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应怎样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

北京/产品设计师/4年前/255浏览
设计师应怎样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
瞧见猫

在设计中寻找真理,探索每一个设计背后的意义。

在后台有一个设计的小伙伴和我聊天,问了以下这个问题:一些数据的确是改版后比改版前要好,但产品、运营可以说他用户运营方案做得好,推广也可以说他获客定位更准确了……那在视觉设计层面上,是哪些关键点促使了数据提升呢?或者说如何在此数据指标上体现设计维度的价值呢?


就这个小伙伴的问题,我们今天来聊聊设计师怎么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



1.拆分变量科学测试

有时候数据没有提升,并不是设计师的能力不行,也不能代表设计无法用数据来验证,而是测试的方法有可能不对。


    

                优化前                                   优化后


从前期的数据验证我们得出,优化前的界面设计感很弱,视觉方面和文案方面也没有那么突出,所以我们通过拆分变量来进行优化。



先只验证单一变量,但需要与各个部门提前沟通好,让他们先不要做优化动作,你这边优先优化,此时我们不再做整体的页面优化,而是一次只改这一个内容,比如只改颜色,或是只改图标样式,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更精细的结论,如果数据提升说明大概率是你的优化动作所导致,如果数据降低说明需要修改该变量的设计方案,或是重新考虑其他部门的优化方案。

第二次优化,经过A/B测试,这个页面的转化率提高了2倍以上,经过后期的精细调整,这个页面的转化还在持续上升。





2.学会运用A/B测试

AB测试是为界面或流程制作两个或多个版本,在同一时间维度,分别让组成成分相似的访客群组(目标人群)随机的访问这些版本,收集各群组的用户体验数据和业务数据,最后分析、评估出最好版本,正式采用。

A/B测试实验一般有 2 个核心指标:第一哪种设计更好;第二带来的商业价值:例如,最近新上线了一个直播功能,那么直播功能究竟给平台带了来多少额外的 DAU,多少额外的使用时长,多少直播以外的视频观看时长。



流量分配

实验设计时有两个目标:一是希望尽快得到实验结论,尽快决策希望收益最大化,二是用户体验影响最小。

因此经常需要在流量分配时有所权衡,一般有以下几个情况:

  • 不影响用户体验:如 UI 实验、文案类实验等,一般可以均匀分配流量实验,可以快速得到实验结论;

  • 不确定性较强的实验:如产品新功能上线,一般需小流量实验,尽量减小用户体验影响,在允许的时间内得到结论

  • 希望收益最大化的实验:如运营活动等,尽可能将效果最大化,一般需要大流量实验,留出小部分对照组用于评估 ROI。


实验结束后需要

  • 反馈实验结论,包括直接效果(渗透、留存、人均时长等)、ROI

  • 充分利用实验数据,进一步探索分析不同用户群体,不同场景下的差异,提出探索性分析

  • 对于发现的现象,进一步提出假设,进一步实验论证


测试只是实验洞见的手段,还需要根据测试情况去对用户进行分析和调研,然后展开一系列的设计方案的假设和策略。就像大家都知道的Google公司,针对一个产品功能就进行了8000多次A/B测试和3000次灰度测试,可见,一家优秀的企业不仅需要在创新,用户价值,商业变现方面突出,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利用数据思维去衡量每一个微小的改变,最终提升产品价值。



3.数据埋点

除了做A/B测试外,要想获取对改进体验更有意义的用户行为数据,就需要用到数据埋点等分析工具。

在早期我们还是主要通过传统的写代码的方式来进行监测,比如在加入购物车按钮、提交订单按钮加一段监测代码来监测用户的行为数据,加了监测代码,我们才能知道多少人点了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按钮。 

为了可以追踪到更精细完整的数据,我们要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跟进埋点情况,便于团队成员的管理和查阅,团队定义了统一的维护规范。



在整理完以上的表格之后,别忘了和其他产品、运营、开发对一下这份文档,看看是否有其他遗漏,同时,再进对应的事件参数等,对应到产品结构和流程中,看是否跑得通。

以后在维护需求文档的时候,当产品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增删改这份表格的内容,这样一来,开发人员就会知道了。

但是记得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得跟开发沟通,正确地描述我们埋点的意义和背景。有时候开发人员也会补充和完善你的埋点需求。

有的公司还会采用第三方数据分析工具,如神策数据、GrowingIO、友盟、Ptmind均可以通过埋点技术来监测用户行为,并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


写在最后

而在数据分析或监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我们的价值指标是什么,错误的数据指标有时候也会让你不知所向,举个栗子:某产品底部菜单栏上的分享功能是核心操作,于是该产品的视觉设计师优化了分享按钮的样式,结果该按钮的点击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那么能证明这个设计是有效的吗?经过后期的数据分析发现,用户只是点击欲增强了,实际分享比例并没有提升。所以真正重要的指标是分享并不是按钮的点击率。


所以,我希望我们作为设计师不妨可以大胆一些,对自己更有信心一些,如果前期已经有充分的业务数据来佐证,那么你就可以去主导设计方案,并跟进分析,到那时你会发现:你提升的业务数据的案例越来越多、设计质量也越来越好,自己也越来越有自信!最后祝大家周一快乐,奥利给!

4
Report
|
2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包装文字排印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作品集】优秀作品鉴
【作品集】优秀作品鉴
【作品集】优秀作品鉴
【作品集】优秀作品鉴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白酒包装 酒产品
白酒包装 酒产品
白酒包装 酒产品
白酒包装 酒产品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地产广告
地产广告
地产广告
地产广告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导视系统
导视系统
导视系统
导视系统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