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解读|
织物博物馆定位在当代艺术与创新材料实验的交汇点,其设计专注于与使用纺织品和非常规材料的艺术家合作。理念深受提花织机的启发。这一历史性的技术不仅革新了织造工艺,也首次将机械逻辑与早期计算机编码连接起来,成为数字设计与传统工艺融合的象征。博物馆的新视觉识别系统正是围绕这一精神展开,试图在设计语言中重建“织造”与“编程”之间的对话。
全新的品牌形象突破了传统的静态标识概念,采用创意编码技术构建可变字体系统,赋予Logo生成无限的可能性。观众可通过互动生成工具,亲自参与Logo的生成过程,增强了视觉系统的开放性与参与感。此外,博物馆还打造了一座沉浸式互动装置,通过实时数据与动态图形的结合,将材质、算法与空间体验融合为一体,进一步拓展了纺织语言在数字语境下的表达维度。
这一焕新设计不仅体现了织物博物馆从物理材料走向多元媒介的转变,也凸显了其在艺术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先锋姿态。整体视觉系统兼具实验性与系统性,为未来的跨界合作和内容拓展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基础。
注: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文章所有内容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 如有疑问请留言我们。
工作室网址:https://jocelyn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