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道图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泳道图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什么是泳道图
【百度百科】泳道图也叫跨职能流程图,将模型中的活动按照职责组织起来。这种分配可以通过将活动组织成用线分开的不同区域来表示。由于它们的外观的缘故,这些区域被称作泳道。它可以方便得描述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能够直观地描述系统的各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利于用户理解业务逻辑。
【个人理解】泳道图在流程图的基础上引入了角色和阶段两个维度,反映流程中人与人或人与部门之间关系的图表。每个角色(或部门)之间是需要多任务协作,且任务会互相影响。横轴是把角色罗列出来(没有先后顺序),纵轴是操作的顺序(也可简单理解为时间轴),泳道区域就是各个角色要完成的任务,之间用箭头链接起来。
使用场景
业务流程图一
梳理业务在各角色及系统之间如何流转。下图以名厨亮灶线上业务为例,展示执行者、执法人员、餐企三个角色之间如何在系统内完成业务任务。业务流程图一般产品经理使用居多。
1、明确业务目标:完成系统自动预警信息的处理。
2、从业务目标拆分开始与结束的点:开始:系统24小时巡检。结束:整改信息归档。
业务流程图二
除以上业务在角色间流传用泳道图绘制外,接下来我们来重点讲讲讲,流程在业务场景下角色与系统的交互逻辑。这种泳道图适合设计师输出业务流程。下边以名厨亮灶在线巡检功能模块为例举例。
1、通常横轴有前端、后台系统,用户等。
2、纵轴为流程的阶段:指随时间推移,业务在系统内进行的阶段。“信息输入-预警-监管”。
a、用户列表示用户需要操作的内容,节点数表示操作的次数。一般我们优化操作流程,就是要要在符合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这列的节点数。在文字描述上尽量使用点击、提交等这类动作类的词,以更清晰得表达交互动作。
b、前端列表示的是界面,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界面(弹窗、气泡框等),这列清晰的展示该功能涉及到的界面数。清晰的梳理会防止我们遗漏页面与页面状态。另外这列是前端开发人员重点关注的类,在描述上尽量使用对页面的描述文字,如在线巡检页、预警弹窗等,以便于理解。
c、后台列展示的是系统后台判断逻辑,判断形状较多,后台开发人员较关注。一般数据化产品这列节点较多,原因可以简单理解系统代替人员解决问题,所以相对用户列节点越少,后台列判断越多。
绘制注意事项
复杂的判断、循环泳道图里可以不展示出来。
为防止泳道图信息量太大,不利于阅读,画泳道图时可以只考虑理想的流程,就是比较顺畅的情况。分支流程不用考虑。如果非常重要,无法回避,那就重新画一张。
如在线巡检流程中,通常执行者收到整改意见确认就归档的,但实际会存在修改反馈存在问题不通过的情况,那就单独出一张整改信息核实的流程。
工具
市面上工具是比较多的,基本上原型工具都有提供如磨刀、axure等,还有一些线上工具creately、processon。还有Microsoft的visio。工具可以根据所需,哪个方便用哪个,下边推荐我个人常用的两个。
1、processon
线上工具,云端存储
a、优点:文件存储方便,并提供模版供用户使用,适合产品经理及其他非设计岗为,便于上手操作。
b、缺点:免费版本限制文件个数10个。
2、axure
原型工具,本地存储
a、优点:原型设计工具,便于和原型图统一管理。
b、缺点:文件线下存储,更换设备,文件转移比较麻烦。
总结
我们从泳道图的概念到设计师经常使用的两个场景,最后到工具的推荐,带大家全面的了解了泳道图的使用方法,希望你有多启发,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