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凯文讲透版式四大原则

深圳/设计爱好者/3年前/1205浏览
申凯文讲透版式四大原则
申凯文

文章出处《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罗宾·威廉姆斯,一位世界级设计师将复杂的设计原理凝炼为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4个基本原则

前言

无论多优秀的排版设计,都里不开“版式设计四大原则 ”

版式设计的四大原则分别是亲密性、对齐、重复、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并不是单独分离的四项原则,而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出现。是可以进行相互组合的。

版式设计的目的:“传达信息”。

有很多人对“版式四大原则”有误解和学习上的遗漏本文将帮你扫除疑惑,补缺补漏。

学会这篇文章的内容将帮助到你解决很多设计问题,让你的设计变得更佳吸引眼球。像一个专业人士设计的一样,而不会显着业余。

文章值得反复阅读,建议收藏。

原则一:亲密性

来先看一个案例,让你快速了解一下亲密性的魅力。

是不是经常通过文字的距离来进行辨别是左右阅读还是上下阅读。这就是通过距离建立亲密性,距离近的在你的脑海里就会进行编组,那你就会去一组一组的去阅读。

有些人认为亲密性就只是距离,在这里我要要澄清这个对“亲密性”最大的误解,在图片123的例子中,距离都是相同的情况下,但是内容都得到了一行一行的分组。有发现什么规律吗。

重点:任何有关联的元素,都具备亲密性的条件,关联性越强,亲密性就越强。亲密性元素中是比较强的关联。

现在提升一点难度,用亲密性对这三篇文章进行思考

第1种是基本没有对亲密原则进行使用,信息非常的混乱,几乎没有对信息进行整理。第2种有对行间距和文章段落进行亲密原则的使用。第3种将段落之间的关系更明确了,对亲密性进行了更具体的分类,可以让你更快速更舒适的去阅读信息。

重点:让相关的信息产生关联,这就是用亲密性原则要做的事情。

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波实战。

改前:文字信息四处分散,存在多种阅读顺序,阅读比较混乱,这也是很多人会放的错误。

改后:对信息进行了亲密性的整理,将集团名称和四条个人信息进行区分,将联系方式分为一组,在将四条个人信息份成一组,是不是阅读起来就很轻松舒服,设计也变的更专业了。

重点:用亲密性区分相关的和不相关,将相关的分在一组里。

想必学到这里,你已经逐渐知道什么是亲密性了,从这三张图中至少找出9处找出亲密关系的使用吧

想好了吗?

你是否也找到了这些通过亲密关系分组的地方呢。或者找到连我都漏掉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写出来。

可能有人会说没有准备好,那就在给你一次机会。找出图片中的亲密性使用

准备好了就看答案吧。

你找出来了吗?

目的

区分相关和不相关的信息。

主要内容

亲密性是:通过分类编组,整理信息,区分相关和不相关的信息。为读者建立清晰的阅读结构,减少阅读混乱,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和更高效的传递信息,任何视觉上存在关联的元素(字体,图形,色彩等)都具有亲密性,元素之间的关联性越强亲密性就越强。不仅仅只能遍一个组,也可以进行多个编组的组合。

使用方法

将元素进行分组,通过距离,线条的分割和色彩等方法,让俩个及以上的信息像是在一同一分类里或者区分开不相关联的信息。

原则二:对齐

你能找出这张图片中文字用了几种对齐吗。

那就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比较常见的6种对齐方式吧,那你再看前面那张图是不是这6中都用到了。

用对齐对这三个进行思考

第1种:你是否也干过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对齐方式,让画面感觉很乱,确不知道这么回事。

第2种:就直接开始居中对齐,和俩边的对齐,是不是就舒服了很多,这里就要在澄清一个误会,版式设计四大原则的原作者作者其实不反对居中对齐,而是反对没有思考就直接使用居中对齐。可别是在使用居中对齐后,居中对齐的效果不明显,那就尽量不要去用。

第3种:大部分文字进行左对是比较符合阅读习惯的。文字的左对齐和右对齐的对齐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重点:我们的眼睛喜欢看见有序的事物。优秀的设计中你总能找到“对齐线”。

感觉好像都学会了,那现在让我们来实战对比一下,改前: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改后:对信息进行了明显的对齐,是不是瞬间感觉太舒适了,这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仔细看信息的阅读效率是不是提升了,画面也更美观了,将日期进行对齐,那信息就会产生关联,那你在找日期是不是就很快。

重点:通过对齐可以让物体产生联系,就算在很远的距离。

来练习一下,找出海报设计中的对齐,一共至少10个吧。

你都找到了吗。

目的

让画面统一且有条理

主要内容:

让画面中的元素对齐。就算距离很远的元素通过对齐也能产生关联。人的眼睛喜欢看见有序的东西,不知道这么摆放那就先尝试这先去对齐,不熟练的人一个画面尽量少用不同的对齐方式,最好使用一种对齐方式。(指的是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

使用方法:

找一条线将信息对齐。最常见的对齐方法有: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顶对齐,底对齐,等。

原则三:重复

先来了解一下重复

第1个:一个流星是不是感觉有点单调。第2个:四个流星是不是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第3个:16个流星,一下子就成了流星雨了,瞬间就有了视觉冲击力了。这就是重复的魅力。

很多人认为重复,就是复制粘贴,使用同样的字体,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图形等,但还有包含距离的规律。如第3个。这也是一种重复。

先用重复原则,思考一下这三个画面。

你是否也做过第1种这种情况的事情,对一段话疯狂的使用各种不同的字体,混乱不堪,却不知所措。一个画面尽量不要超过3种字体的使用,把控就用一种也好。第2种:对字体直接进行了统一,是不是瞬间舒服了。但是还是没有做到位。第3种:我们将间距进行统一,让重复更近一步。一下子这就工整起来了,设计也变的有序了,这个设计水平也出来了。有时候后设计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重点:重复有时候就是统一,重复的目的就是让画面统一。

来实战了,改前:哎这么做都好看,没办法。但是重复原则还是要教的。改后:将圆点进行重复的排列,是不是瞬间就有了视觉冲击力了。

找出三张图片对重复原则的使用。找出7个。

你找到了吗,分别是:距离(相同距离),图形(圆点,肉,红包等),字体(同一个字体)。

目的

建立统一性和增加画面的关联性。

主要内容:

重复不仅仅限制在完全相同的元素,甚至包括有相同特征的元素。重复有时候也包括明确的视觉规律(就是简单到一眼就看出来的规律)。有规律的重复就能让画面充满视觉冲击力。

使用方法:

重复元素:距离,大小,文字,图形,色彩,样式,字体,粗细,简单的规律等。

原则四:对比

第:1个:大小的对比,第2个:高矮的对比,第3个:粗细的对比。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为什么有大小的区分,为什么有高矮的区分,为什么有粗细的区分。那就是因为对比。

重点:有了对比就有了大小,就有了高矮,粗细等

还有图形,色彩,不同字体的对比。有没有发现通过对比强化了相互的效果。

用对比思考一下这三张图。

第1张:不知道重点在哪里。甚至会有点单调。第2张:快速突出重点,抓住读者的阅读,让他快速的把文章扫了一遍。第3张:强化了标题的对比效果,让他更突出,瞬间拉开了层关系(就是主次关系)改前:重点不突出,画面单调没意思。改后:瞬间来了感觉,主次分明。就一个妙字呀。你是否也发现了这份设计中将四个原则都有了一遍呢。

用对比原则找出9处对比。

其中包含了:远近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大小对比,粗细对比,字体的对比等

目的

1.强化视觉效果。2.分层级(区分重要与不重要的信息)

主要内容:

通过对比突出主要信息和弱化次要信息,来整理信息,提高信息的阅读效率。也可以通过元素和元素直接的对比来提升画面的视觉效果。对比越强视觉冲击就越强。

使用方法:

大小对比,粗细对比,色彩对比,形状对比等,重要的是对比一点要强烈,要不然就不是对比了。

后记

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字,好在我还是把他写出来了,一直有人找我问这么学设计,这么做练习,想必我在这一篇也已经告诉了你答案,练习和学习都要有目的,明确的目的,要练什么。先找一个好老师,可以是书籍,就想“版式四大原则”这种都可以在你的设计生涯中反复使用的设计原则,然后就是不断的把这个知识套用到任何设计中去,甚至运用到任何地方去,去看优秀的设计是这么用的,然后反复思考。写下思考,还能复盘知识。如果你懒那我也没办法了,有时候你一个月去学所谓的30中设计技巧,还一点有什么用,用我上面说的学习方法,你就一个月练这个“版式四

大原则”你肯定会有所收获。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学习的,能看原著是最好的,不过我在这里也把原著中一些没有展开说的内容也用案例和文字展现出来了。

2023.1月1日

《《申凯文每日一练(灵感大合集4)》》

2023.1月份

《申凯文每日一练(精选集)》

2023.2月份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点链接,学如何坚持。↓↓↓

申凯文每日一练坚持的秘密_申凯文-站酷ZCOOL

点链接,学色彩↓↓↓

色彩心理学_申凯文-站酷ZCOOL

要写设计说明,要收藏。↓↓↓

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QwNDM3Ng==.html

163
Report
|
29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AI机器 AI Machines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作品收藏夹
教程理论
教程理论
教程理论
教程理论
作品收藏夹
字体 字形
字体 字形
字体 字形
字体 字形
作品收藏夹
logo 教程
logo 教程
logo 教程
logo 教程
作品收藏夹
排版
排版
排版
排版
作品收藏夹
UI设计
UI设计
UI设计
UI设计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