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界面设计如何做到干净整洁
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1、减少线条
页面上面线条太多,会让人觉得页面复杂,线条好了,看起来就会清爽干净。
2、合理留白
拉开信息层级 ,合理的留白可以增加产品的品质,也可以让主题更加突出。有些页面上面有很多元素,看上去非常拥挤,如果适当留白,看上去更加清爽。
3、运用卡片整合信息
卡片式设计将信息、图像归类整合到一个方块里,清晰直观又避免页面因为信息多而散乱。卡片的排列方式是按列或者行的方式进行对齐展示,视线沿着横向或者纵向浏览能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此外,这种固定大小的卡片方块也有利于栅格化排版。
4、颜色
颜色避免灰灰显脏的颜色,如背景色我一般喜欢用#f6f6f6,线条色#edede,投影色#e5e5e5,都是偏白的灰色
6、统一间距
6.1字符间距
字符间距一般都是设计工具的默认数值,无需调整。当碰到多行文字需要避开头尾的标点符号时,使用工具中的避头尾功能即可自动调整字间距,如无此功能,则需手动调整,这里并没有所谓的技巧与方法,头尾避开标点符号即可。
6.2文字行高
文字行高一般会设定为字号的1.2~1.5倍,具体值跟字号有很大关系,文字越小,行高就越大。例如,我们可以设定字号32px为中间值(非绝对),小于或等于32的字体、行高为字号的1.5倍,大于32的为1.2倍。
6.4 段间距
部分设计师在设置段间距时习惯性的多敲一次回车键,这种方式并不可取,会造成间距过大、内容脱节。如有需要,一定要手动设置段间距,这里没有固定的数值和规律,视觉舒适即可。个人习惯+4原则或黄金比例 ,比如文字大小是12,那么行间距就是16,依次类推文字是14那么行间距就是18
6.5 组件间距
在同一APP应用中,根据最小基数定义的间隔值数量不易过多,一般在6个左右就能满足绝大多数的设计场景。通常以8px作为基数,以此衍生出8、16、24、32、48、64这6个间距数值,完全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当然,针对信息较少的页面也会使用到120、160、200...其他间距数值,例如缺省页、登录页面等,对开发来说,如果清楚间距的使用规律,即便有小的误差,也能自行更正,例如使用8px增量,8、16、24...按倍数规律以此类推,若出现9的间距,开发会更正为8、15则会更正为16,自行多退少补。
6.6 模块间距
从信息层级角度来看,等级权重越高、间距就越大,在现实世界中也是如此,一个物体周围的空间越大,就越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模块间距分为块内间距(同一模块中不同元素或信息组之间的距离)和块外间距(同一个页面中不同模块的之间的距离),为了更好的区分信息层级,块外间距一定会大于块内间距,也能保持块内信息的亲密性。
7、间距的使用技巧及原则
7.1 利用留白强调
很多时候,想让一个元素变的突出,可以用加大字号、修改色值或后加粗等方式进行强调,但这并不是突出信息的唯一方式,当所有元素都变的突出,那就等于什么都不突出了。如果想让界面中的元素不同程度的突出,留白也是一种强调信息的方式,它能引导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内容上。
7.2 使用栅格系统
善用栅格系统]通过最小间距值进行递增,让整个界面看起来更协调。栅格系统可以让设计师在元素的亲疏关系上更快作出决策,后续不管是迭代还是更换设计成员,都能保持统计的间距规范。
结语:
如果在处理界面信息层级时,改来改去还是觉得很乱,不防从间距角度出发,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规范间距带来的效果甚微,但随着团队规模不断扩大、界面数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时就会发现,所有内容统一间距规范,不管是构建一致性界面视觉效果、还是对开发和设计师来说,既能提升用户体验、还能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AIGC助力电商视觉×头盔系列AI生成 [动态化探索实践]](https://img.zcool.cn/community/68e8da720067cv09d9quve1777.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w_520,h_390,limit_1/auto-orient,1/sharpen,100/quality,q_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