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青铜器的设计【中国设计史21回】-设计史太浓

Recommanded by editor
深圳/艺术工作者/146天前/369浏览
汉朝青铜器的设计【中国设计史21回】-设计史太浓Recommanded by editor
汉朝青铜器的设计【中国设计史21回】-设计史太浓
Collect
上期回顾:兵马俑设计之谜(详见公众号)
 
秦朝末年,因为暴政与苛法激起民变,首先是陈胜、吴广率先揭竿而起,随后天下大乱,项羽、刘邦等豪杰也纷纷起兵反秦。
 
建立仅仅15年,只传位到二世的秦朝在公元前207年被推翻,随后进入了历时4年的楚汉争霸时期,西楚霸王项羽PK汉中王刘邦。
 
TVB的《楚汉骄雄》就将这段历史拍摄得很好看
TVB的《楚汉骄雄》就将这段历史拍摄得很好看
Collect
 最后刘邦在垓下之战用计围困项羽,逼其自刎乌江而胜出,因此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国号“汉”,史称西汉。
 
中国设计史的叙述也开始正式进入汉朝时期。
 
从历史研究来看,汉朝被视为中国古代设计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因为从材料角度看,汉朝同时拥有了青铜器、陶瓷器、漆器、金银器、玻璃器跟丝织品。
 
从功能品类角度看,则有了各种食具、酒具、文具、灯具、家具、妆具、交通工具等等。
 
有种浩浩荡荡集大成之的意味。
 
汉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世
汉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世
Collect
 一直以来,只要谈起青铜器就围绕商周时期,逐渐形成固有印象,似乎忽略了汉朝也有青铜器,而且历经前人一千多年的工艺技术沉淀,汉朝的青铜器进入了一种成熟的功能主义阶段。
 
漆器在汉朝的蓬勃发展让其逐渐取代青铜器成为生活用品,青铜器必须错位竞争,填补漆器覆盖不了的品类,所以从实用角度下功夫,开发出不少青铜杂器、铜灯及铜镜。
 
这些设计大部分功能优越、结构合理、造型生动、装饰精致,让青铜器设计在历史上留下最后的完美篇章。
 
汉代精美的青铜灯具
汉代精美的青铜灯具
Collect
 本回,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汉朝青铜器。
 
 
一、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
 
 
汉朝的青铜器增加了不少更实用的新型品种,比如铜炉、铜樽、铜洗、铜鍪(móu)、铜鐎(jiāo)、铜镜、铜灯等等,而被保留下来的传统品种就只剩铜鼎跟铜壶了。
 
铜洗
铜洗
Collect
铜鍪
铜鍪
Collect
铜鐎
铜鐎
Collect
 新增品种中最具汉朝特色的首当其冲是铜炉。
 
话说秦末战乱跟楚汉之争让中国社会经济崩溃,百姓疲敝,所以西汉初期曾经非常盛行“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是道家思想的一个分支,以黄帝和老子为名义上的思想源头,核心强调“少干预、顺自然”,类似于“战后重建期的宽松政策”,有助于恢复社会元气。
 
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中产生了一种思想的副产品,就是对信仰神仙,汉人的思想里开始产生一个永恒幸福,长生不死的王国,就是仙界。
 
这种信仰直接塑造了铜炉三大分类中的熏炉设计,其余两种铜炉分别是温手炉与温酒炉。
 
熏炉
熏炉
Collect
温手炉—捧在手上
温手炉—捧在手上
Collect
温酒炉
温酒炉
Collect
 熏炉是指用于烧香料的炉,所谓香薰,能用上熏炉的多数是皇亲贵族,而且燃烧的香料明贵,通常带有药性,比如南海龙脑、西域苏合香等等。
 
马王堆汉墓曾经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里面记载了香熏疗法,汉代医家认为香料是可以“辟邪祛病”的,是养生保健的一种重要方式。
 
熏炉在南方使用居多,也许是因为潮湿与蚊虫较多,但设计制造却是北方更强,这跟中原地区铸造技术传承更好相关,其中最知名的熏炉名为“博山香炉”。
 
燃烧中的博山香炉
燃烧中的博山香炉
Collect
 “博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但具体查询确有此地,位于在蓬莱以西的山东鲁中,淄博市的博山区境内,博山区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就在该区东南。
 
“博山香炉”的炉盖都雕刻得层峦叠嶂、附有灵兽仙人,熏香时候烟雾缭绕,宛如缥缈仙境,这种设计是将抽象的求仙欲具象化,使香薰成为“通神”媒介。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的“错金银博山炉”。
 
这个作品高26厘米,通体采用金丝错出了流畅精致的装饰纹样,金丝的粗细对比非常有节奏感,有些细致程度跟发丝相近。
 
错金银博山炉
错金银博山炉
Collect
 炉的底座是透雕纹样,有三条蛟龙翻腾出海面,龙头托住炉盘,整个炉盘与炉盖铸出了“博山”形态,山势险峻,峰回路转,起伏错落。
 
在山峦之间铸有不少神兽与动物,还有猎人隐藏其中追捕野猪,造型生动,装饰优美,可以想象香味伴随烟雾从香炉中缓缓弥漫的时候,自然引人遐思,丰富想象。
 
这应该是中国较早一批能同时提供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的产品设计了。
 
 
二、汉朝青铜镜
 
 
铜镜的发明使用无论在中西方都历史悠久,比如能追溯到公元前2900—前2000年的伊拉克基什遗址中就出土过铜镜。
 
而在古埃及第11王朝时期的石棺浮雕纹饰中,也出现过持镜装饰的贵妇人像,无疑也是金属镜,年代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古埃及11王朝时期的石棺浮雕纹饰
古埃及11王朝时期的石棺浮雕纹饰
Collect
 
中国最早关于镜子的叙述来自传说,就是《轩辕皇帝传》中记载的“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
 
意思是说黄帝看见明亮的满月,就造了十五个和满月形状相同的器物,被称为“神镜”。
 
所以皇帝就是镜子发明人,这不奇怪,任何找不到源头的发明,我们都习惯说皇帝搞的。
 
在考古研究中,目前出土的最古老铜镜来自1975年甘肃广河齐家坪墓葬,是一面直径6.2厘米的素面铜镜,被称为“中华第一镜””,距今约有4000年(参考齐家文化出现时间)。
 
甘肃齐家坪墓葬素面铜镜
甘肃齐家坪墓葬素面铜镜
Collect
 但在青铜时代,铜镜的发展却是很缓慢的,直到汉代才进入了真正的繁荣昌盛时期。
 
汉代的铜镜不仅数量巨大,使用普遍,在造型设计跟装饰上也有很大发展,这方面的发展一般归纳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在西汉的前中期,这个时期的铜镜多数采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周边装饰简略,纹饰图案较朴素,单纯,而且铭文逐渐成为铜镜装饰的组成部分。
 
汉代初期的铜镜
汉代初期的铜镜
Collect
 阶段二是在西汉晚期(特别是王莽时期),铜镜的装饰题材发生重要突破,就是以四神为中心,配以形象各异的禽鸟和瑞兽。
 
中国古代的四神一般就是指青龙、白虎、玄武跟朱雀。
 
而且对镜子边缘的装饰更加重视,常用纹理有流云纹、三角锯齿纹、双线波纹等等,让铜镜更具雕饰美感。
 
汉朝铜镜
汉朝铜镜
Collect
 阶段三则到了东汉中晚期,这个时期的铜镜装饰题材进入了新境界,喜欢以传说中的神仙世界为主,比如围绕西王母、伏羲与女娲等神仙塑造相关故事场景。
 
东汉时期的铜镜
东汉时期的铜镜
Collect
 在工艺手法上,则突破了汉代前期单调的平雕,改用浮雕方式,装饰构图上也突破了过去的单一同心圆样式,增加了对称式、阶段式等构图形式。
 
 
三、青铜灯具
 
 
汉代的灯具有多种不同材料,比如铁、陶、瓷、玉甚至是石,但最为多姿多彩的还是青铜灯具。
 
青铜灯具在汉代无论制作数量,还是制作质量及使用普及性都远超过春秋战国及秦朝时期。
 
西汉铜灯
西汉铜灯
Collect
 从考古来看,全国各地的大部分省,市都出土过一些汉代灯具,比如河南陕县刘家渠曾经出土各种汉代灯具38件,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墓则出土过铜灯20件,其中包含著名的“长信宫灯”。
 
汉代灯具按造型特征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器皿型灯、动物形灯、人物形灯及连枝灯四个大类,至于制作材料不局限于任何一种。
 
青铜连枝灯
青铜连枝灯
Collect
 至于设计成就也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功能合理、结构科学、造型生动及装饰富丽。
 
其中最具设计代表性的还是铜灯,我们以长信宫灯为代表,跟大家拆解一下上诉特征。
 
长信宫灯的造型自然是人物形灯,汉代灯具假设以人物为造型一般都取材普通民众,多数为奴婢,而且喜欢塑造成胡人相貌,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背景,统治者想借此来满足占有欲与征服欲。
 
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
Collect
 除了人形灯,铜灯中比较著名的还有动物形灯,比如雁鱼灯、鹅鱼灯及羊形灯。
汉代鹅鱼灯
汉代鹅鱼灯
Collect
 因为当时人们还保留着席地而坐的习惯,为了适宜人的视觉空间并充分发挥照明功能,灯具的尺寸一般都偏小。
 
而基于功能出发,青铜灯具的样式发展出了立灯、座灯、行灯、吊灯及提灯。
 
东汉胡人吊灯
东汉胡人吊灯
Collect
 座灯是其中最常见的品类,常见高度在20-50厘米之间,长信宫灯就是典型的座灯,灯高48厘米,座灯一般会放在室内低矮的家具上,比如书案或者茶几,也可以放在地上。
 
汉代的书案高度一般在30-40厘米,所以上面放置座灯后总高度在70厘米左右,跟人跪坐时眼睛的视线相宜。
 
东汉错银铜牛座灯
东汉错银铜牛座灯
Collect
 
所以青铜灯的设计处处透着功能主义与实用主义精神,其中有两种设计构思更是将此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除尘消烟及挡风调光。
 
汉代基本都是燃油灯,燃烧物质属于动物油脂,经常会有燃烧不充分的碳粒或者燃烧后留下的灰烬随热气流挥发,造成室内烟雾弥漫。
 
青铜灯的设计师们就想到了巧妙的解决方案,就是为灯具设计出“中空导烟管”,这种导烟管都会结合灯具造型隐藏其中,比如长信宫灯中宫女的右臂手袖就是导烟管。
 
长信宫灯侧面
长信宫灯侧面
Collect
 而宫女的体腔则可以存储清水,将导入的烟雾消解,让照明时候室内空气保持清新,是非常领先的环保设计概念。
 
这样的铜灯也被后世史学家称作“釭灯”。
 
至于挡风调光的功能则出自灯罩设计,比如长信宫灯的灯罩由两片弧形铜片结合而成,可以左右开合,通过移动进行挡风调光,控制光照范围跟照明强度,非常巧妙。
 
长信宫灯的灯罩
长信宫灯的灯罩
Collect
 类似的设计也会出现在其它不同的青铜灯具当中。
 
至于汉代灯具的装饰纹样也非常丰富,综合了过去多种纹理的运用,主要为几何纹与动物纹,但我们看到大部分汉代的青铜灯具在纹理设计上都比较简约,特别西汉时期,这其实也是受黄老之学的思想影响,就是少折腾。
 
汉代的鎏金羊灯
汉代的鎏金羊灯
Collect
 装饰手法则会强调富丽感,常用工艺是透雕、金银错、漆彩绘或者鎏金,比如长信宫灯就是通体鎏金,这也是它出土就惊艳世人的原因之一,被称作“中华第一灯”。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感谢各位,我们下期再会!
ps:图片引自互联网
完整版本欢迎到主页关注公众号,或加入知识星球!
5
阅读原文
|
Report
|
2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文创
文创
文创
文创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
设计风格启示录 :一次性看懂22种设计风格
外链商品
¥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