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已看过了《哪吒2》这部影片,甚至2刷、3刷,近百亿的票房向全球展示着中国文化的强大。而比票房数字更震撼的,是哪吒用三头六臂撕开了一个困局:在他逆天改命的背后藏着一条“百家争鸣”的文化暗线。
《哪吒2》是一场文化起义,最直观的感受是影片中的一个颠覆性设定:即将“魔丸”与“灵珠”从对立面变成了相互纠缠。善恶有别,各自有报,所谓善恶其实是一种标签。影片在剧情的叙述中颠覆性的解构重塑,“我命由我不由天”表面上呼应了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此句源自道教《西升经》),而当敖丙与哪吒合二为一时,却将《道德经》中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人都认为某件事是好的,就显露出恶的一面)的辩证观推向了一个新的极致,这叫善恶本无定论,对立终归统一。所以“魔丸“哪吒的觉醒绝非简单的反叛叙事。
而更深层的颠覆藏在了申公豹的身上,这个被贴上反派标签的角色却成为了无量仙翁的牺牲品。在《哪吒1》中申公豹曾说:”勤修苦练三百年,为何不如灵珠转世”。这句话不但撕开了“天道酬勤”的虚伪性,还是对规则的一种蔑视。直到《哪吒2》中申公豹迎向三龙的那决绝一跳,终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以蚍蜉撼树的姿态,对世俗成见挥出了最有力量的一鞭。
所以《哪吒2》要表达的含义可能更深,尤其在融入全球大背景下,有人霸权,但有人不再匍匐于霸权的规训,而是以“人定胜天”的精神觉醒,将“道”融入了实践之中。
当哪吒母子诀别的时候,观众们的眼泪夺眶而出,全场鸦雀无声。这里面藏着一个最隐秘的哲学密码,它不只是感人煽情的亲情叙事,更是自由意志的觉醒。通过为母报仇,意外实现了“仁”的公共价值。就像王阳明所说,“心即理”——最高道德不是外在规范,而是内心良知的自发涌动。哪吒和敖丙打破天元鼎的那一刻,背后是海底的龙族、妖族,李靖代表的人类,以及那些被无量仙翁杀掉的陈塘关百姓。
更耐人寻味的是敖丙的蜕变。从“全族希望”到“为自己而活”的这条支线暗藏着对儒家光宗耀祖的文化解构。所以当东海龙王说出“你的路还需你去闯”,实则是父权体系对个体价值的认同和妥协,这种“带枷锁的觉醒”何尝不是对当代家庭关系的投射呢。
《哪吒2》用三场顶着“升仙考核”之名的镇压,外加一场仙魔的终极大战,诠释了墨家的“非命”和法家的“变法”。
片中萌蠢可爱的土拨鼠从未有过暴力行为,它们不但衣服全是补丁,吃的也是难以下咽的食物,但却被当场镇压。申正道气宇轩昂有教无类,时刻督促小妖们刻苦修炼,出人头地,即便面对杀上门的阐教,依然客气行礼,寄希望于化干戈为玉帛,但哪怕他自断一臂也难逃利剑穿心。石矶娘娘作为一个顶级宅女,身居空无人烟的大山,仅仅是照镜子臭美却被哪吒斩杀。更耐人寻味的是龙族的困境和陈塘关百姓,他们与土拨鼠、石矶娘娘一样不分地域种族,都成了无量仙翁眼中的“贱民阶层”。只因为封神大战在即要提升阐教的战力,他们便成了无量仙翁的牺牲品,这和为了石油、为了掌控土地,罔顾别国利益的世界格局何其相似。
回看十二金仙大会,当数千枚仙丹出场,金仙门集体喊出的功德无量,讽刺意味被瞬间拉满。所以在仙魔终极一战时,哪吒和敖丙合体痛打无量仙翁,每一拳都裹挟着墨家“非命“思想和对宿命论的否定,尤其当哪吒喊出那句”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乾坤”,其实是完成了对法家”变法“思想的升华,也是对”法不阿贵“精神的另一种诠释。
片中最为震撼的就是哪吒忍受骨肉破碎在烈焰中重生,还有万妖冲鼎的部分,恰似一种涅槃觉醒出真正的自由身。那些身负锁链却奋力跃起的妖兽,暗喻了被压迫下的困兽智斗,而“2亿“特效的仙魔大战又体现出了《孙子兵法》中”兵者诡道“的视觉化演绎。
值得一提的是,视觉团队“死磕5年“的幕后故事。当西方技术团队撤出《哪吒2》的背后,是138家中国动画公司,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倔强在特效领域杀出一条血路,这又何尝不是兵家”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现代诠释。
当哪吒脚踩风火轮冲向海外市场,他携带的不是猎奇的东方符号,而是一套千年延续的哲学思想,既有道家思辨,也有儒家伦理,还有墨家的抗争精神,法家的变法,兵家的智勇。通过诸子百家思想的活用,告诉全世界当代中国文化觉醒的深层逻辑:我们不再局限于某家某派的教条,而是以实用主义姿态将创痛哲学化为对抗困境的工具。
正如影片结尾的隐喻,中国文化不再需要“剔骨还父”式的与过去切割,而是像哪吒的涅槃一样在传统的火焰里重生为更强大的存在,这才是影片最值得被全世界看到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