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看世界【19】| 秘展——26位设计师手稿展
26位设计师手稿展
19
云端看世界
分享有趣、有质的学习干货
疫情期间被迫闭关,翻出了上学时很喜欢的一本书《设计中的设计》,作为一名学习版画这种纯艺术方向的学生来说,看到一本书从第一视角讲述设计师是如何通过敏锐的观察和同理心,将对细微事物的关怀转化为优秀的设计。感叹设计真是太美好了,他们悄无声息的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默默的提供便利,提升感受。也是基于此书,开启了我对于设计的兴趣。
《设计中的设计》— 原研哉
2019年末在日本东京看了一场很棒的设计师手稿展,从展出的手稿可以窥见这些厉害的设计师们在创作优秀设计时所经历的思考片段。展览展品众多,展陈设计精良,整个展览所贯穿的公共教育也很完整,接下来我将会从展览内容,作品欣赏,观展方式,展览场地,四个方面对本次展览进行介绍。
展览海报
展览内容
2019年11月22日,在日本东京 21_21 Design Sight 举办了《秘展——罕见设计手稿展》。展览的核心是日本设计委员会成员们,在设计生涯中创作的手稿、图纸和模型的集合。与很多人看到的成品相比,这些手稿、图纸和模型的很少被曝光。但正是在这些 "隐藏的部分 "中,刻下了设计的本质。
展览现场图片
日本设计委员会是一个由日本设计师为主的设计团体。"作为成员,我们能做的是为下一代的创造者播下灵感的种子。这就是本次展览的出发点。”——田川欣哉。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田川欣哉同时也是日本设计师委员会的成员,并担任takram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兼工程设计师。在他看来,日本设计委员会的成员们积累了大量关于他们工作的方法、理念和质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整理和展示向公众开放,以此为契机,将日本设计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日本设计师。
日本设计师协会早期照片
本次展览收集了26位协会成员的手稿作品,展览内容涵盖视觉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各领域,参观者可以看到不同年代跨度与设计类别的手稿。展览中还包含设计师创作记录视频,设计师文录,以及日本设计的发展历程等内容,对日本设计的发展做了系统的整理。
部分作品欣赏

原研哉
隈研吾
深泽直人

平野墩子
其他作品欣赏
观展方式
虽然现在展览已经结束,但完整的观展体系很值得参考。很多时候我们看展览前并不会做太多准备,但想从一场展览中收获更多,那前期的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我们去看一场手稿展,如果对于所展出的设计师或艺术家一无所知,那很可能会看的一头雾水。这场展览在观展前给了我们一些线索,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清观展思路。
> 01.看一下各学科之间的方法差异
根据设计师所从事的项目的性质,有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想法和原型设计。观察思考方法的多样性。
> 02.看一下设计师之间的方法差异
即使设计师在同一领域工作,不同性格和不同年代的设计师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制作原型的方式。试着观察思考一下有哪些不同之处,或者说,又有哪些本质是从未变的?
> 03. 看看设计师们的材料和工具
不同的设计师使用不同的工具:纸和笔用于草图,苯乙烯板和切割机用于建筑模型,CAD用于产品设计,不同的工具也会成为思考与设计的助力,想想看展览中哪些工具可以帮到你?
> 04.看到设计的质量变化
将 “手稿”与成品相比较,观察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被舍弃,哪些被强调,可以让你了解设计师心中的想法。
> 05.深入了解一位设计师
对某一位设计师进行仔细的观察,从不同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总结这位设计师的思维和理念。
> 06.观察并画出手稿的草图
如果你在众多 “手稿”中找到一个吸引你的作品,并花很多时间去观察,那么不妨试着去复制它,通过绘画或制作,让手与脑一起思考,会收获更多。
带着问题参观展览,在观展结束后一定会让你对设计作品与设计师充满好奇,在回到家后或许会开始阅读相关设计师的文章,或者相关设计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些都会进一步延长展览的维度,并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设计的发展与本质。
展览场地
作为本次展览的主办场馆 21_21 Design Sight 也是来到东京必须前往的重要设计阵地,在简介中 21_21 Design Sight 这样描述自己:“设计,需要有看透事物的能力和洞察力。21_21 Design Sight 是一处重新着眼于日常生活事物里,以设计的角度发送各种信息,提出各种方案的场所。” 场馆的名字“21_21”(Two_one two_one)源于欧美国家对优异视力的称呼 "20/20 Vision(Sight)”, 21_21 Design Sight 希望能够成为进一步预见未来设计的地方,所以才用了这样的名称。(附:21_21 Design Sight 官网地址,欢迎参阅:http://www.2121designsight.jp/ch/ 首页有中文,非常友好)
21_21 Design Sight 标志
21_21 Design Sight 的标注被做成了类似门牌号式的牌子,表示此处是设计的”场所”,体现了设计的日常性。场馆的建筑也是出自安藤忠雄之手,在设计该建筑时,引用了三宅一生制作衣服的理念,通过“一块布”的概念构思整个场馆。70%的建筑体位于地下,通过与地面结构的呼应和自然光线的引入构成一个富于动感的空间。
相较于之前分享的《未来与艺术展:AI、机器人、城市、生命》,本次展览更加贴近生活,在展览现场看到了那些出现在美术馆里的海报手稿,震撼的建筑模型,产品设计的雏形,服装织物探索的过程,不禁让人感到激动,再次感慨设计离我们如此之近。也越发期待身边设计环境的崛起,让前辈们的设计结果可以得到散播与发展。
注:文中图片多源自网络,部分文本源自日文翻译,欢迎指正讨论。
本期推介人
王晓彤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现任教于艾德艺术设计学院
“云端看世界”是由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品牌中心发起、邀请乐于分享优质艺术、设计资源的朋友共同推出的线上项目,每期将由一位推介人为大家带来有趣、有质的学习干货。艾德艺术设计学院一直坚持用更具现代气质的教育方式,打造无校界学习环境,开创一条探索世界的能量通道。作为持续项目,在未来更久远的日子里,以线上分享的方式陪伴每一位热爱艺术与设计的观众,用自己的双眼与力量找到扩向更浩荡广袤世界的触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