户心理,挖掘用户的深层需求。
  • 架起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桥梁,让用户行为更符合产品设计预期。
将产品的需求翻译为更容易被用户接受的设计语言,针对不同的场景语境下提供的产品解决方案则可能就千差万别。
6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Heal丨概念网页设计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水墨动物插画日历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文创
文创
文创
文创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